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會消失嗎?
在西方,當書寫的載體由莎草紙與羊皮紙轉變成紙張印刷時,人們的心理也像今日一般有一種恐慌感,有人甚至為了讓自己擁有如同閱讀羊皮紙手抄本聖經般的感受,不惜花費重金,請人在印刷的聖經中每一段開頭的首字母以手工方式繪製袖珍畫。500多年過去了,網路時代來臨、電子閱讀器的出現與流行,人們又因害怕習慣的改變以及對閱讀趣味的喪失,再一次杞人憂天,害怕書會被取代。
書的基本功能是什麼呢?如果像托納克(Jean-Philippe de Tonnac)在《別想擺脫書》的〈前言〉中所說的,是「妥善保管那些受遺忘威脅,隨時可能消失的東西」,如果這裡所稱的東西,指的是書籍中所蘊藏的知識與智慧(當然亦不乏糟粕之作),那電子閱讀器不也同樣有這樣的功能嗎?那能說電子閱讀器不能算是書嗎?
Umberto Eco認為,書根據承載的內容可以分成「查的書」和「讀的書」,像是百科全書之類用來查閱的書籍,將其數位化後變成電子書是非常環保與方便的,這一點應該較少人會反對,也就是說,愛書人擔憂的大概都不是這類用來「查的書」。
那剩下的就是「讀的書」了。「讀的書」其實也是有分別的,像是流行小說、輕小說、武俠小說這類較輕鬆閱讀、讀完即丟的流行書籍,能接受以電子書的形式來閱讀的人應該會比較多些,鑑於取得方便(而且網路上經常是免費的),又不佔地方(省去買書櫃的錢),對這類小說還堅持要用印刷書籍的形式出現的人,不是有懷舊癖,不然就是反科技主義份子。
至於另一類「讀的書」,像是《奧德賽》、《神曲》、《戰爭與和平》、《浮世德》這類經典文學,尤其是大部頭的作品,這就不是懷不懷舊的問題而已了,當你盯著電子閱讀器把《神曲》看上一個小時,保證你頸椎勞損、眼睛痠累;另外像是《純粹理性批判》、《存在與時間》和《資本論》這類「讀的書」,除非是晚上失眠時用來助眠用,否則幾乎可以說是無法在電子閱讀器上好好閱讀的。
Eco認為,「在某個特定時刻,人類發明了書寫。我們可以把書寫視為手的延伸,這樣一來,書寫就是近乎天然的。它是直接與身體相連的交流技術。你一旦發明了它,就不再可能放棄它」,相形之下,電腦、電子閱讀器都不是天然的,而「持久的載體最短暫」,這從錄音帶、錄影帶演變成CD,再從CD演變成DVD、Blu ray Disc就可看出(文獻保存亦遭遇到相同的問題,儲存的格式趕不上科技進步的速度)。而且,「書籍的形式是由我們的生理特點決定的」,體型過大或過小的書籍通常是作為參考或是裝飾用,很少能拿來閱讀,這也是為何電子閱讀器的尺寸有一定的大小,因為不符合我們手掌的握拿習慣的尺寸,都不會被消費者接受。(總不能要讀者抱著一台19吋的電子閱讀器看《安娜‧卡列尼娜》吧)
至於電子閱讀器的其他缺點,像是受電源的限制、怕水性等等,這就無庸贅言了。
了解了這一些,還有人需要擔心書會消失嗎?有的,「天啊,這些可惡的文人!他們唯一熱衷的運動就是為了書籍的命運杞人憂天──自從楔形文字誕生之日起就是如此」,Eco如是說。
何況,每當一樣新的發明威脅到一樣大家已習以為常的使用方式時,不管在哪一個時代,這種誰取代誰的言論就常常充斥著各種場合與版面,從汽車到火車,從電視機、電影院到錄影機、光碟機,事後證明,這些大部份仍都如往常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CD音響和黑膠唱盤可以並存,為什麼電子閱讀器的出現就一定宣告書籍的死亡呢!除了Eco所說文人的杞人憂天之外,大眾的懼新心理以及媒體的「唯恐天下不亂」大概也是成因之一。
上一篇:你的藏書都看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