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2 04:04:45海芋

誰能說海枯石爛─訪聖海倫火山有感

好友遠自台灣來訪,在週末安排了國家公園之旅,順便探訪了名聞遐邇,幾番想要造訪卻一直未能成行的聖海倫火山。

聖海倫火山的盛名,來自於1980年的大規模爆發。原本是像富士山一般勻稱美麗的錐狀山形,秀挺的山尖上有個澄淨的湖泊,是許多遊客夏日尋幽的勝地。卻在某個初夏的星期日早晨由地震引發了大規模的爆發,整個山頭在數秒之內崩落成一個巨大的盆狀,從火口噴出灼熱濃厚的火山塵。熱氣夾雜巨石的狂風,瞬間將230平方英里左右的青翠林地化為一片一望無際的森林墳場。不過幾秒鐘的時間,聖海倫火山的海拔,從爆發前的2950公尺跌落至爆發後的2550公尺。景致從之前的秀緻峻挺,生意盎然,到爆發後一片焦土的蒼涼煉獄。像接錯了影像的片子,原本播的是希臘眾神歌舞昇平,奧林匹亞群山滿地青翠,雲霧繚繞裡的天堂家園,瞬間跳片到無聲無息的火星探測紀錄片,舉目一片荒蕪的死寂和懍然。

這樣的對照令人顫慄,因為我們總是習於相信,明天晨起山仍是山,水仍是水。大自然以其千萬倍於人類生命的週期,守護著我們短暫的生命裡所見的熟悉地貌。然而再亙古延長的生命週期仍能劇變。聖海倫如此,不久前橫掃數國的大海嘯何嘗不是如此?

誰能說海枯石爛,至死不渝?當海嘯瞬間枯竭了一灣碧水,在海的另一端掀起滔天巨浪,當地殼活動在區區幾秒間震落了三分之一的山頭,噴起沖天蔽日的火山煙塵,將白晝青天轉為伸手不見五指的無盡長夜。人們賴以為誓的崇山闊水並不比我們渺小的生命和流轉的心緒更恆遠。剎那之間,海枯石爛的盟約,竟像是鬆弛了的琴弦上彈出的變調歌曲,收不回的音調,尷尬的飄盪在空氣裡。

說海枯石爛,說永遠,不如說這一刻,憑恃著自己的決心,有相守到白頭的勇氣。




(圖為爆發前一日和爆發四年後的對照圖)



~ March 2005 Se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