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5 03:09:47蹤跡

課綱爭議,想起那些年的地理與歷史課本

  課綱爭議延燒許久,在2015年7月下旬,高中學生上街頭抗議,在教育部門口靜坐,過程中甚至造成一位年輕人生命的殞落,令人難過與不捨。也引起社會大眾對此爭議的關注,不論是在課綱修訂的程序上與實體內容上,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討論,只是這個代價太大了。

  看見這次的爭議,我回想過去國中與高中就學階段,地理與歷史課本的內容。關於本國地理,除了介紹小篇幅臺灣外,以大篇幅介紹中國,課本內容告訴我們中國有哪裡省份、簡稱是什麼、那些省份的省會在哪裡、中國直轄市有四個、中國東北有九省、中國哪一條鐵路起點與是終點在哪裡、中國哪些省份產哪些礦產、中國各省分與接壤的國家有哪些;在本國歷史,從中國的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然後中國中華民國成立、內戰、對日戰爭、中國共產黨戰爭,之後敗逃來臺。當時的自己,囫圇吞棗,為了考試,背著這些內容。印象最深刻的是課本上過時的內容,當時地理課本還敘述著中國東北地區有九個省份,地理老師補充說明中國東北地區已改為三個省份;歷史課本,說那麼多中國朝代的歷史,卻不說清楚這歷史到底和臺灣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地理課本不多介紹,臺灣鐵路發展、各縣市礦產與產業分布、氣候與農業、水利發展,卻花這個多篇幅介紹中國的省分、省份簡稱、省會叫什麼名稱、鐵道起迄點等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歷史課本,花這麼大篇幅說中國中華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哪些朝代有些戰爭、政爭或戰亂,什麼七國之亂、八王之亂、牛李黨爭、靖康之難、靖難之役、三藩之亂、八國聯軍與義和團之亂諸如此類的內容,卻對於臺灣歷史從荷西來臺、鄭氏、中國清代治臺與割臺、日本統治與中華民國敗逃來台,各族群來台的歷史與當時政治經濟發展,甚至於近年的臺灣民主發展歷史,在內容上不多加以著墨。

   課本內容知道這麼多中國的歷史與地理,要求臺灣學生記了、背了、考了,然後忘了,這種知識有什麼存在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