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2 20:48:44可愛的小芬芬

防曬需知

 
什麼人需要防曬(
who):
不分男女、不分老少
 「紫外線可沒有性別歧視!」鍾啟榮醫師強調。
 鍾啟榮醫師每天早晨洗完臉之後,也擦上防曬乳液,再吃早餐,過了半小時防曬乳液發生作用之後才出門。
「男性同胞要下定決心做防曬,」鍾啟榮醫師建議。
 王貞乃醫師建議一般上班族,早晨擦過防曬乳液之後,如果進了辦公室之後沒有再外出,只要在中午出去吃飯前,再補擦一次;下午下班時如果還有陽光,就要再擦一次。
 如果是常在戶外的外勤族,就要勤於補擦。因為在戶外皮膚會出油、冒汗,每兩小時左右就要補擦一次。
而且紫外線的傷害是累積性的,所以防曬工作永遠不嫌早,永遠不嫌遲。
 「防曬要從小做起。」皮膚科王貞乃醫師說。 兒童時期如果過度曝曬在陽光下,將造成皮膚組織結構的加速變化,最常見的就是提早產生皺紋,或是皮膚變得脆弱敏感。
 王貞乃醫師在小孩出門時,不僅幫他擦上防曬乳,還儘可能拉到自己的傘下。
 王貞乃醫師建議,鼓勵小孩養成使用防曬乳的習慣。
 
宣導紫外線指數預報的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祕書長劉銘龍甚至還想推廣,各級學校的體育課不要排在十點至三點之間。

什麼時候該防曬(when):不分夏冬、不分陰晴
 冬天陽光稍弱,但依舊有紫外線。
 藍淑馨醫師建議,把防曬納入每天的基礎保養中,她自己早晨也是洗完臉、擦了化妝水後,就擦防曬乳液,而且「每天都這樣做,

就算冬天也一樣。」
 「陰天最容易曬黑,」王貞乃醫師說。
 因為長波紫外線可以穿透雲層,依然可以曬黑皮膚,可是人們卻因為陰天而疏於防曬。常見的例子就是趁著陰天去打場高爾夫球,

卻黑著一張臉回來。

準備那些防曬品(what):

帽子、傘+防曬乳(SPF15與防UVBUVA
 防曬除了防曬乳液,要善用帽子、傘、太陽眼鏡等物理性防曬工具。
 藍淑馨醫師平常包包裡一定有一罐防曬乳液、一把折傘,家裡還有十幾頂的帽子搭配衣服。
 以前防曬乳被視為化妝品,在1978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認定防曬乳是保護皮膚結構功能的外用品。
 所謂的SPF,指的是防止UVB的係數,目前已經發現UVA造成曬黑、皺紋、老化等壞處,所以在挑選防曬乳時,一定要選擇同時

防止UVBUVA的防曬乳。
 SPF選擇15左右即可。
 因為15表示可以阻隔十五分之十四的UVB,即可阻隔93.3%的UVB,就算SPF30,也是阻隔96.6%,差異並不大,卻會增加皮

膚的負擔,所以與其強調SPF的高低,不如勤於補擦防曬乳。
在哪些地方需要防曬(where):
 
無時無地
 酷日下的海灘,如同日頭赤炎炎,大家都知道必須擦上防曬油。
 但不是到海灘,才需要防曬,只要有太陽,就需要防曬。
 如果不出門,坐在窗邊,亦會受到紫外線的威脅,因為UVA還是可以穿透玻璃,最好裝上窗簾。
 王貞乃醫師的門診室有著長長的窗簾,王貞乃醫師笑著說,「這不是為了隱私,是為了保護。」
 兩年前全家去翡翠灣出遊,全家大小都擦防曬乳液,而且先在飯店裡玩撲克牌、喝下午茶,直到夕陽西下才去海灘,而且也打洋

傘,只有在玩水的時候,才走出洋傘。
 「享受玩水的樂趣,卻不要玩水的後遺症。」王貞乃醫師說。

如保防曬(how):
能避則避,能躲則躲,並適時補充防曬乳
 充分利用騎樓、樹蔭、建築物的陰影遮蔽陽光。
 防曬乳每兩小時左右,就要補擦。
 而且勿忘防曬死角,如鼻子、耳朵、脖子、腳踝;喜歡釣魚的人,不要忘記大腿也要防曬。
 本來仰身擁抱陽光,把皮膚烤成古銅,是健康的象徵,但隨著皮膚科學的進步,才發現曬太陽是不健康的,所以不管在不在乎美

  白現在起躲避陽光、做好防曬,才能不讓歲月留痕,永保健康美麗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