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08:00:00Tinkle

成就自我,還是成就下一代?



有篇文章寫著:「一位年輕的母親開著名車去送女兒到貴族小學。母親對孩子說:『媽媽為了賺更多的錢,將來送你到更好的學校學習,沒時間陪你,你恨媽媽嗎?』女兒說不恨。接著女兒又對媽媽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賺很多的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母親聽後一腳剎車停在路邊放聲痛哭。」(文章來源:http://ww.daliulian.net/cat62/node656914)一段簡單的對話,相信觸動不少人有諸多想法,最大的困惑可能是:那我們在人生中努力是為了什麼?

人生的意義沒有任何人可以告訴我們,因為對每個人來說,人生的意義不盡相同,無法光靠他人傳授,只能靠自己意會。但想想,那文章所呈現的,不就是現在大部分的人所過的生活嗎?父母最常對孩子說「我這是為了你好」、「我為了你我怎樣怎樣……」,但這些是孩子想要的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人之常情;在人生中為了別人付出,也是應當的。但有些人似乎忘了,這是「你」的人生,要成就下一代,也是你的責任,可是,它不代表你的全部。

最成功的父母莫過於「成就自我,也成就下一代」,將自己成為下一代的榜樣,並帶著他們前進;而「成就下一代,卻忘了成就自我」的父母次之,但他們還是比「只成就自我,忽略成就下一代」的父母好,因為「為己」是人之天性,能夠「為人」,也算是努力付出了。想當然爾,最糟的父母就是「自我和下一代都無法成就」,不僅白白浪費自己的一生,還糟蹋了原本充滿無限未來的孩子。

在捫心自問自己是哪一類父母之前,最重要的是先搞清楚「成就」的定義,「成就」不是讓孩子吃好的、用好的、讀好書、賺大錢,而是養成他正向的人格,具備智、仁、勇的能力,讓他的生命足以發光發熱,過得開心又精彩。日本教育家兼作家池田大作說:「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於不承認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種子,最初就是從這裡萌芽的。」即是這個道理。

縱觀目前所見,大多數的父母仍如同上述文章所說的那樣,只為成就下一代,而忘了成就自己,有的人甚至覺得這樣是高尚的節操,其實大錯特錯。父母為孩子犧牲固然值得欽佩,但是別忘了,原地踏步的父母,是跟不上孩子前進的腳步的,這樣也就無法做到陪伴了,因為根本沒做到「陪他一起長大」,只是在遠方扔給他所需要的東西(通常只有物質上的需要)罷了。

文章中的母親痛哭後,能做什麼改變呢?我認為,首先應該先和孩子談談,也許她根本沒和孩子真心聊過,才不懂得孩子真正想要什麼。陪伴、傾聽,這是最基本的愛的表現。轉換個角度想想,今天就算養的是一隻狗或貓,你給牠吃最好的飼料,睡最好的床,用最高級的美容將牠打扮漂漂亮亮,可是鮮少帶牠出去走走,陪牠說說話、抱抱牠,你覺得牠會快樂嗎?這個答案太簡單了!對吧!

道理很簡單,但不見得人人能做到,當我們迷惘時,設身處地去思考,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真理一直都在身邊,什麼才是重要的,什麼才是值得的,一切都在我們內心深處,只要「心」打開了,去容納更多的聲音,就不會只禁錮在自己的認為,而錯失人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