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2 14:44:43期指贏家

剃頭皮戰術

剃頭皮戰術
  
   
  該戰術為當今外匯市場所風行,其獲利能力毋庸置疑。作者有20年的投資經驗,現為基金經理已經8年,用此戰術為其帶來至少每月20%的獲利。
  
  剃頭皮戰術,對於有時間又有精力的短線投資者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scalp一詞,本意為剃頭皮,引申的含義為戰利品,出處是西方殖民者與印第安人作戰,要用死者的頭皮來計算其戰績而獲得相應的回報。湯哥主演的《最後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中對此有所描述。
  
  scalping the fx,剃掉外匯的頭皮,即在與外匯的作戰中獲得的戰利品,可以意譯為“穩操勝券的外匯交易系統”
  
  譯文:
  
  在1分鐘圖上,如果不使用篩檢程式,每天將會產生無數次的交易。所以,我們只想當市場具有足夠的熱度時才進行交易。你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來跟蹤市場熱度:
  
  你可以使用價格振盪器(1-25)(ROC% +/- 18 (rate of change)效果也不錯)。在價格振盪器上,設置一個布林帶,指數為50-2(不是在價格圖表上,是在振盪器圖表上進行設置)。
  
  如果布林帶移動到+0.10以上或-0.10以下,市場就具備了足夠的熱度。
  
  大部分的市場熱度產生時間處於9:00-17:00CET, 20:00CET以後不要做任何事了(CET:加拿大東部時間。與紐約時間基本同步)。
  
  如果2條布林線落入+0.10和-0.10之間,市場不具備任何熱度。很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在9:00h CET時觀察到的市場熱度,很快落入+0.10和-0.10之間達數小時,然後在美國開市後,市場熱度又逐漸聚集。
  
  現在,有2種可能的交易方式。保守的交易者只根據趨勢來進行交易。
  
  使用如下方法觀察趨勢:在價格圖上設置300EMA和26VarMA。如果沒有variable MA,使用49EMA效果相同。
  
  短期MA在長期MA之上為牛市,反之為熊市。牛市時,只專注于買入和平倉操作,如果是熊市,則只專注于賣出和平倉操作。
  
  用如下方法產生入市信號:在RSI12上疊加MAvar12(或EMA12),以建立振盪器。我們稱之為“A”。在“A”上再疊加一條MAvar12(或EMA12),我們稱之為“B”(這樣,我們在RSI的MA之上又疊加了一條MA)。然後,將“A”和“B”相除,“A”/“B”, 我們將這第三個因數稱為“C”。
  
  這一震盪指標的中心數值為1。現在,當“C”從下向上穿越1時,發出買入信號,如果“C”從上向下穿越1時,發出賣出信號。
  
  現在我們可以體會到RSI的好處了,而不是按照傳統的方法來使用RSI,其常見的弊端就是當大的趨勢來臨時往往會產生大的虧損(按照傳統的方法來使用振盪器,通常都有指標鈍化的毛病)。
  
  因此,如果市場具有足夠的熱度,趨勢向上(短期MA在長期MA之上),當振盪器穿越到1之上時買入,穿越到1之下時平倉。
  
  如果趨勢向下(長期MA在短期MA之上),當震盪指標穿越到1之下時賣出,穿越到1之上時平倉。
  
  對於所有交易的貨幣對,用來觀察趨勢的MA,在1分鐘圖上,其參考價是相同的。我為振盪器給出的參考價是用於EUR/USD的。對於GBP你可以採用稍小的數值。其他貨幣對則需要你自己進行優化調整。
  
  我提到過有2種交易方式,對於激進的交易者(我並不推薦),你可以在一個趨勢進行當中,既可以進行買入操作,又可以進行賣出操作。
  
  如果觀察到短期MA在長期MA之上(或之下),其距離相差太遠,你可以預期將會產生一個回檔。所以,你可以在買入平倉之後,立即準備賣出開倉。或者是進行相反的操作。
  
  慢速隨機指標可以幫你確定買賣時機(要記住你是在1分鐘圖上進行交易)。
  
  我可以向你保證,長期運行下來這一系統效果良好。我使用50:1的杠杆並且一直是滿倉操作。每月可以獲得20%以上的超額利潤。
  
  我從不做的3條重要原則:
  
  1、在已經虧損的頭寸上補倉;
  
  2、逆著震盪指標交易;
  
  3、在市場熱度不足時交易(太多偽信號產生。如果市場熱度不足,讀讀書或是幹其他事情,都比你去做一筆看起來不錯的交易要強)。

 

 

 

海豚超短線操作技術


      1、大趨勢判斷使用日線和周線的趨勢來定位。目前英鎊是看空的趨勢

     2、超短線沿著大趨勢方向下單,逢高做空英鎊。

     3、以小時線M60的KDJ為短線的趨勢判定,只有在M60的KDJ方向為下跌趨勢是才逢高做空。M60的KDJ方向為上升趨勢時不下單--等待。

     4、以M5和M15的KDJ為短線下單的依據,M15的KDJ向下的時候,以M5的KDJ高位出現死亡交叉就下單做空,直至M5的KDJ到達低點。盤中快速下跌10點以上,有盈利可以立即平倉,反彈後再空回來。

     5、如果錯過一次M5的KDJ低點,只要M15的KDJ還沒有到底可以繼續等待M5的下一個低點。但是M15的KDJ到達低點必須平倉。

    6、下單後最長不能超過45分鐘。超過30分鐘就要考慮強制鎖倉。等待下一個M5的下跌週期。

    7、均線系統為超短線操作提供目標與阻力,超短線單在重要阻力線前面一律平倉退出。

重要資料公佈之前,所有單子全部鎖倉,不參與猜資料的遊戲。

 


海豚短線戰法指標體系

     MA1(7,13,26,52,104,208)

    MA2(180,360,540)

    Bollinger Bands(13,2)

    Stochastic Oscillator(8,5,3)

    RSI(14)

    Time=M5、M15、M60、H4 、day

     海豚短線戰法的基本使用規則:

    MA1和MA2形成均線系統。

    MA1主要針對短線價格阻力位

    MA2主要針對價格的目標位元

    MA26在M60分鐘圖中的作用很強。是多空的分水嶺

    MA52在H4小時圖中的作用很強。是中線趨勢的主要防線

    MA104均線在M60圖中經常是上漲或者下跌的目標位元。

    MA180在day圖中經常是大型趨勢調整的目標位元。

    價格總是從布林線的上軌走到下軌,或是從下軌走到上軌。

    形成起伏的迴圈,有穩定的週期性

    RSI在漲勢中一般反彈45為止,價格均線為MA26。

    RSI在跌勢中一般反彈55位置,價格均線為MA26。

    至少連續兩個短線時間段的Stochastic Oscillator(8,5,3)同時出現低位金叉,可以做多。

    至少連續兩個短線時間段的Stochastic Oscillator(8,5,3)同時出現高位死叉,可以做空。

    順勢操作看4H和day圖!Stochastic Oscillator(8,5,3)+均線系統

    短線操作看M15圖。Stochastic Oscillator(8,5,3)+均線系統

 

日賺50點獲利15%方法

    本文主要觀點:

    1、在70%的上落市里,下午歐盤開市後證明亞洲時段走勢與當天的方向走勢相反。

    2、15:00後英磅瑞朗歐元開始有較大波動。外匯市場是一個金錢堆積的市場,所以哪裡的資金量大哪裡就有行情。

    3、晚8:00前(或關鍵資料披露前),因為市場按預期的經濟資料買賣,這時段走勢通常是下午歐洲盤方向的延續,正常情況下,60-70%的預期切合其後披露的資料,十有六七的日子晚8:00後延續下午歐洲盤方向;但有30-40%的機率和歐洲早盤走勢是反向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國20:00-23:00點間公佈資料不及預期或與預期相反影響。

    4、深夜(00:00-2:30)美洲下午盤特點:在美洲早盤走出較大行情,但市場對資料反映尚有餘情或對前面過度情緒化的劇烈行情進行技術調整。

    5、操作:保證金交易,全天分四段四次交易,累計穩賺50點獲利15%(開倉比例為30%,即3000美金下1000美金)。

    操作手法:

    第一段: 早上(8:00-12:00)亞洲市場的清淡行情

    通 常 震 幅: 20-40點(日元震幅略大)

     重       點:日元震幅略大,有把握選做日元。

    最佳操作時間:8:00-11:30

     簡       述:一般是對前一天大漲後的回檔(或大跌後的小反彈),在70%的上落市里,下午歐盤開市後證明亞洲時段走勢與當天的方向走勢相反,若當天走勢上漲則這段時間多為小幅震盪的下跌(如1月16英磅沖高1.7799下午反復跌見1.7700以下)。原因是亞洲市場的推動力量較小所致!一般震盪幅度在20-40點以內,沒有明顯的方向,多為調整行情。但8:00東京市場開盤後, 日元震幅略大,這種中小震幅主要由進出口商調節匯價所為。舉例:1月16日元從9:30起於113.90不斷推升……。 

    注意:如同1月16,日元大幅推升1元多的日子並不多見,這時段的行情大多沒明確方向,極少有技術突破行情,難多賺也難大虧。在下單前一定要觀察一段時間(8:30/9:30),若行情為上下波浪震盪形態(看15/5分鐘的圖形)。在行情震盪到兩端時作8-15點的操作,只設止贏不做短線止損。若到12:30後,不管掙錢與否,要及時平倉休息。

    操作:通常穩賺7點。

    第二段: 下午(14:00-18:00)歐洲上午市場中等震幅行情。

    通 常  震幅: 40-80點(英磅震幅略大)。

    重        點:若遇英德法國及歐洲貨幣組織有影響力的資料披露,15:00點後一般有一次中等震幅行情。

    最佳操作時間:14:00-18:00

    簡       述:

    歐洲市場開始交易後資金就會增加,且此時段也會伴隨著一些對歐洲貨幣有影響力的資料的公佈!一般震盪幅度在40-80點左右。其特點是:15:00後英磅瑞朗歐元開始有較大波動。操作上,有把握做起落大的英磅,否則宜做相對平穩的好把握的歐元。舉例:1月17英磅於14:20-15:45間升40點(1.7660/1.7700),但17:00後轉跌,50分內跌見1.1598,時段震幅102點(應是對17:30分消費者物價指數提前反映)。

     注意: 傍晚18-20點為歐洲午休及美國(清晨)開市前夕,行情較為清淡,是吃飯休息的時光!宜退出觀望(不要操作)----因為美洲市場開市後,受美國20點後公佈的一系列資料影響,走勢有可能逆轉。

    操作:通常穩賺13點.

     第三段: 晚上(20:00-24:00)美國上午盤大幅震盪行情

    通 常 震 幅: 50-120點(各非美都有較大震幅,尤以英磅為烈)

     重      點:美國每週有2-3天披露有影響力的資料,都會給匯市帶來劇烈上下波動

    最佳操作時間: 20:00-24:00

     簡      述:晚8:00前(或關鍵資料披露前),因為市場按預期的經濟資料買賣,這時段走勢通常是下午歐洲盤方向的延續,正常情況下,60-70%的預期切合其後披露的資料,十有六七的日子晚8:00後延續下午歐洲盤方向;但有30-40%的機率和歐洲早盤走勢是反向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國20:00-23:00點間公佈資料不及預期或與預期相反影響。這種如預期或不及預期的資料披露前後,帶來非美幣種劇烈上下波動,引發較大的行情,為短炒的黃金時段!舉例: 1月13借美國非農就業不及預期,歐元一舉扭轉12日的跌勢,於23:30-01:45間升95點(1.2045/1.2140)。

    注意:這時段起落變化極快,風高浪急。其成因有二:一是公佈資料前,市場升跌反映過度,易出現與利好利空反向走勢;二是市場事前預期不足,資料披露大超預期,走勢會陡然逆轉大起大落。對此,操作時一定要對有影響力的資料作辯證研判,別盲從超短線技術提示。穩妥之法是:待公佈資料後,方向明確的資料趨勢初成時(通常5-15分鐘趨勢形成)迅即跟進,坐30-60分鐘的趨勢轎子,而後見好下轎(通常資料趨勢形成後最少升跌60分鐘,例如3月23和24晚22點受美國房屋銷售資料影響歐元/美元一跌1.2054-1.1970一漲1.1959-1.2046時間都在60分鐘以上)。總之,操作應謀定後動,順勢而為。

    操作:通常穩賺20點.

    第四段: 深夜(00:00-2:30)為美國下午盤小幅修正行情。

    通 常 震 幅: 20-40點

    重       點:對美國的上午盤行情的技術調整,操作應降低預期。

    最佳操作時間:24:30-02:30

    簡       述:此時段市場已在美洲早盤走出較大行情,但市場對資料反影尚有餘情或對前面過度情緒化的劇烈行情進行技術調整。舉例: 1月12情緒化反映美國國際貿易資料收窄,歐元24點前一度大跌見1.2006,而後於1:15反彈36點空間(1.2006/1.2044),完全可於1.2020上站穩時操作賺10-15點.

    注意:資料披露大幅震盪後,市場按相應趨勢波動,技術依據略強,可依技術和5-20小點差目標操作,降低盈利預期。淩晨2:30後,若非美國議息日,波幅微小, 操作價值不高,不宜熬夜!

    操作:通常穩賺10點

    對於非專業炒匯的上班族,下午6點下班到24點這段時間是自由時間,正好做第三時段外匯投資。最好等到20點30分以後美洲開市後順勢操作。

 

一個簡單有效的短線系統


高位警報區 [最高價+5,最高價+12]

低位警報區 [最低價-12,最低價-5]

價格進入高位警報區域後,按以下步驟操作:

UR/USD:

Buy Stop = 最高價 + 13;

止盈 = Buy Stop + 80;

止損 = Buy Stop - 40;

有30點浮動利潤時將止損移至開倉價位。

Sell Stop = 最高價 - 5;

止盈 = Sell Stop - 30;

止損 = Buy Stop + 18;

GBP/USD:

Buy Stop = 最高價 + 13;

止盈 = Buy Stop + 120;

止損 = Buy Stop - 50;

有40點浮動利潤時將止損移至開倉價位。

價格進入低位元警報區域後,按以下步驟操作:

EUR/USD:

Sell Stop = 最低價 - 13;

止盈 = Sell Stop - 80;

止損 = Sell Stop + 40;

有30點浮動利潤時將止損移至開倉價位。

Buy Stop = 最低價 + 5;

止盈 = Buy Stop + 30;

止損 = Buy Stop - 18;

GBP/USD:

Sell Stop = 最低價 - 13;

止盈 = Sell Stop - 120;

止損 = Sell Stop + 50;

有40點浮動利潤時將止損移至開倉價位。

Buy Stop = 最低價 + 5;

止盈 = Buy Stop + 40;

止損 = Buy Stop - 18;

具體操作方法:

以下時間均為北京時間。

每日早6-7點,平掉手上所有單子。

每日16點,找到今日12點到16點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以此確定高/低位警報區。等到價格進入警報區後,同時下單BuyStop和SellStop。

每日20點,找到今日16點到20點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以此確定高/低位警報區。待價格進入警報區後,同時下單BuyStop和SellStop。

這是一種夾板式做單法。理論和實際上都很有效,尤其是對於暴漲和暴跌行情。

使用這種方法的條件是:

1.交易系統要有追買和追賣功能(並不是所有外匯公司的交易平臺都帶有這種功能)

2.不滑點,至少不會滑的太過分。這是最重要的。要是滑個20多點,那麼風險就會加大

另外,要慎重考慮±5點的做法,那很容易被掃掉。

——我到目前為止嘗試過的最有效的系統都是不用指標的。換個角度說,價格本身就是最好的指標。這是個趨勢追隨系統(TrendFollowingSystem),堅持使用必定盈利。

以下是05年10月的測試:

10/03 : -22 pips

10/04: -61 pips

10/05: -103 pips

10/06: +168 pips

10/07: +156 pips

10/10: +135 pips

10/11: +61 pips

10/12: +108 pips

10/13: +97 pips

10/14: +274 pips

10/17: +178 pips

Total: +991 pips


外匯交易怎樣盯盤?


     每個做外匯交易的人都會盯盤,以此來做出外匯交易決策。盯盤就是在觀察外匯市場,雖然大家看的都是同樣的價格波動,但每個人盯盤之後所採取的外匯交易行為卻千變萬化,並且絕大部分外匯交易都以失敗而告終,只有少數人可以通過觀察外匯市場發現很好的外匯交易機會並把握外匯交易機會。

    外匯市場如同蒙著神秘面紗的寶庫,無數的投資者都想看透神秘面紗而獲取財富,但外匯市場變化無常的波動卻使很多人不僅無法看透它的神秘面紗,反而陷入外匯市場的財富陷阱之中去了。外匯市場是如此美妙,若你能讀懂它,它就會給你帶來超級的快樂,若你不能讀懂,則它會給你帶來超級的痛苦和折磨。

    觀察外匯市場比預測外匯市場更加重要,只有通過觀察你才能發現外匯交易機會,只有通過觀察你才能判斷自己是該進場或離場,關鍵是你要能讀懂外匯市場的語言。確實,外匯市場是有它自己的語言的,如同人類有自己的語言一樣,它會通過它特有的語言來告訴能聽懂的投資者你該如何採取行動,也許你會認為這是胡說八道,但這只能證明你還無法讀懂它,就如你無法讀懂訓獸師眼裡的猛獸一樣。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該如何來觀察外匯市場呢?

    這個問題說複雜也就複雜得如無解的方程一樣,說簡單也就簡單得如一年四季如此分明一樣。觀察外匯市場首先必須觀察外匯市場的狀態,即是多頭還是空頭狀態,是趨勢還是整理狀態,這是一個宏觀的判斷,我相信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有能力做到這點,因為無論在漲勢還是跌勢中,或者在整理震盪中我們都能聽到很多人對此有明確的判斷,這個判斷很容易做出,只是做出這個正確的判斷後我們仍然無法真正的外匯交易,這只是一個原則性的判斷,還無法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所以在此不再細說。但做出這個判斷卻非常重要,既然是原則性的判斷,它自然可以幫我們避免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只有不犯原則性的方向性的錯誤才能避免顛覆性的風險。

    其次,外匯市場觀察的主要對象是價格,而不是別的,投資者必須牢牢樹立這個觀念。你應該清楚任何技術工具都是為價格服務的,而不是價格為技術工具服務的,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東西。在任何行情中,你都無法做到技術工具全面支援價格的運行,因為任何的技術工具都只是適應價格的某種狀態,而不是全部。在趨勢行情中你應該重點關注均線或趨勢線,在震盪行情中你應該重點關注隨機或震盪指標,在突破行情時你可以用時間週期來驗證,如同夏天穿短袖冬天穿棉襖一樣。

    “但到現在為止,你還是沒有談到具體該如何觀察外匯市場?”,如果你在看完上面的闡述後也這樣認為的話,那下面的文字對你恐怕也不會有多大幫助,因為上面所講的是觀察外匯市場的基礎,如果你不具備觀察外匯市場的基礎,就無從談具體的觀察。

    我們必須觀察外匯市場的性質是否發生變化。在具備外匯市場觀察的基礎能力之後,做到這一點已經不難。如大豆從2月11日開始,價格已經處於各條均線之上,這說明外匯市場再次進入多頭狀態,但這還無法確認外匯市場是否就此形成上漲行情,而2月18日放出幾個月以來的最大成交量並創新高以及19日相對小的成交量回抽,尾市重新站在3500前期新高之上,外匯市場的這種表現就是在告訴投資者它已不僅僅是處於多頭狀態,而且還要展開上升行情了。這就是外匯市場的語言,它在告訴我們“我要上漲了!”。同樣,8月橡膠在3月23日價格再次回到20日均線之下,這在提醒我們至少多頭應該離場了,並且可以少量先賣出,因為此時我們同樣無法確認外匯市場是否就此開始下跌或大跌,但3月29日價格跌破16000這個原來始終無法擊穿的多頭支撐關鍵價位後,外匯市場又在告訴我們橡膠不僅已經處於空頭狀態,而且要進入熊市了,它在告訴我們“賣出吧!”。

    這就是美妙的外匯市場語言,非常悅耳動聽,我聽見了,並且基於我對外匯市場一貫的非常尊重而執行了外匯市場的指令(而不是我的預測)。我感受到了外匯市場的偉大和服從外匯市場指令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帶來的收穫。當然,外匯市場在給出重要指令之前,會經常考驗你一段時間,即它會發出讓你虧損的指令來考驗你是否真的尊重它和相信它。絕大多數人都經不住考驗,開始不再相信所謂的外匯市場指令,開始相信自己的主觀預測和判斷,所以最後外匯市場自然會拋棄他、打擊他、折磨他。我們要與外匯市場做朋友,朋友相處久了,彼此自然會相信和尊重的。以上的外匯交易可以簡單總結為:根據均線做初步的外匯交易,突破關鍵點(如盤整區間的高低點等)就是確認我們的初步外匯交易是正確的,然後加碼跟進。

    在做出這最關鍵的一步之後,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很多外匯市場行為需要觀察。第一,突破的初期是最重要和最難熬的時期,我們必須首先觀察價格是否重新回到突破的關鍵點位之上,只要不回到突破的關鍵點位之上,則任何的反復都是外匯市場在進一步的考驗你而已,此時絕不要經不起考驗而自行出場。若價格重新回到突破關鍵點位之上,必須先出來再觀察價格的進一步演變,觀察之後的行動同上面所講一樣。若真的是一波大的行情,價格必然會不斷的創新高(或新低),只要價格不斷走出新的高點(低點),就說明趨勢還在延續。當然,價格在運行過程中會有不斷的反彈或回抽,但此時均線已經跟上來了,它會保護你的贏利。並且只要你成功的度過了突破的初期階段之後,你已經完全處於有利位置,此時,你不僅可以用均線來保護利潤,也可以從容的用黃金分割的等各種手段來判斷外匯市場是處於調整反彈還是可能的反轉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重點觀察的是價格是否還在創新高(新低),以此判斷趨勢是否延續,只要趨勢延續,則我們就持倉讓利潤充分的增長。

    外匯市場在突破運行一段時間之後,若再次出現調整,此時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這是正常調整還是在構築頭部?我們還是通過觀察來得出結論。首先,我們觀察50%的位置是否被擊穿或重要的支撐線、關鍵的均線是否被擊穿,只要以上幾個關鍵位置沒有擊穿,則我們就可以心平氣和的把外匯市場評估為正常的調整,如大豆在3月2日到15日這段行情,價格即沒有跌破20日均線、收盤價也從沒有回到50%的位置之下,我們就把它評估為多頭狀態下的調整行情。任何趨勢中的調整行情對於沒有在趨勢啟動時建上倉的投資者來講,都是應該重點關注的行情,因為價格一旦再次突破調整區間,就意味著新的價格運行又將再次展開。

    此時跟進雖然價位比在趨勢啟動時顯得不太理想,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此時卻非常安全和穩定,就如一列啟動的火車,在某個車站停頓之後的再次啟動,因為我們不可能都在始發站上車,中間上車同樣可以到達目標。大家可以用大豆和豆粕以及別的品種來驗證這種做法。因為此時價格再創新高(低),一般的投資者會認為價格已經太高(低)而不敢進場,但外匯市場卻就在這個時候再次發出悅耳的外匯交易指令:“跟進吧!”。這很符合中國古典的哲學:大音稀聲。

    確實,我們主要都是通過價格來觀察外匯市場。有的投資者可能會認為:“沒有這麼簡單呀!”但我認為那是因為他自己把簡單的東西弄複雜了,因為他並不是在觀察外匯市場的關鍵位置,而是在看價格的具體波動,價格的具體波動如外匯市場在舞蹈,外匯市場通過它迷人的舞姿來迷惑投資者,以至於使你看不清它真實的面目。我們通過觀察外匯市場關鍵位置的變化來看清這個迷人舞蹈者卸妝之後的真實面目,而不能被它的表面所迷惑。進場如此,出場原則上也相似。

    以上講的都是通過觀察外匯市場來進行趨勢外匯交易,對於波段外匯交易者來講,在價格運行一段空間之後,若某一天價格回到創新高(低)那天的最低(高)價以下時,就是一個重要的獲利離場信號;我們還需要重點觀察外匯交易量和持倉量和前一段時期的比較,外匯交易量、持倉量突然急劇放大,若收陽線,則未來幾天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否則相反。

    觀察外匯市場,主要就是通過觀察價格來發現外匯市場的關鍵位置、外匯市場的狀態是否變化以及趨勢是否在延續,技術指標只是用來驗證這個觀察結果是否可靠以及可靠程度如何,這樣你就真正擺正了價格和技術工具的關係,這個關係一擺正,你看外匯市場的時候就不會再迷茫,至少在關鍵時刻你不會再迷茫,而我們確實最需要在關鍵時刻不迷茫,平時迷茫一點完全可以接受。


看盤與操作

    1:橫盤行情

    波動空間10個左右,形成膠著,沒有方向這種背景下是不可操盤的。觀望!

    2:橫盤震盪行情

    波動空間20個點左右,行情上下變化不停,全靠介入點把握的好,而且有幾個點就要逢高走,看清楚賺錢就變虧錢,短線操盤的難度很大,不建議操作。

    3:寬幅震盪行情

    波動空間50點左右,行情形成強勢的寬幅震盪,超短線只要介入點與離場點操作起來應該不錯的。

    4:趨勢行情

    行情波動100點左右,日內行情形成一波明顯的趨勢走勢方向,這是大家所樂意的行情。

    5:超級行情

    行情連續好幾日的日K線運行形成往往同一方向趨勢行情。

 

操盤手法與盤口直覺

     操盤手法是指在具體操作中已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操盤系統,而盤感指的是由於操盤系統的穩定性,形成一種由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混合的直觀能力。

  在實際操作中,操盤手經常會說出這樣的話:“我感覺行情在上漲”,“感覺行情上沖乏力”,等等。事實上,這種感覺在事後往往被驗證是正確的,且這種感覺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有一種朦朧的預感,這就是所謂的“盤感”。對於“盤感”有人稱之為是對行情研判的“第六感”;有人稱之為是直覺、超感覺。名稱雖不同,但本質含義都是相同的。

  對於研究某一事物而產生的這種“第六感”,不論是科學家,還是哲學家、心理學家都有各種評論和解釋,如,愛因斯坦說,我相信直覺和第六感覺,直覺是人性中最有價值的因素。哲學家斯賓諾莎則做出這樣的解釋:它是一種高於推理,完成推理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它才能使人認識到無限的實體或自然界的本質。德國大哲學家康得在《純粹性批判》中認為,人類除了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之外,還有一種能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的綜合能力,就是能夠直接理解的感受,即“理性直觀”。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第六感”是人們性格中最空洞,同時也是最好的東西。這些都表明人們對“第六感”存在的認可。那麼,這種感覺為什麼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種朦朧的預感呢?這種感覺(即盤感)對於我們提高交易業績有何?明呢?

首先,要認識“盤感”。在實際操作中,有著豐富操盤經驗的炒手們經常會對行情未來的趨勢產生預感,而這種預感不知從何而來,所以無法相信,但行情會驗證預感的正確性。只所以無法相信,是因為“第六感”(或盤感)是在一?那間形成的,未經過邏輯的推理或分析的過程。它是大腦無意識地合成一系列不同資訊的過程,由於沒有邏輯推理的過程,所以人們無法接受。但當事實驗證它的正確性時,人們會感到驚奇,因為“第六感”是一種介於感覺與領悟之間,並兼有特長的特殊認識能力,它同時具有兩種特殊功能:對事物外部特徵的直接感受能力和對它的內在本質的直接領悟能力,從而能在直接觀察中直接判別選擇所需要的靈感點。

著名的腦科學家喬治‧朱勒博士(Dr,George.Miller)這樣解釋:大腦分為不同的處理單元,其中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單元,無意識單元的優點是,它是一種邏輯的跳躍,並且能捕捉到問題的關鍵,其缺陷是我們對於事物有著極為深刻的洞察時,卻不知這種洞察從何而來。從哲學的角度看,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在社會實踐中,人們把自己的主觀意圖施加於客觀事物,當主觀意圖符合客觀規律時,行動取得成功,人們對感覺印象的本質屬性的辨別、判斷,就可以不必樣樣經過思維活動的複雜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加工過程,而只須在感知運動中將儲存的在大腦神經網路中的理性意象與特徵相應的某一事物感覺印象比較一下,便能直接做出判斷。

其次,對於某一事物的研究,只有在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運用它。筆者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談三點體會:

1.只有進入特定的交易狀態,才會產生盤感,即:心態平穩,並且注意力高度集中。

2.操盤系統已經形成,有某種程度的穩定性,並且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種程度的“盤感”的可信度極高。

3.操盤手法與盤感是相對的、一致的,即,什麼樣的操盤手法產生什麼樣的盤感,做短線的手法,產生的盤感只是小行情的波動;做中線的手法,產生的是對波段的預測;做長線的手法,產生的盤感是長期趨勢的預見。短線的操盤手法不可能對長期趨勢有預見。正如同,造坦克的軍事專家,不可能突發靈感畫出一幅好畫來,數學家的靈感不會是一曲優美的樂曲。對於這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很好的解釋,馬克思在他的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深刻指出:“不僅五官的感覺,而且所謂精神的感覺、實踐的感覺……一句話,人的感覺,感覺的理性,都只憑著相應的物件的存在才能產生的。”盤感正是在操盤手法的相對穩定,經驗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在特定的交易狀態下形成的,對行情未來走勢的正確預見。短線操盤手在判斷行情時,所站的角度、所研究面對的物件與趨勢交易者研判行情時所站的角度,面對的物件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短線操盤產生的盤感不會是對趨勢的預見。

  最後,在盤感出現時,相信它,並付諸行動。在此值的一提的是,女性在這一點會比男性做得更好。因為她們具備某種先天的優勢,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女人對感情刺激比男人敏感,她通過自己的感情看待生活,只憑激情就可以得到許多真理;而男人儘管用他的推理方法努力工作,卻始終對這些真理一無所知。同樣,一位人類研究專家指出:女性先知的歷史要比男性久遠。先天的本能,使她在真理不能被推斷出來時,也能夠感覺到它的存在。所以,金融市場的女士們應多相信自己的“第六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如何獲得盤感

    交易中“盤感”的確非常重要。“盤感”完全是交易者自身在交易中的親身體驗,而無法從別人那裡學來。“盤感”是交易經驗和交易 理念的綜合積累,是親身感受到的市場“綜合資訊”的沉澱。“盤感”只能在交易中體驗,很難用語言表達。不要排斥“盤感”,其實所有人的交易都是依據各自個“感受”,不要把“盤感”與非理性劃等號。所謂的依據基本面、依據技術分析、依據交易系統交易,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美麗的依據”。而真正錯過的是你無意識地放棄了開發自身內在的交易智慧。

  如何獲得“盤感”?不要祈求“科學家”、不要祈求“經濟學家”不要祈求所謂的“專家顧問”在交易市場他們基本是沒有 “聰明才智“的,因為他們只會玩兒技術,只能按部就班的思考,只會按照定理設計,沒了“理論”依據他們一步也走不動。他們腦袋裡基本裝的是由別人灌輸來的垃圾,他們的頭腦是封閉的,而交易是開放的。“聰明才智”與頭腦無關,而是與心有關,所以可以創造出畢卡索、梵古、莫札特、貝多芬。

  用頭腦做期貨交易方向基本是錯的!“盤感”就是要覺知能量在兩極之間的流動,但這還並不能保證你成功。沒有靈活的“風險暴露技巧”,沒有足夠的“勇氣”參與,還是惘然。所以這很難!這也是我們看到期貨市場裡真正能賺錢人很少的原因。

  如果你的自我意識太強的話,也基本是很難感受到“盤感“的。如果你做期貨能找到作畫或開車的感覺,方向恐怕是對的————不要讓頭腦介入。這真的很難,但沒有其他途徑。如果你還是恐懼、還是算計、還是沒有耐心、還是猶豫不決說明頭腦還在,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盤感”。做期貨比作畫、開車要難許多。找“盤感”需要足夠的心理準備。

  “盤感”很重要,但不能設計。

  “盤感”需要足夠的心理空間。

  “盤感”需要時間、足夠的耐心。

  “盤感”需要徹底的放鬆。

  “盤感“是自然的開花。

  “盤感“是寧靜的綻放。


選擇權.舒適的交易時空


 

操作選擇權,一方面要研判趨勢的方向,一分面也要研判波動率的變化。

因此,操作選擇權的困難度,一定比操作期貨更大。

研判趨勢和研判波動率,兩者之間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我們只要掌握價位分布的訣竅,就可以同時掌握趨勢和波動率,兩者之間的關係。

趨勢的成長與結束,盤整的形成與突破,都是交易者最關心的課題。

也是交易者必須採用不同交易策略,擬定不同交易計劃的準則。

此外,操作選擇權還有一個項目,對於習慣操作期貨者,

比較難懂的觀念。就是,做多選擇權〔long options〕,會有正值的gamma。

放空選擇權〔short options〕,會有負值的gamma。

期貨沒有gamma的問題。因為期貨的gamma等於0。

但是選擇權部位的gamma有正負之分。

如果選擇權部位是gamam正值,則行情的漲跌等於是順水推舟,

行情愈有趨勢,部位就會自動順勢加碼

〔漲則delta愈正,表示部位對於漲勢的敏感度增加。

跌則delta愈負,表示部位對於跌勢的敏感度增加〕。

gamma正值的部位,會有時間價值耗損的問題。

如果選擇權部位是gamam負值,則行情的漲跌等於是逆水行舟,

行情愈有趨勢,部位就會自動逆勢加碼

〔漲則delta愈負,表示部位愈漲愈看跌,對於跌勢的敏感度增加。

跌則delta愈正,表示部位愈跌愈看漲,對於漲勢的敏感度增加〕。

gamma負值的部位,時間價值耗損反而是利潤的來源。

操作選擇權的交易者,對於整體部位的gamma值,至少應該有以上的了解。

也就是說,

如果您的部位是long options,您的部位gamma值就是正的。

對於行情的漲跌有順勢加碼的效果,所以,您的操作方式應該採用低買高賣的原則。

也就是行情上漲,買put或賣call,行情下跌,買call或賣put。

如果您的部位是short options,您的部位gamma值就是負的。

對於行情的漲跌有逆勢加碼的效果,所以,您的操作方式應該採用追高殺低的原則。

也就是行情上漲,買call或賣put,行情下跌,買put或賣call。

低買高賣,追高殺低,是兩種決然不同的交易習慣。

前者比較適合個性保守的交易者,後者比較適合動作敏捷的交易者。

低買高賣,追高殺低,是對於行情呈現盤整或趨勢,兩種不同的判斷下,所產生的交易模式。

本文主要是討論,交易者如何利用價位分布的關係,去擬定適合自己交易習慣的操作計劃。

首先介紹認識價位分布的觀念:

********************************************

<<認識價位分布與波動率的關係>>

價位分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行情出現盤整,則價位分布凝聚,而形成密集區域〔congestion area〕。
行情出現趨勢,則價位分布分散,而形成疏鬆區域〔thin area〕。

研究行情的趨勢和支撐壓力關卡,其實就是研究價位分布的密集狀態和疏鬆狀態。

所謂趨勢,其實也可以從價位分布的疏密狀態,來做研判。
凡是具有密集狀態的價位分布,就是沒有趨勢的盤整行情。
凡是具有疏鬆狀態的價位分布,就是有趨勢的波段行情。

<<時間和空間的價位分布狀況>>
價位分布在時間上,呈現一疏一密的順序排列。
價位分布在空間上,也呈現疏密彼此對應的排列。

<<時間的觀點>>
從時間的觀點言之,波動率本身的波動〔volatility of volatility〕

最能夠表達價位分布的一疏一密排列狀況。

在密集區間,價位移動速度較慢。選擇權的時間價值因波動率的下降而耗損。

在疏鬆區間,價位移動速度較快。選擇權的權利金,因波動率的升高而增值。

<<空間的觀點>>

從空間的觀點言之,箱型分布的觀念,最能夠表達價位分布疏密,彼此之間的對映狀況。

在一個箱形區間,價位分布也有疏密之對映關係。
有些箱型,上下檔價位分布緊密,中檔價位分布疏鬆。
有些箱型,上下檔價位分布疏鬆,中檔價位分布緊密。
有些箱型。上檔價位分布緊密,下檔價位分布疏鬆。
有些箱型。上檔價位分布疏鬆,下檔價位分布緊密。

選擇權各個履約價格的隱含波動率分布不均勻,

原因就是,價位分布本身就不是均勻的。

如果上下檔價位分布疏鬆,中檔價位分布緊密。

則市場的隱含波動率,在中檔會比較低,在上下兩檔會比較高。

這種現象,就是所謂波動率微笑。

如果上下檔價位分布緊密,中檔價位分布疏鬆。

則市場的隱含波動率,在中檔會比較高,在上下兩檔會比較平坦或下陷。

這種現象,就是所謂波動率曲度平坦。

〔從時間的角度觀察波動率,就是波動率期間結構。

從空間的角度觀察波動率,就是波動率微笑結構,

兩者加起來,就是波動率平面volatility surface〕

**************************

從價位分布的疏密關係研究中,我們對於行情的趨勢和支撐壓力,可以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趨勢的誕生,來自於支撐壓力關卡的突破。趨勢誕生之後,

維繫趨勢的力量就是趨勢本身的力道。但是即使最強壯的力量,終究會有強弩之末的一天。

盤整的產生,是趨勢強弩之末必然的結果。
盤整的前半段時間是消耗趨勢的力量。
盤整的後半段時間是醞釀趨勢的突破力量。

因為盤整有前後半段時間的不同功能,所以,盤整的時間至少是趨勢時間的兩倍以上。

事實上,我們可以利用極端價位和波動率的關係,

來衡量盤整和趨勢兩者之間的時間比例,以及幅度比例。

---時間與波幅,兩者之間呈現反比的關係。


****************************
從操作的角度來看,趨勢,支撐壓力關卡,波動率與波動幅度,契約的存續時間。

簡言之,"勢關時幅"這四個字,是交易操作必須特別注意的地方。

對於操作選擇權的交易者來說,
首先,他必須把價位區分為上檔,中檔〔價平〕,下檔,三個部分。
然後研判每一檔區間的價位分布疏密狀態。
分布疏鬆,價位移動速度較快,表示有比較高的波動率。
分布緊密,價位移動速度較慢,表示有比較低的波動率。

如果目前〔中檔〕價位分布疏鬆,表示有趨勢,

然後我們要分別觀察上檔和下檔價位分布情形。

找出最接近的密集區間。支撐壓力關卡通常都隱藏在密集區間。

如果目前〔中檔〕價位分布緊密,表示沒有趨勢,

然後我們要分別觀察上檔和下檔價位分布情形。找出最接近的疏鬆區間。

通常趨勢的發展,在疏鬆區間會有較大的波幅,在密集區間會有較小的波幅。

然後,根據我們的資金狀況,以及操作習性,擬定目前的交易計劃。

您可以決定操作計劃的重點:

1。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價位將分布在上檔〔漲勢〕,

或是中檔〔盤整〕,或是下檔〔跌勢〕。---這是趨勢的問題。

2。上中下三檔的價位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價位移動速度會很快呢?

或是很慢呢?意即,三檔的未來波動率會如何?隱含波動率會如何偏離

〔skew〕?所以您部位在三檔的gamma應該如何安排?---這是波動率的問題。

3。根據價位分布的疏密程度,您研判未來三檔的支撐壓力位置何在?

您的進場點,出場點,停損點應該如何安排?---

這就要看您個人的交易模式了。----這是支撐壓力的問題。

****************************

<<交易模式>>

我們曾經討論過,交易模式大略可以分為兩種:
一,低買高賣
二,追高殺低

如果我們希望交易操作,是一件輕鬆,舒適,有自信的工作。
我們必須有自己定義的支撐壓力關卡。

<<低買高賣模式>>
比方說,喜歡低買高賣的人,他必需選擇上下檔距離比較遙遠的兩個關卡。
在這兩個關卡之中,價位的分布狀態也有四種可能:
一,中間是疏鬆區間,上下兩邊是密集區間。
二,中間是密集區間,上下兩邊是疏鬆區間。
三,上檔密集,下檔疏鬆。
四,上檔疏鬆,下檔密集。

喜歡低買高賣的交易者,要在疏鬆區間進場,因為疏鬆區間價位移動速度快,
行情急跌,買call價格低,賣put價格高。
行情急漲,買put價格低,賣call價格高。

喜歡低買高賣的交易者,要在密集區間出場,因為密集區間價位移動速度慢:

long options的交易者,要在密集區間產生的前半段出場,

因為密集區間會降低波動率,只要波動率可能降低,就是 long options 的致命傷。

short options的交易者,要在密集區間產生的後半段出場,

因為密集區間會降低波動率,波動率降至最低點,就是 short options 回補低價權利金的時機。

<<追高殺低模式>>

至於,喜歡追高殺低的人,他必需選擇上下檔距離比較靠近的密集關卡。

並且這個密集關卡正好位於密集區間的邊緣,一旦產生突破訊號,

就是他的進場時機。這個訊號不出現,他就永不進場。

也就是說,
突破上漲的訊號產生,並且經過確認之後,交易者開始買價外一檔call,或sell 價外 put。

突破下跌的訊號產生,並且經過確認之後,交易者開始買價外一檔put,或sell 價外 call。

在這兩個密集關卡之上下兩個極端,價位的分布狀態都是屬於疏鬆區間。

只要密集關卡被突破,追高殺低的交易者就開始進場。

當他開始擁有部位,除非價位回到原來的密集區間〔就要停損或避險〕,

否則,他會等待行情穿越整個疏鬆區間,才結束部位。


<<結論>>

交易計劃的重點就是,

1。首先要認識自己,偏好低買高賣,或是偏好追高殺低?

2。事先規劃個人想要交易的價位區間

3。設定一個進場,出場,停損〔或避險〕的觸動板機〔trigger〕。

就好像在靶場,只要目標進入射擊範圍,就開始扣板機。

4。一次解決一個目標。---即使是快槍俠,也不可能同時射擊兩個目標,

一定要有個先後順序,只是動作比較快而已。

〔培養快速動作,是要經過不斷地練習,可是,忙中有錯的警惕,還是要記在心頭〕

 

 

 

後話

網上MT4 指標各式其式,上千個,其實真正用時一二個便夠了,而每個指標不是萬能,也存在缺點。

KDJ 震蕩指標,看個名也知是什麼用途,但缺點是單邊市時,會有鈍化現像,所以多會用MACD 來彌補缺點。
MACD 趨勢指標,這個最多人用,但缺點是反應比較慢,有時匯價走了一段後才看到反應。
RSI 這個我比較少用,但1M圖我必加這個。
CCI 趨勢指標,這個我常用,這個混合版指標,甪來追市或看背離。
MACALL 只是個金死叉提醒指標。


因近來匯市異常大波動,我暫時也只做日內短線,所以看圖多看重1H 4H 趨勢,而用1M 5M 共振或5M 15M 共振來下單,我有時候下單可能5min 內便定勝負。
我自己一般用1H 圖用CCI + MACD +KDJ 互補+MA K線看走勢,大約知道這1-4H內則重升或跌時,從而用1M 5M 來單向買賣(如是上升便以蓬低買入為主,反轉相同道理)

趨勢是你的朋友。
著名的華爾街期諺。
可沒說過「波動」是你的朋友。
波動的功能就是讓大多數人犯錯
無論是大中小的交易週期,交易中有70%的時間是處於盤整期,而真正的趨勢只佔30%的時間。
完美總是在不經意間創造出來,所以交易不要勉強,應順其自然。


簡單來說:大週期上漲,小週期在跌,忽略小週期的跌,等小週期起漲,做漲,也就是只做主級推動浪,下跌道理一樣。忌諱的是又多又空,主次、輕重不分,看不到根本的大勢所在。主級制約次級,次級反過來影響主級,主級的方向才是搞大錢的根本。


一個人賺錢了,不等於他的心態也同步成熟了。

一個人理解了市場僅是交易的一半,對自已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半。

 


你不能總在犯錯誤,不能限制自己的發揮。如果你有弱點,是否有改正的決心呢?這取決於你對自己職業生涯的珍愛程度。如果你珍愛自己的職業生涯,你需要自己去改正,不需要別人提醒你!

 

 

理念是財富的大門,技術是打開大門的鑰匙,資金管理就是解鎖的密碼

三者缺一不可!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連理念都沒通,甚至連尋找大門的路都走錯了!更不要說打開正確的大門而登堂入室了。

為何交易贏利那麼難?為何交易的執行那麼難?一是因為理念沒通,二是技術沒過關,這樣你就無法找到正確的交易方法。而沒有正確的交易方法,你就不會有合適自己的交易模式,更不要說是交易計劃和交易系統了

缺少了理念,交易者就無法對這個市場有個正確客觀的認知。

缺少了技術,交易者就會對價格的走向沒有一個準確而客觀的判斷可供倚靠。沒有操作依據和沒有耐心是交易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謂沒有標準,就是沒有一個簡明而客觀的判斷方向與突破的技術信號標準,所以交易者無法對風險精確量化。此時市場讓你無法窺知它的真正面目而陷入迷茫。如果你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你就會成竹在胸,你的交易受情緒波動的影響就會大大減少。以後的事情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大部分技術分析的書,純粹是從觀察的角度旁觀市場走勢,不考慮到操作者的處境,實際上不具可操作性。比如隨意追市就是大忌(什麼突破買進啊)。大部分技術分析的書,對振蕩市並無有效對策,甚至沒有討論。而真實的市場又哪裡有那麼多的單邊市供你搏殺呢?

基本分析的信息面太多,我們無法都能收集得到,而且假的信息也多。

因為市場的功能之一就是:發現價格;這已經可以說明一切。而且金融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資金博弈的戰場,事實上甚至我認為價格和基本面在利益的驅動下背道而馳才是價格走勢的主流,否則誰賺誰的錢?

 

一個真正的能夠贏利的交易系統,應該很明確地講清楚,你的止損是多大,每次下單的單量是多大,準備虧多少,賺多少,這個系統發出信號後1:3損益比成功率是多少,全年發生信號的次數平均為多少,由此你可以很方便的算出你全年可以設想的收益率,按照你的系統,你的資金管理你可以允許多少次連續失敗信號。

除了交易系統就是要有信心,信心就來源於自己對市場運行的本質規律性的認識,這是建立在自己交易系統上的魂,很多人有好的系統卻沒有好的結果,就是因為沒有魂。

交易成功的關鍵是你是否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包括入場,出場,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等等,當你對自己的系統產生信心時才能大大增強你的執行力,這也是你盈利的開始。這是一個艱難過程,但卻是一個交易者想要盈利的必經之路。

盈利是市場給你的,而信心卻是你自己給的。

要想成功,最關鍵的是交易者正確的思維。思維的基礎是知識,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資金風險管理是第二位重要因素。其次才是交易方法和策略。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出現頓悟,什麼頓悟呢? 那種感覺就像LIVERMORE說的:

從那天起,他脫離了賭客的層次,上升到了一個投機客的境界,這時...你有信心穩定賺錢,你知道你的錢是怎麼賺來的,你有信心下次以同樣的方法賺到錢....只有到這一步 你才能達到穩定盈利的層次。

運氣只能幫你趕上大魚,能不能釣上來還得靠自己的經驗和技術。(運氣在交易中確實存在,但他只惠顧擁有正確交易理念的人,那些經常怨天尤人,而不檢討自己的人,運氣只會離他越來越遠。)

不能從根本上理解你自己賺錢的機理,就不會有足夠的自信。放得開與放不開只差半步之遙,其結果卻大相逕庭。放得開方能入門;放不開的時候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這小小的半步能讓人走幾年!

短線講究的是眼到心到手到,不能反反覆覆的考慮我是不是該介入。猶豫再三後再出手的結果是撞地板或者天花板。反正現在階段我只要猶豫肯定不做,甚至離開電腦一段。

慢性子的人做出決策的依據考慮的比較多,而且,權衡這些利弊需要的時間也多。至少不適合日內短炒。也許會適合小波段。(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長線是金,但不等於短線就一定是銀。短線交易講求是快,准,狠,而長線更考驗交易者的分析與心態。這是兩個不同的側重點,所以先剖析你自己,然後找到最適合你的,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