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0 15:55:55啊游

中国,北韩导弹事件的



2006.07.08  中國時報
北韓,讓美日同盟升溫
◎李正修


布希與小泉日前在華府的會面被視為小泉的畢業之旅,而北韓的試射飛彈,不但加重「美日同盟」在東亞區域安全的角色,也凸顯出中國尷尬的反對立場。

從美日領導人的共同聲明來看,此同盟關係不但加強了日本維護東亞秩序的合理性,也提到促進中國民主化是兩國共同的責任及利益。換句話說,此同盟不僅是軍事合作,更將是主導東亞地區政治發展的主要力量。由此,在該地區各項敏感議題中,日本將從配角轉為主角,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美國。


首先,美國在中東、中亞,甚至南美洲都遭到外交挫敗。美軍深陷伊拉克泥淖,伊朗核武爭議搞得美國焦頭爛額,而且南美洲由委內瑞拉總統煽動的反美風潮,更讓中國有機會插手原本平靜的美國後院。這無非是對布希政府「單一強權外交」的反撲。因此,近來國務卿萊斯倡導的「轉型外交」,正是希望藉由與各地友邦的合作來達成其全球民主化的目標。

再者,美日的同盟關係基本上是冷戰架構的延續,不需多加修改,卻賦予「美日安保條約」擴大解釋的彈性。再加上布希總統默許小泉政府希望修改憲法來強化其對外合法用武的作法,「美日VS.中」的緊張關係已經引發鄰國的不安,深怕日本與中國重起軍備競賽。倘若美日與中國發生爭端,他們必會被迫選邊,這樣將打亂亞洲一貫的「政經分離」傳統,並不符合該區域的長遠穩定。

但,北韓的飛彈試射卻替支持修改憲法的日本右翼團體找到最好的藉口。在美國亟欲恢復六國會談之際,由於中國及俄羅斯反對制裁平壤,華府當然願意看到日本承擔更多的防禦責任。因此,即使小泉首相來不及修改憲法第九條,其繼任者也會朝此方向努力,而中國及亞洲鄰國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質疑將會被美國壓下。只要靖國神社的祭拜問題不再是爭議焦點,則日本恢復其軍事強權地位將指日可待。

反觀尷尬的中國,將是這次飛彈危機的唯一輸家,因為其對北韓的影響力將被重新估算,即使將來北韓願意回到談判桌,北京是否能約束平壤,將是國際社會檢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試金石。而且,北韓已經發出強硬聲明,指出此次的試射就是針對日本而來,則日本增強國防的任何舉動都可能解釋成防衛性質,與軍國主義復活無關。中國明知美日同盟的對象就是自己,卻在此緊要關頭無著力點出聲反對,白白讓日本先棋一著,向恢復正常軍隊邁進一步。

東亞各國或許明瞭,即使日本修改憲法、恢復對外用武的合法性,在完備的民主制度及人民的監督之下,軍國主義思潮其實很難在日本取得絕對的支持。反倒是一個接受民主思想及受到美國約制的日本軍隊,可能成為壓制獨裁中國在東亞擴軍的一股力量,這樣的發展趨勢只要能平衡興起的中國勢力,即便不能獲得正面的回應,也應該會得到東亞國家的默許。

由此次危機的各國反應來看,日本、南韓是最緊張的國家,其次是美國及中國,反而其他的亞洲國家毫無動靜,一切以美國的意向為依歸,反應出北韓問題在亞洲國家當中受到的重視程度有別。可以想見,美國及日本的緊密關係不但關係到中國未來的走向,更是該地區權力平衡的最重要支柱,其重要性將與日劇增。而除了中國以外的東亞國家,都將依附在此同盟關係之下,但也會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以尋求有利的生存空間。(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