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目睹臉書使用者之怪現象
網路平台交流盛行,除了可以即使發表想法十分方便,相對的,網絡禮儀也很重要,有些人以為使用一個網路帳號,躲在螢幕後面就可以暢所欲言,口無遮攔,這種心態十分要不得,也失去原有「拉近溝通」的用意了。
不只如此,在台灣占有高使用率且歷史悠久的臉書上,在我使用了十多年的經驗來看,從一開始單純的互動、娛樂,變成個人形象曝光、發散,甚至商業經營,其模式不斷推陳出新,也讓使用者覺得愈來愈「怪」(至少我是這樣覺得的),但其實,使用者也同樣的愈來愈「怪」,一如我所見的諸多怪奇現象。
一、分享發文不寫任何文字
雖然要發表什麼內容是個人的自由,但一般人在轉發文章、新聞或PO照片,多少會寫一下介紹或想法感受,可是我看到愈來愈多人只發布「沒有任何文字」的貼文,有時真的不知道他們想表達什麼----是說這篇文章/新聞寫得很好?還是他只是當作公布欄告知大家這個消息?PO照片更奇怪了,也不說一下時間地點活動名稱,也沒有心情感想,是說這張照片拍得很好還是怎樣?真的讓人一頭霧水!
後來我慢慢觀察出一點心得,這也只是我的揣測:有一些人是懶得打字,但我相信這是少數;更有可能的,是「不敢」表達想法。也許那些人曾經寫了什麼被酸被噴被譙(猜的),然後漸漸的,就不敢或不想再發表自己的想法,避免引來紛爭,但又想分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於是就只是「貼上」而沒有任何個人特色的發表,那…沒有個人特色,這個帳號、這個網絡身分,有意義嗎?就算是網絡小編都講求個性鮮明了,一個沒有特色的臉書帳號,我還真不知這樣的人把自己定位成什麼。
二、貼文底下留言總有人看錯或誤解
這種情形最常發生在「標題黨」,也就是只看標題的人。現代人生活時間被分割得零碎,偶爾快速滑過幾個訊息看看,但如果真的要回應,麻煩也要看清楚再回。大部分的人通常只要得一點線索就任意下判斷,到底是太自傲還是太愚蠢就不知道了,只能說這樣很容易判斷錯誤而發生衝突與糾紛。
有的人則是閱讀能力不太好,看不懂別人要表達的意見,但倒也不是PO文者寫得辭不達意,總有那種「大家都看懂,就他在那裡亂回」的情形出現,然後那個亂回的人就被一整樓的人罵,其實滿浪費彼此時間的,製造沒有必要的事端。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十分簡單,就是「停、看、聽」,停下來看清楚,也順便聽聽(看看)別人怎麼說,才不會把訊息傳出去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怎麼跟大家回的不一樣。
三、按讚=打勾=閱?
有的人習慣在看過的貼文都按個讚,但他不見得是覺得這篇貼文特別好(不可能每篇都很好吧),而是當作一種像老師改作業那樣打個勾,或是寫個「閱」字,代表「我看過了」。
但這種習慣其實有點不太好,對自己是沒什麼,但對被按讚的人來說,如果發現了這種情形,有的人會覺得「你的讚只是例行公事,不是真心覺得我發這篇文很讚」,看到你的讚也只會當作像警察巡邏簽單一樣,沒有什麼感覺,這對彼此互動關係上,反而有不好的影響。
四、PO文自己按讚
這個一直都存在,也是我一直很納悶的。「自己按讚」這種情形,照理說應該只有經營粉絲團的小編為了衝人氣需要而做,所以一般個人為自己按讚---而且是生活類型的貼文,這才更奇怪。
後來發現,有的人也許真的是覺得自己寫得很好(是否為自戀心態我就不深究了),但有的人並不是為了衝人氣,這是一種習慣,就如同上述說的「已看過」的按讚。不過說真的,要我給自己的貼文按讚,我還真的按不下去,我並沒有那麼自戀到覺得「自己的貼文寫得好棒」!
先不說發文的本人是怎麼想的,就說看到的人會是什麼感想:「這人好自戀」、「這人是覺得自己說得很好嗎?」、「這人是不是想尋求關注?」……總之,一般人似乎不會覺得發文者寫得真好,反而會去揣測發文者是存著什麼心態,以及想達到什麼目的,這樣似乎就失焦了,也許發文者其實根本沒有特別想什麼呢?那不就造成誤會了!
以上只是比較常看到的情形,當然還有更多更奇怪的臉書現象,也許存在你我身邊,但我們遇到時,該如何反應?而我們自己會不會也是其中一類呢?這些都需要自我反思及改進。
網路讓人打破時空的限制,但有時反而造成隔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使用者心態,心態不正,就無法真正的去溝通、去理解,也就無法拉近距離。
我認為,在網路上交流與面對面其實沒有太大差異,但有個地方是有較大落差的,就是我們少了當下的氛圍、語氣、表情。也許影片可以多一點這樣的訊息,可是就像現場看和在螢幕上看直播,感覺就是不一樣。
網路雖然方便,但也讓我們失去一些需要捕捉的細節,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大家已不習慣去「察言觀色」了,所以「自說自話」,也不太管別人的感受,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現象。目前我看到的就已有這些奇怪的現象了,之後的發展會如何,也就看每一個人的「心」是如何想的。一個地方一個環境的形成,都是眾人的「心」所產生。
下一篇:古代避暑四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