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0 12:42:46Ar Ian

美國教育多面睇

  在五年半的留美生活裏,曾在不同的社會工作機構裏做事,當中有苦、有笑、有慮……甜酸苦辣盡在心頭。

  二零零零年八月開始在美國羅蘭斯的堪薩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Lawrence, Kansas) 裏修讀社工系 (Social Work),拿了學士學位後,現正在社工學院修讀研究生課程。分別在堪薩斯城 (Kansas City) 的社會領養機構、心理健康中心、以及一所中學從事社會工作,所以本人對美國兒童及青少年有一些心得與體會。

  在二零零五年裏,因工作關係,經常到不同的中小學探訪學生,對美國教育方面有一點體會:相比澳門的「田鴨式」、「金字塔式」的教育制度,美國的教育制度截然不同。美國的中小學教育由幼稚園 Pre-school 開始,小一至小四學生在 Elementary School唸書,小五至中二學生在 Middle School唸書、中三至高三在High School唸書。雖然有些小學或中學所選用的課本頗舊,但學校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讀書的能力、知識及興趣。以下便是幾個與澳門教育制度不同的例子:
一. 不論在美國小學及中學,一個班裏最多只會容納不超過三十人,這樣老師便可以有效地關心學生的學習問題;
二. 課室的坐椅很容易便可以轉動到不同的位置,讓老師因應不同的教學需要作出安排;例如若學生討論一些問題,學生及老師們可以把坐椅圍成圓形;
三. 中學教學的科目雖然以考公開試 (SAT or ACT) 為主,但老師時常在課堂會把一些政治問題、或者現時的青少年問題提出來一起討論,幫助學生對其它方面的發展;例如在我實習的中學裏,老師與學生在課堂裏一起討論最近在美國的青少年校園槍擊案;
四. 雖然美國中學的功課壓力比小學多,但沒有澳門學生那種「為測驗考試、為功課作業」而讀書學習的風氣,美國老師從小培養學生對不同學科及閱讀課外書本的興趣;例如一些中學及小學的英文老師,他/她給學生的功課作業便是從圖書館找一些他們有興趣的讀物閱讀一至兩章,把一些英文詞彙或文法用語等找出,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閱讀及學習的興趣;又例如美國高中也設立不同的興趣班給學生選修:音樂、手工、美術、體育 (籃球、足球、排球)等,發展學生對藝術及體育科目的興趣,學生不是單單的為大學入學試而讀書。
還有其他與澳門教育不同的因素,希望澳門教育制度及師資可以作出改善,提高學生讀書的能力與興趣。

  至於學生在學校裏的行為表現方面,也跟澳門的學生不太相同,以下便是兩個明顯的不同之處:
一. 自尊心 (self-esteem):美國的學生對自己存有較大的自尊心,他/她們認為他/她們是最好的,甚或在課堂時,毫不畏懼地挑戰老師的學問;例如學生在課堂跟老師討論學術性問題時,都會不停的舉手提問、或反駁推番老師的解答等等,使課堂沒有「冷清」的時間,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老師的地位跟學生一樣,已經不分輩分,這樣不謹加添了學術討論的氣氛,而且速進了師生彼此的關係。相反,普遍澳門的學生只是不發一語的坐著,認為老師永遠是對的,結果老師不知道學生是否懂得學術問題,這也是傳統尊重老師的禮儀;
二. 課堂紀律:若學生在課堂上不守紀律、或者不聽老師教導,老師不會大花時間訓導學生,反而他們會把學生即時轉介給學校的輔導員 (Counselor) 或社工 (Social Worker) 輔導。通常學校輔導員先讓不守紀律的學生先坐在一旁「冷靜」一番,之後他/她們從學生的優點及好處開始進行輔導,希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優點及好處來改善不足之處,這樣便可以更有效地鼓勵學生改善他們的弱點。相反,澳門的老師只會重視其問題來進行訓導,這樣學生不太容易接受老師的見解。

  在實習的工作裏,都遇過幾個行為比較偏差的中學生。他/她們一般都出自單親家庭、或者曾經遭受過虐待等侵犯。其中一個案便是從今年九月起,我便開始輔導一個十三歲的中三女學生,出自於單身家庭的她,時常不回校上課,以及參加童黨聚會等等,學校便把她的情況轉介給社工們跟進。雖然我們在家長會議中討論這位女學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後來因為家長疏忽管教 (Neglect) 女兒,州政府把撫養權給領養家庭暫時撫養,她亦要轉到別的學校讀書。州政府亦在開審判決撫養權前的十五個月內,要求家長及學生參加一些社會機構的服務,例如接受心理治療 (psychotherapy)、Case Management (社工提供不同社會服務的資料及資源、可以轉介其接受其它社會服務,亦是最了解他/她們背景的社工)、parenting classes等等。
   
  一般情況下,若果學校遇到行為偏差的學生,老師們都會把這些學生轉介給輔導員及社工作出輔導,又提供不同的社會機構服務給學生:例如防止自殺的社會團體、心理健康中心的精神及心理治療、一些機構主辦的Anger Management & Social Skills classes等等,讓學生能夠一步一步改善他們偏差行為。所有的美國社會服務機構都是以接受社會服務者為中心,以及發掘他/她們的優點而改善其短處,所以不論對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對起著鼓勵的作用。

  最後,四年的學士生涯及現在的研究生課程裏,不斷的提醒社工是「與」接受服務者工作 (Work WITH Clients),而不是「為」他/她們工作 (Work FOR Clients);這句不是單單的套用在社工身上,希望老師們多點關懷及了解學生情況,加入不同的創意及唸頭,讓學生學得更好、對學習更有興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