CBAM試行滿週年,台灣「製造島」撐不住?
導火線,是2023年10月開始試行、將屆滿一週年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遠在半個地球外的CBAM,才剛試轉,就已讓台灣產業動盪不已,甚至引發倒閉潮。
特別是素有「工業之母」之稱、年產值上兆元的精密機械製造業供應鏈,居然傳出上百家中小型鑄造廠收攤不玩了。速度之快,連官方都來不及訪查、統計。
中部在地產業組織「低碳產業永續發展聯盟」(LCIA)預測,如果不加快腳步提升總體競爭力,可能還會有近200家廠商消失在產業裡,對台灣的製造力而言,將是一大警訊。
難道CBAM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看看台灣對歐洲市場的依賴程度,可略知一二。
工具機產業最冷的景氣寒冬
經濟部國貿署數據顯示,台灣2023年對歐洲出口達423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占台灣對外出口總額約10%;CBAM自2023年10月試辦以來,台灣2024年申報量高居全球第五。
安侯建業(KPMG)統計,CBAM列管的六大產業中,台灣出口產值排在全球第八,出口至歐盟的企業家數以中小企業居多,申報需求預期持續增加。
為了符合CBAM要求,中小企業主且戰且走,彼此互通有無。2023年12月底,LCIA為了推動中小企業綠色轉型,在台中舉辦低碳聯合成果展,80家金屬製造業相關廠商齊聚,交流產業轉型的經驗。
本該是一場熱鬧的產業分享會,《遠見》記者在場卻感受到業者滿滿的焦慮。
CBAM實施三階段,試行期可能卡在「這關」!
除CBAM的壓力,台灣的機械與工具機產業近幾年更面臨史無前例的景氣寒冬。機械公會資料顯示,2023年機械業出口值、總產值都比前一年表現差,出口更是連續17個月負成長,「台灣工具機產業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危機!」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今年初在公開場合說得憂心。
根據台中市經濟發展局網站資料,2023年全台機械業產值1.21兆元,機械設備家數超過1.4萬家,中部就占了三成,約5000家,已是名聞遐邇的產業聚落。
現在這塊產業聚落因為減碳,身心俱疲。為了探究這場「製造業危機」,《遠見》從今年初陸續走訪以台中為中心、方圓90公里的「精密機械黃金縱谷」。
減碳效果不彰隨即掉單
走近一瞧,問題叢生。舉例來說,許多公司連最基本的碳盤查都做不到。
一位金屬加工製造商抱怨:「歐美客戶發現減碳效果不彰,就說要直接換供應商,撂下一句話:『你們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或是『你沒在減碳?那我要取消合作』,然後就硬生生掉單了,我們根本來不及因應。」
屬於上游的機械設備商也聽到許多案例:「前一陣子有一間中型的公司在荷蘭有個大客戶,直接派顧問來台灣教育如何減碳,浩浩蕩蕩一行人待了快一個月,從查廠到設備採購,加上過程中的食宿花了台灣業者上百萬,可以拒絕嗎?不行,因為你少了這個大客戶,公司就不用經營了。」
中小企業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可說是哀鴻遍野。
大餅畫得太大笑不出來
但他們的哀嚎有人聽見嗎?新內閣5月20日就位,環境部長彭啓明上任隔天旋即召開記者會,強調首要任務就是「加速推動碳費徵收」。他也提出,不只有棍棒,還要有胡蘿蔔,也就是吸引企業落實減碳的誘因,例如美國千億美元的奧援,或是日本發行逾百億美元的氣候債券,用於綠色轉型。
環境部8月公布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台灣訂定2025年減碳10%、2030年減碳23%至25%的目標,目前碳排減量還差得很遠;彭啟明也坦言2025年減碳10%有難度,但他卻突然拋出2032年減碳40%的全新目標。
看著彭啓明對減碳發下的豪語,中小企業主可是一點都笑不出來,因為他們的公司在這波減碳浪潮中,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在官員言談之間,找不到可靠的救命繩。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訪問901家年營收一億元以上的製造業者,今年中公布調查結果,80.7%企業不了解政府正在擬定的碳定價價格,65.8%企業認為碳定價將影響財務狀況,並點出政策法規一直推遲,將逐步流失產業轉型的契機。
意即,業者為了迎合國際的減碳趨勢,在缺乏政策奧援的情況下,只能自掏腰包,被剝去一層又一層皮,孤立無援。更有人形容,精密機械產業聚落正在一點一滴崩解,中小企業的謝幕輓歌已然響起。
看著彭啓明對減碳發下的豪語,中小企業主可是一點都笑不出來,因為他們的公司在這波減碳浪潮中,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在官員言談之間,找不到可靠的救命繩。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訪問901家年營收一億元以上的製造業者,今年中公布調查結果,80.7%企業不了解政府正在擬定的碳定價價格,65.8%企業認為碳定價將影響財務狀況,並點出政策法規一直推遲,將逐步流失產業轉型的契機。
意即,業者為了迎合國際的減碳趨勢,在缺乏政策奧援的情況下,只能自掏腰包,被剝去一層又一層皮,孤立無援。更有人形容,精密機械產業聚落正在一點一滴崩解,中小企業的謝幕輓歌已然響起。
做不到只好選擇關廠
「減碳絕對讓這些精密機械中小企業的營運雪上加霜,可能會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長期追蹤中部精密機械產業聚落低碳轉型,KPMG顧問部執行副總經理劉彥伯對此直言。
出口導向的精密機械產業之所以景氣難以回溫,他分析原因有二:首先是總體經濟環境不佳,台幣、日幣一年多來劇烈貶值,品質較好的日本貨比台灣貨便宜,客戶大多改買日本機種;再來是中國低價傾銷,許多台商過去落地中國設廠,同時技術轉移,中國廠商學得很快,自行創業,透過壓價手段,蠶食鯨吞當地市場,台商狼狽退出競爭。
中小企業主依賴過去的成功方法學,無法即時因應碳有價時代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劉彥伯說,許多公司乾脆收起來,「他們覺得賺夠了,下一代接班的意願也不高,在可預見的未來還要因應大量碳排而花大錢,負擔非常重,那就不做了。」
只不過,大多數廠商可沒辦法這麼任性,說關廠就關廠,仍得想方設法在市場上奮力一搏。
小廠帶大廠一起減碳
為協助缺資金、缺人力、缺知識的中小企業減碳,同為中部精密機械廠商的LCIA理事長黃獻毅便號召中小企業主籌組聯盟,推動上下游供應鏈資源整合,帶動中小企業進行綠色轉型。
全公司僅十人的中部減速機製造廠銳格精機也是LCIA的一員,雖然企業規模小,但他們認為「小廠可以帶大廠一起減碳」,因為加工段如果斷鏈,碳足跡資料就不夠完整,大廠的產品未來若執行碳足跡第三方認證,成效將備受質疑。
LCIA雖然僅成立兩年,2023年也已輔導30家聯盟會員參與碳盤查專案,看起來為數不多,但總是開始往前走,希望中小企業主一個拉一個,放大綜效。
畢竟減碳是一場「團體戰」。
台經院副院長林欣吾說,既然政府的資源很難完全下放到中小企業,可以把教育減碳的任務延伸到深入地方的產業聯盟或協會,「有一個組織出來帶非常重要,除知道產業的實際需求,當你去跟別人分享,看到別人的作法,自己也會去想該怎麼減碳。」
林欣吾分享,台經院與KPMG合作開發「中小企業淨零轉型診斷資訊服務」(NZTD),2023年9月推出以來,服務國內銀行,落實銀行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已有銀行採用NZTD作業平台,結合徵授信作業服務中小企業,調查中小企業於「淨零減碳」的現狀及未來企業需求強度,進一步與銀行議合融資授信,進而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
環境部則建議中小企業落實「釐清需求」「設定目標」「規劃執行」等三個步驟,從設備升級與節能做起,比較容易評估效益與回收成本。
台灣由中小企業撐起產業發展的半邊天,精密機械更已養成兆元產業,一旦沒了關鍵設備或零組件,培植已久、引以為傲的製造力可能化為烏有。
任誰也沒想到,因為拚淨零,中小企業被迫減碳,同時被困在一個個關卡中,台灣「製造島」的美名,正面臨空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