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23:04:55Kouji

關於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的短筆記──城市與符號 之一

記號用於標出一點,但同時又記號著那裏有一個記號」,這一點之所以能被認出,是因為這個記號與它之外的一切形成差異,符號於是成為我們辨識、猜測、解讀的線索。


在城市,紐約時代廣場、東京澀谷街頭的巨大LED螢幕與巨型看板,台北市六條通裡小巧寫著幾個日文的招牌,忠孝東路上參差不齊、新舊明暗混雜的大小尺寸招牌,都構成了一個城市的形象。這個形象是由表意、表音、象形的符號所構成的。


巴黎艾菲爾鐵塔、華盛頓白宮、倫敦鐘樓、莫斯科紅場,甚至是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希臘聖托里尼的藍與白,也都構成了一個城市的形象。這個形象是由形式、功能、顏色所構成的。


表意、表音、象形,形式、功能、顏色,在城市中,無論處在通衢大道或是走在街巷之間,人們既被符號包圍,也藉由這些符號辨識、解讀這個城市,


你放眼打量街巷,就像翻閱寫滿字跡的紙頁:城市告訴你所有應該思索的東西,讓你重複她的話,而你雖以為在遊覽塔馬拉,卻不過是記錄下她為自己和她的各部分所定下的名稱。


無論後來人們因著這些包圍著他的符號而深陷其中抑或走出迷宮,他不但不會了解這個城市,最終,他自己也成為這個城市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