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灣母親為腦麻女兒移居丹麥
有一對罹患腦性麻痺雙胞胎女兒的蘇珊娜,生長於台灣,卻選擇當丹麥人。多年前,在台灣醫生建議丹麥的福利制度較好的情況下,她離鄉背井移民到北國養孩子。儘管當時她與丹麥籍丈夫協議離婚,她還是如此決定。
到丹麥後,她並不孤單,整個國家的社會福利體系支持她。她的孩子能免費寄放在福利機構,而且有三人輪班陪伴,若是要上學,政府還會出資請專人陪讀。他們不讓孩子拖垮父母。
不僅如此,丹麥政府還出資六成供蘇珊娜買車,付錢讓她學開車、拿駕照,保養費、保險費也是政府負擔。
如果我是蘇珊娜 作者:王文靜
一個與丹麥籍夫婿離異的台灣女子,為何仍要選擇當丹麥人?在丹麥,她舉目無親;在丹麥的冬天,冷冽一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女孩」的敘述,黑夜漫漫,風雪中女孩被已逝祖母接往天堂……
她是蘇珊娜,中文名字叫時素華。她是台灣人,也是丹麥人。十六年前,不會說丹麥話的她做了一個決定,到無親無故的丹麥定居。因為,她生下腦性麻痺兒,而且是雙胞胎。殘酷的現實,反映兩國的差異。時素華是在台灣生下孩子,醫生建議她丹麥的福利制度較好,勸她到丹麥養大孩子。就這樣,一名台灣女子,因為社會福利制度的極大落差,重新選擇國籍。十六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採訪隊伍(主筆劉佩修、資深研究員賀先蕙、資深攝影主任駱裕隆)在丹麥遇見蘇珊娜,重拾塵封往事。
今天的丹麥不但不再有十九世紀的「賣火柴女孩」,反而成為「全球最快樂的國家」(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懷特教授「世界快樂地圖」報告)。也因此,承續上期「快樂國」系列,我們的行腳從不丹,轉到丹麥。這兩國,雖然富裕程度不同,但是治國理念不謀而合強調:生而平等。
在平等的價值觀下,他們不約而同的建構均等教育、完善社會福利制度、醫療體系網。如同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大同世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如果你閱讀完兩位作者的報導,你也會想移民丹麥。
from-商業週刊
-----------------------------------------------------------------------
自己的感想:
北歐國家社會福利之好的確讓人羨慕
尤其他們『尊重生命』及人『生而平等』的觀念
整個提升了國家人民的素質
看看他們國家在社會福利、醫療體系和教育上的投資
工作與家庭平衡 失業也得到照顧
學生自信而快樂 身障者亦有完善的醫療制度
看到以下的報導-只能用WOW!來形容......
丹麥遠距醫療照護 病人免出門
上一篇:花錢修品德 不如當志工
下一篇:性格教育,決定一生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