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08:00:00Tinkle

你的態度=別人心中的高度?如果不是這麼回事又該怎麼辦?

以前聽過一句話:「你的態度,造就你在別人心中的高度。」聽來頗有道理:一個態度不好、傲慢無禮的人,自然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反之,一個態度謙和有禮、親切友善、為人著想的人,應該也會獲得對方友善的回應吧!但,似乎沒這麼簡單。

上句表面上看似不錯,不過有一些但書:就是對方的價值觀和思想必須與你相似或一致。比如我們大多都覺得「我對你好,你也會對我好」、「禮尚往來,好來好去」,但有些人並不會因為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好,也有可能造就「好心被雷親」的情況。為什麼呢?因為對方不覺得「應該」要那樣對你呀!而且所謂的「好」,有時很主觀,也許你對他人的好,對他人來說是煩、是干涉,反而令人緊張或不自在。即使我們撇除這一點,假如你是真的對別人好,但也是有不領情,甚至恩將仇報的人,畢竟世上一樣米養百樣人,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三觀也不盡相同,這時若因此心累又心傷,其實對自己也不好。

我曾看過一個家長如是說:「為什麼要教小孩善良?在這個社會善良的人就是會被欺負。」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講的也是一樣的道理。然而,善良=被欺負?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改成「善良=不被欺負」,好像也不是這麼回事,其實這裡頭挺複雜的。

以前我也覺得人與人的相處是「相對論」,只要心懷善意,人與人的關係將會是成正比,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不是「1+1=2」那麼簡單。人的感情無法公式化,而是會產生化學效應的,須考量可能影響變異的元素,如果一旦弄錯,就得不到預期效果。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十分複雜,也許有人會覺得很冤,會挫敗的想:「那我何必對別人好?」前述所言並不是告訴大家不要對別人好,而是「你的態度是一回事,會造成的結果又是另一回事」。一般照理說,我們對他人友善,別人也會同樣回報我們,但「善有善報」這句話本身並不符邏輯(詳情請見《別再說「善有善報」,顯出無邏輯又不理性的一面》一文),它無法通用於所有人。為了避免自己糾結想不開,我覺得在和善待人之前,先學會善待自己,也就是給自己一個比較正確且符合常態的觀念,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對他人善良是你的選擇,而對方要如何回應則是他的選擇。既然彼此都擁有選擇權,就沒有一定的邏輯限制,那麼別人選擇以不好的態度回應時,我們自然也比較能放寬心,知曉那個人對自己並無善意,選擇遠離即可,不必糾結或是與對方惡言相向。

所以,比起「你的態度,造就別人心中對你的高度」,我更推崇「你的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這句話。因為我們無法去要求別人「我這樣對你,你也要這樣對我」,那麼,我們不如要求自己吧!無論面對好的回應、不好的回應,我們的態度始終保持如一,不因此被影響而淪陷,按照自己思考判斷,找出正確且不後悔的路繼續走下去。就好比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你不能左右天氣的陰睛變化,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好壞。」遇到不好的回應,就如同遇到壞天氣,我們向壞天氣抱怨,它也不會變成放晴,就如果給你不好回應的人,不會因為你一句「我好好的對你,你怎麼可以對我這樣」而改變態度,但我們可以選擇站穩腳跟,不因此被擊倒。或許一時之間,我們會感到受傷,但不要讓這個傷,成為重創自身的破壞力,更不要讓它變成「致命傷」。

還有,千萬不要妄想「以德報怨」,對方就能被自己感化而反省改善。小時候我們常被灌輸類似的觀念,甚至說「對方打你、你不能打回去,還要給他打另一邊的臉」,這是什麼道理!(對不起,我們是人不是神)的確,我們不見得要打回去(看情況反擊也是一種智慧,而不是一味的以牙還牙),但有時你的大度寬容,你的不計較,在對方眼中會曲解成「矯揉造作」、「故意裝清高使他難堪」等等各種解讀,這時多做解釋可能也無所助益,若是對方願意給你解釋就看情況解釋,若對方不肯聽你講,也就罷了。有些人對你態度差,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純粹就是和你磁場不合、不對盤,看不慣你所作所為,又或者因你的身分、地位,甚至性別、出身等等就無法對你釋出善意,所以我們不必太糾結於「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而是思考自己下一步該以什麼方式對待對方:是要遠離,還是要繼續?若非得繼續無法遠離,又要如何應對?

我們始終將自己維持在一個高度上,別把自己的善意當作廉價品,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就不會差到哪裡去。我認為最好的態度不是一味的謙和,而是不卑不亢。有時過於謙和有禮,反而容易被當作不溫不火的濫好人,就實際情況來說,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軟土深掘、得寸進尺」,能夠把持、拿捏好自己分寸的人並不多,所以社會上做出過分之事的人才會不少,我們不必急於討好全世界,也不必和全世界為敵,維持不卑不亢的態度,用善意去對待他人及自己,才是有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