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臥底記者》
記者,曾經是我的志願之一,由於大學課程的接觸與研習,喜愛與人打交道的我,覺得訪談是件新鮮有趣的事,因為永遠無法完全知道所訪談的那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藏有什麼樣的背景和故事,對我來說,就像是挖寶藏一般充滿剌激和趣味。
成為老師之後,每天也是進行無數的交流,每個家長、每個孩子、每個和創作坊接觸的人,無論是面對面或在網路上,都可能迸出迷人的火花。而在創作坊也有「採訪同學」的課程,每次無論大小孩子都是熱鬧進行,能讓彼此迅速熟絡起來。當然我知道這是「創作坊式」的小記者訓練,真實的記者可是很辛苦的呢!
拜倫說:「真實的人生,比小說還曲折。」用這句話來形容這本書,再貼切不過了。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色調那樣黑暗,還有一張找尋作者石野的「尋人啟事」,加上一串副標------一位讓台海黑道及中國高層下格殺令的中國記者,就知道這篇故事應該是屬於驚悚片、懸疑片、動作片、偵探片……然而這個「故事」卻是發生在一個記者身上的真實事件,記錄社會中諸多「藏汙納垢」的大小事件。我一向對「真實事件」沒輒,因為字字血淚是那麼的真實,比起天馬行空的想像和精心編撰更能感動人,這些新聞事件,其實也是記者的「作文」。
而這本《臥底記者》被歸於「現代散文」,我怎麼看都不像,因為內容是一篇篇連續事件,竟和武俠小說竟也有相似之處,如果說金庸的作品令人深感愛恨情仇的交織,我想這個不只把人性描繪淋漓盡致,情節也是驚險萬分,差異在於沒有武林高手的武功絕學、名刀寶器,只有記者的血肉之身和一枝筆;如果說九把刀的作品特色是熱血,我想這個熱血更為強烈、更為真實。
我一向把生活上大小事「創作坊化」,自去年推薦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後,被我歸類為「外國版創作坊」,這次轉個大彎(話說我常常「轉很大」,少有固定風格),從溫馨感人到殘酷驚人,但還是有相同點。如果要說這位記者和創作坊的相同點,應該就是「文字、生活、正義」。而差異點的話,就是記者多為「揭惡」,創作坊多為「揚善」;記者產生效果多為懲罰,創作坊則是教化。但是,我們都是「特別」的人,這些特質都會使我們和身邊的人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應。
一、對文字與生活的熱情
1. 自己:石野這個人,如同名字的預言,像石頭般堅硬頑固,在別人眼裡,也像個不安分死板的「野孩子」,這樣的人充滿熱情,雖是貧農出身,然而從過軍、當過保鑣,有趣的是他熱愛文字,還曾報名作文班,雖然最後並沒有走向作家之路,但仍選擇與文字相依的工作-----記者。
2. 別人:記者特別之處,在於報導別人的事,卻不斷塑造自己的形象與評價。當一篇報導的選材、角度、陳述字句引起讀者共鳴,這就是記者的精神回報了。然而石野對自身信念的追求而報導所產生的力量,不只是讀者,甚至連員警也來求助、仰賴,當然這很諷刺,卻也印證他的熱情足以影響別人。
3. 世界:石野轟轟烈烈的記者生涯,雖遭黑道與高層的追殺,但受到中間階層人民的欽佩,因熱情而呼應,尤其當他萌生辭退之意,有人寫信、有人致電,還有人送來「仗義執言」的錦旗,就像一劑強心針,令他感動而振奮,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接收、回應他的熱情,以創作坊式的話來說:「芬芳不一定每次都回頭,但還是有回頭的時候。」
二、用一枝筆改變世界的行動
1. 以筆為劍:明明歸為「現代散文」,卻如武俠片般充滿刀光劍影,如推薦序〈社會需要這樣一把明錚錚的利劍〉、〈誰家有筆可做刀〉,更凸顯了其中精神。石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劍,可傷人亦可救人,他選擇救人,尤其是社會弱勢,有誰能為他們發聲呢?就算他發了聲,也有人阻擋,真的是「道阻且長」,然而他仍用他手中唯一的「劍」,繼續奮戰,不斷明察暗訪、不斷傾聽、不斷的寫,卻也得不斷的逃。
2. 叫賣自己的人頭:「不為五斗米折腰」恐怕不足以顯出石野的信念。為此,他不只不怕「折腰」,連命都快折了,當眾人為他擔憂之時,他想到:怕,難道就不會發生了嗎?心念一轉,反其道而行,在報上公開自己的照片性命,「歡迎」要取他人頭的黑白兩道分子。我們常說:「為善不欲人知。」但現在缺乏良善的時代,「好事」一定要人知,更要大力發揚彰顯,因為這樣才能帶動社會風氣,進而影響更多的人投入,而不是只有一些特定的人拚死拚活的苟延殘喘,教人好不感傷。石野也是因為這個考量,所以做出這樣大膽的決定,希望為媒體、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流。
三、對未來充滿變化的影響
1.「?」一個問號:讀到最後,讓我震驚的是,昔日生死與共的戰友和上司竟然都背叛了他,一個對他誣陷與誹謗,一個在緊要關頭將過錯都推到他身上,以致於他離開了效力已久的《南方都市報》。我不禁有了疑問:與人相處,不是會互相影響嗎?話說物以類聚,當初力挺且鼓勵他的人,最後竟也淪陷了,但這又有什麼好處呢?實在不懂他們在人生的關鍵為自己下的決定,石野的遭遇固然很令人同情,但那兩人更讓人覺得可憐。
2.「!」一聲驚嘆:隨著一次、兩次、三次的死裡逃生,石野的人生充滿了驚嘆號,最後的變卦也真讓人吃驚,不過他最後仍不後悔走上這條路,也不後悔寫下那些報導。「!」充滿驚嘆,也代表一種堅定的決心。
3.「……」一段未了:在〈尾聲〉中,他寫下「不是尾聲」,因為這段冒險旅程還沒結束,也許生死未卜的他不知自己可以留在這世上多久,但可以確定的是,文字可以長久留下,而他留下的著作,還有續集《臥底記者2:我的正義之旅》,可惜的是目前我還沒在網路書店上找到,也許中國有簡體版本(應該是中國出版),我還是希望石野的記者生涯不要畫上句號。
雖然書中的事件是發生在中國,但是在這2012、號稱人心崩頹的時代,似乎世界各國都發生一些問題,台灣有比較好嗎?我想答案為否定居多,當然和中國比起來,我們「好像」比較好(大多數的台灣人好像都這樣想),但這個表象能持續多久,我們還能鍥而不舍的堅持熱情、展開行動、發揮影響多久呢?
感情是有保鮮期的,生活中很多事也是如此,當下錯過了,一天拖過一天,機會就流失了。因為存有希望,所以創作坊的夥伴們也以此為信念目標,要讓這個世界不要崩頹太快,必須要傳達好的信念,藉由教育不斷擴散影響,外在環境也許無法阻止,但至少我們的心可以自行控制,而且很慶幸,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擁有一枝筆可以書寫,把我們的聲音傳到更久遠的時空。
或許我們會覺得像石野那樣「一躍跳入滾滾珠江逃生、二把黑槍抵住我的腦袋、三名殺手持刀馬路追殺、四枝長刀硬生生架在脖子上」的驚險生活太誇張,但想想若失去「自由、自律、自愛」為基礎的社會,也許這樣的情景會真的在我們身邊上演……
上一篇:三週年新聞台文章排行
下一篇:特別的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