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4 20:56:00小樹

霧天的隨想

20091124

以為今天會是好天氣,清晨五點半在睡夢中聽到雨滴敲打屋簷的聲音,整個被驚醒過來,擔心著在南院的狗籠,因為只放了一片沒有完全遮住籠面的木板,雖然樹下的雨水不會太多,還是害怕小小狗們住在一個滴水的環境中。

 

已經五點半了,窗外的天色依然昏暗,若不是看過鬧鐘,會以為才半夜三更。披著睡袍打開大門,馬上低低的驚呼一聲,因為被屋外的景象小小嚇到:鋪天漫地的大霧,左邊的橘黃路燈灑下神秘的光暈,水滴在空氣中浮沉,好像看得到水分子一邊遊蕩一邊疊羅漢,疊得太重就落在地面上。

 

沒有水泥地的反光,南院的樹下一片烏黑,我轉身想找手電筒,馬上想到家裡的手電筒只剩裝飾壯膽的功能,還不如慢慢讓雙眼適應微弱的光線。又想找帆布給狗籠擋雨,但急切間也不知該往那裡去找,瞄見牆邊放著昨天清洗過的底盤,於是拿著它摸黑到狗籠邊,蓋著籠頂權充屋頂。

 

 

住在這裡超過一年,似乎可以歸納出兩種氣候型態:乾季和霧季。十月底有過零星幾場霧,只要氣象預告說「東北季風增強」,霧氣就開始在晨昏相伴,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到四月中旬;然後四月底就開始乾熱,今年的梅雨季和颱風都沒能帶來多少雨水,明顯是個考驗植物耐力的乾季。

 

想要認識土地,第一步就得要認識圍繞著它的「微氣候」。只有一年的觀察其實還說不上認識,科學家們都說氣候不正常,可是我覺得氣候從來沒有正常過啊,因為影響的因素太多,每年都會有差益和變化,何種情況叫正常?反而在我心裡嘀咕著另一種看法:「『氣候暖化』是寒冷化的前兆。」(這是來自我喜歡的「克里昂」的訊息。)只是真不明白,地球寒冷化的宇宙意義何在?

 

張羅完狗籠的遮雨行動,我鑽回被窩睡到八點半,濕冷的天氣讓人睡不醒,明明很久沒有如此貪睡,不知道身體是不是自動和天氣相配合?因為晴朗的日子就可以自動早起。

 

想到很久很久以前讀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後來只記得作者筆下描寫一個懷孕的婦人,自動隨著四季輪轉展現不同的神態,春天有春天的生動,夏天有夏天的好動,秋天則顯得慵懶………深刻的發現這樣的人生真是最高境界,能夠與四時相呼應,隨著天地流轉調節體內的生物時鐘,如今回想起來,也許這就是我想要的日常生活吧。(給睡懶覺的自己找到多麼正當的理由啊!)

 

上一篇:雞飛狗跳的一天

下一篇:獵人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