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1 19:56:31大同世界服務人~菁

佛教.教義精神

佛教.教義精神

相較於其他宗教,佛教是較為大家所熟知的,有專屬的電視媒體、佛教學院,每逢過年過節或是選舉,總統也都會親自拜會祈福。臺灣佛教如慈濟佛光山法鼓山靈鷲山無生道場以及中台禪寺等。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只佔印度人口的0.71%,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是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創立的一個宗教或學說。「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與覺悟。

 

釋迦牟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傳統教育,長大後被立為太子,並結婚生有一子。釋迦牟尼雖然生活富裕、地位顯赫,當他看到人世間有生老病死之苦和種種不平,決心學道,以救世人,最後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成佛而得道,此後從事傳教活動四十五年,足跡遍及恆河流域許多國家和地區。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四聖諦,諦是「真理」之意。

所講的即是因果論,即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世間的因果,是迷的苦果(苦諦)與苦因(集諦)所組成,它是人生一切痛苦及生死相續的根源。要擺脫人生苦難就要追求出世間的因果,即是要「悟」,悟的果即樂果(滅諦),悟的因即樂因(道滅);如此的悟人生才會有快樂,才能脫離苦難。

五蘊,蘊是「集合」之意,又稱「五陰」。即色、受、想、行與識蘊。

佛教徒常稱人是處於「五盛陰苦」的環境中;人就是受到這五種蘊障蔽了人原有的佛性。人由物質(色蘊)和精神部份(另外四蘊)組合成,人要認清這些事實才能悟到解脫之道

十二因緣,就是用十二互緣的現象,來說明生死輪轉的過程

佛教認為生命是循環不斷的,一個人的一生不是以生為始、以死為終,而只是人生輪迴中的一個環節,每個人都有前世及來生。

 

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佛教的僧伽制度,出家的佛教徒的組織形式,有組織的生行生活是佛教的特點。釋迦牟尼為僧伽制定戒律,同時還規定了雲遊乞食、雨季安居、犯過懺悔等制度。佛教還有在家的信徒,稱為「居士」。

 

佛教徒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

 

人生疾苦皆出自於欲,人若能清心洗欲,苦則一去不返。貪慾的結果招致痛苦,相反地,憐憫與關愛帶來快樂和幸福。因此只有戒除慾望才能得到心靈上的平靜,經由涅槃圓滿。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從而覺悟而達到圓滿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