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22 23:42:00total

國家公園的生態觀光

第十週 國家公園的生態觀光:遊憩區、一般管制區、特別景觀區

發展國家公園生態旅遊
歐美地區,六0年代就有學者倡導一種以體驗自然為目的旅遊活動,透過生態學者等專業人士解說,探索自然,關注地球環境,過程中盡量不對環境及住民生活造成傷害,稱之為「生態觀光」。國家公園觀光事業應朝生態旅遊方向努力,一方面帶動台灣生態旅遊的發展,提升觀光旅遊品質。另一方面強化台灣地景、生態景觀和文化保存。

各項硬體設置已經相當完備,包括各項登山步道系統的規劃建設、解說牌誌的設立、生態主題的介紹、遊客中心資訊服務等已有相當成果。軟體方面,管理處也不斷出版各種書籍、光碟,詳細介紹園區內各種珍稀的動植物。為進一步落實國家公園教育功能,提高軟硬體設施使用率,政府應特別重視國家公園研究及解說教育功能,每年應編列一定的解說教育經費、保育研究計畫經費;人員培育方面,除了每年持續辦理新進義務解說員之訓練外,加強解說員、保育巡查員的專業知識更是重要。

※不要讓「生態旅遊」淪為口號 廖美莉
行政院觀光推動小組為配合聯合國將2002年訂為「國際生態旅遊年」,亦將2002年訂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希望在我國農業面臨轉型之際,藉由推動國內生態旅遊活動,有效結合觀光與農業,吸納農村閒置人力,促進整體經濟發展。「生態旅遊」是未來發展趨勢,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不當傷害,對島嶼生態資源的保育及社區經濟活絡皆有正面的功效,但是如何落實「生態旅遊」,則需要再加以研究!

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活動不同,生態旅遊地區必須具備有地方特色之生態及人文景觀,深入詳細的解說或導覽,以及需要當地社區民眾的參與。然而,從行政院研擬通過的「2002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來看,推動生態旅遊最終目的似乎在於提升觀光收入及外國來台之觀光人數,與「生態旅遊」的真正內涵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為了落實生態旅遊,應該充分瞭解生態旅遊的意義及內涵,跳脫以觀光為導向的思考模式,謹守生態保育原則,否則「生態旅遊」將淪為口號,寶貴的生態資源將再度淪為觀光發展下的犧牲品。生態旅遊必須強調的是:

一、部分旅遊地區應採總量管制,必要時需要限制遊客數量及行為規劃,避免對環境產生不良的衝擊。

二、生態旅遊提供的是知性之旅,非感性之旅,亦即遊客必須事先收集旅遊相關資料,初步瞭解後再藉由解說員的解說或導覽設施,充分瞭解景點的生態及人文特色。

三、規劃適當的生態路線,如步道系統,有效管理維護旅遊點的自然環境及人文景觀,確保生態旅遊資源能永續發展。

目前推動生態旅遊最有成效者莫過於國家公園了,關鍵在於國家公園具備一套完整的經營管理模式,藉由各類出版品及遊客中心的設置,完整並深入淺出地介紹國家公園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及旅遊資訊,其中解說員及巡山員制度更是倡導生態教育、保育環境的最大功臣,然據聞一百多名約聘僱解說員及巡山員將被裁減,每個國家公園只剩三名約聘僱人員,如此的人力如何負擔範圍遼闊又具專業性的國家公園解事務呢?讓人不禁對未來國家公園推動生態教育感到憂心忡忡。

政府倡導生態旅遊,並不能只是口頭說說。僅將所有的觀光事務冠上「生態旅遊」一詞,將不具備有地方特色之生態及人文景觀的地區也列為生態旅遊據點,又齊頭式裁減聘僱解說員及巡山員。在政府財政困窘的情況下,錯誤的政策方向非但不能提升觀光品質,達到生態旅遊的目的,反而破壞環境資源,浪費公帑。

加強生態倫理教學、善用已退休專業人員為解說義工、管理處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國家公園周邊社區及居民之生態教育活動規劃、出版教材廣發、建立資訊網站等。

※舶來樹種搶地盤國家公園失本色
各國設立國家公園的目的在於保護本國特有生態與景觀,然而目前我國的國家公園內,四處可見外來植物,甚至連國家公園管理處本身的綠化樹種中,也不乏外來景觀植物。外來動植物不斷地侵入,讓國家公園已經成為一個「破碎生態體系」。

走進太魯閣國家公園,很少人不被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峭壁、岩石特殊景觀所震懾。沿著中西橫貫公路走,進入布洛灣遊憩中心,一幢幢仿照布農族茅屋的遊憩設施也吸引遊客眼光。觀賞植物南美彭蜞菊「整齊」、「美觀」地映入眼簾,但看在生態保育人士眼裡,不禁要問,為什麼不能種植台灣本土樹種,而非要大老遠從南美引進外來植物?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國家公園內。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凱撒飯店、歐克飯店所選用的綠美化種,不少也是外來種,各式各樣的椰子都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在玉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內,也同樣可以發現類似這種情形,四季秋海棠、鳳仙花等外來樹種侵入國家公園情況相當嚴重。

墾丁國家公園內墾丁遊樂區早期由林務局經營,當時並沒有生態保育觀念,種植的觀賞植物百分之七十都是外來樹種,說明了國家公園內外來觀賞植物問題的嚴重性。為什麼連國家公園管理處也會引進外來觀賞植物呢?一位國家公園官員不諱言地說,追根究柢應該是國家公園主管不具備保育知識使然。歷任營建署署長,除首任署長張隆盛具備相當豐富的自然保育觀念外,其餘繼任的蔡兆陽、潘禮門、黃南淵都是工程專長,沒有生態保育觀念;加上現有國家公園管理處長的任命也多以政治考量,在這些官員眼中,「綠」就是美,缺乏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

每一個生態體系都有其特有生物,藉由相剋相生的道理,形成了穩定平衡的生態體系,引進外來植物後,可能因為缺相剋物種,轉變成優勢種,進而兼併其他植物,破壞了整個生態系,嚴重者會造成整個生態體系崩潰。

一個現成的例子是,會導致人體美國花粉熱的豬草,民國六十年代才在台灣北部石門地區發現兩株,但因為在台灣沒有天敵,目前台灣各地都可以發現其蹤跡,甚至因而造成危害,說明了外來種生物的可怕。

包括中興大學教授陳明義、台大植物系教授郭城孟等學者都認為,國家公園內引進外來樹種是一項值得警惕事件,為符合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目標,各項植栽工程應該以回復本土植物為原則,以防範生物基因庫遭受污染。

根據國家公園法及環境影響評估相關辦法規定,如果要在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或特別景觀區內引進外來種,必須進行影響評估,並得到國家公園主管機關許可,但國家公園內目前引進各種外來種綠化植栽時,都未依照此一步驟進行評估。

※國家公園的「外來族群」
台灣島經歷數百年的開發,使得目前島內原生物種只剩大約兩成還繼續存活,當初設立國家公園進行保育,生態界人士原本寄予極高的期望。但由於國家公園也具遊憩休閒功能,因此部分管理單位為了「美化」的理由,反而引進外來種植物培植,結果卻出現外來種排擠原生種的鳩佔鵲巢現象。原生植物滅絕的一項重要原因,就是外來種大量移入產生排擠作用所致。如今國家公園引進外來種植物栽種,等於變相衝擊原生植物的生存環境,此一做法值得深思。

譬如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自然公園,原是生長了大片次生的草原,結果卻遭到砍除,改栽種外來種杜鵑花,長此以往,外來種植物可能會成為大屯公園主要的優勢族群。這就像玉山國家公園內關高坪附近的法國菊,同樣是外來移入的植物,由於存活能力強,結果反而取代了當地的原生種植物,甚至還向玉山北峰峰頂蔓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