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1 06:36:44老爺爺與小老婆

小樽壽司屋通_救援_色內通、出拔小路

 爺:壽司看膩了吧?補肚子的走了,來個補目揪的


我:爺說要給大家看看好康的,就是這堆哈密瓜嚕!這一堆通通100塊......

爺:搞屁喔,哈密瓜有啥好康?當然是給長年支持我們的男性格友們,一份超好康的禮物囉。

  到日本三次,就是沒看過這麼令人歪嘴斜眼、垂涎流一地的畫面,好不容易在日本看到,趕快拍下來分享。

  這是所有到日本的男人(至少是台灣男人)都朝思暮想的一刻,今天就帶給大家啦!



大正子硝子館

我就偏不介紹什麼鬼畫面的,大家還是先看看壽司屋通的建築風景,人文素養比較重要。

走在壽司屋通,會看到與堺町通風格迥異的幾棟房子,這是位於色內通、於古發川交叉點的大正硝子館,石牆上爬滿厚厚的藤蔓,有種看到歐洲中古世紀城堡的錯覺。大正硝子館內也是賣玻璃製品,據說風格與品味特殊。創作硝子工房位於大正硝子館隔壁,可體驗吹玻璃。

小樽旅遊小常識,玻璃工業:
為何Otaru的玻璃工業這麼發達?早期小樽的玻璃工廠產品,是捕魚用的玻璃浮標(日本人稱為:浮玉,很美的名字捏)、船上的照明燈、夜間捕魚用的漁燈(某些魚和烏賊看到海面有亮光會聚集過來),但是日本各港口逐漸對西方國家開放,小樽港也慢慢沒落,加上塑膠製漁具普及,玻璃工業也幾乎消失。旅遊業的興起,帶領另一種的需求,於是這些做粗糙物品的玻璃師傅,改為製造飾品,運用創意與巧手,成功的產業升級,也造就小樽日本數一數二的玻璃工業,開啟Otaru的輝煌年代。
──資料來源:老爺爺話唬爛



小樽蠟燭工房,也是弄得像大正硝子館一樣,像是穿了件綠毛裘的大熊。

就在大正硝子館對面,賣精美的蠟燭飾品,還有自製蠟燭。


月下美人

大正硝子館新開設的『月下美人』,為了有別於其他店家的玻璃製品,就找來各種藝術家,以玻璃為材料設計各種和風的飾物,如髮簪、領帶夾、袖鈕等,讓精緻的玻璃製品走入生活,不再是抽屜中的裝飾。

不老館

賣昆布產品的店,有昆布糖、昆布茶、知名的利尻昆布......等,誇張的是門口廣告上寫著甚麼:食用後七天會變美......楊貴妃也吃過......,我們只知道楊貴妃愛洗澡、吃荔枝,從來不曉得她吃過北海道昆布?順便提醒大家,在北海道買昆布,去朝市買比較便宜。

楊玉環外傳,貴妃日本之旅
日本民間傳說,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並未被處死,而是被玄宗偷偷放走,並搭船逃到日本。後來衍生出各種故事,包含楊小姐一上岸就死了,楊小姐被女天皇接見......等各種版本,甚至還有人自稱是貴妃後代,哎,只能說一笑傾城,連日本都被壓到嚕。


岩永時計舖,百年歷史的時鐘博物館

現在是名為砂時計的咖啡店,屋頂有獸首魚身的屋瓦裝飾『鯱』,店內展示許多骨董懷表與腕錶、珍貴的老時鐘與立鐘,總之喜歡鐘錶的人應該來走走,

位置在堺町通與壽司屋通的交界,隔壁就是不老館,

註:砂時計,沙漏時鐘、沙鐘


左上:瑠璃工房

賣玻璃製品的,不是台灣的琉璃工房呦。

左下:色内壱番館

二樓賣燒肉,一樓是壽司,情侶吵架,一個想吃燒肉喝啤酒、另一個想吃壽司,就可以來這裡,

地點在壽司屋通,色內本通交叉點。

右上:花月堂

創業1851年的點心店,附設咖啡廳,販售和菓子與洋菓子,是小樽有名的菓子店,在去年年底已經倒閉,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其他商店。

右下:石之藏

門前有兩個石刻的卡通人物:麵包超人和細菌人,喜歡的人可以去合照。

誕生石專賣店,以『石』為主題的藝品店,蒐羅世界各地的特色石塊,還可以在店內自製石頭飾品。



小樽出抜小路,出拔小路

地點在日銀通,不在壽司屋通附近,不過在另一個──必去景點『淺草橋』,轉頭就會看見這一群很有意思的建築。

二、三條交錯的窄巷,與二十多家的『屋台』,構成的迷你商圈,重現明治~大正時代的小樽街道,有多種傳統日本小吃:炸蝦飯、日式炸雞、燒烤、烏龍麵、海鮮飯、可樂餅、章魚燒、燒鳥串、煎餃子......


貼著白色戀人廣告的高台,是可以走上去看小樽運河風景的地方,但是我們趕著去吃壽司 ,請哪位格友有空上去幫我們看看嚕。


旅遊小常識,屋台:
『屋台』(やたい),就是台灣的路邊攤,通常賣的是簡單料理,而且座位很少,像是日本電視劇中,晚上在街頭推著車子,賣拉麵、關東煮之類的就是『屋台』,或是看花火時,旁邊賣炒麵、章魚燒的也是『屋台』,日本漫畫中的花火祭,一定會出現三種やたい:章魚燒、大阪燒、炒麵,眾格友看漫畫或卡通時可以注意一下,幾乎都是這三種。
──資料來源:老爺爺話唬爛



如果有格友來道出抜小路,千萬別忘記吃這一道『哈密瓜冰淇淋』,切半顆哈密瓜,然後把冰淇淋擠上去就完成。

很多地方有賣,但是北海道人最推薦的是這家喔(出拔小路是分店,本店在中富良野)。




說人人到,章魚燒來了,跟手掌一樣大的炸彈章魚燒,這裡也有賣。


ジンギスカン,成吉思汗烤肉


出抜小路的吉祥物『うだつ小僧』,有人譯為出拔小僧

老爺爺正要幫出拔小僧拍張照,不曉得哪裡衝出來一堆女學生,圍著小石像,『卡哇伊!卡哇伊!』

好吧!請看,這就是穿著制服的日本女學生,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這是『台灣男人都朝思暮想的一刻』???



「うだつ」小常識:
うだつ是建築用語,在日本江戶時期的傳統建築,兩棟屋子之間的防火牆、隔牆頂上會屋瓦與裝飾物,就稱為うだつ,後來引申為『出不了頭』,用在之前的人表現太強勢(太耀眼),後來的人便『出不了頭』,至於出抜小路的吉祥物為何要叫『うだつ小僧』?ㄚ知?
──資料來源:老爺爺話唬爛

          
請大家看可愛的出拔小僧,會根據時節更換身上的衣物喔,像是現在(9月)手上拿烤丸子,五月初的時候就會改拿鯉魚旗,很好玩吧。


回頭揍爺ing......




by Tin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