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 09:41:28留學森林

打造快樂美國工讀:正面態度看挑戰 收穫最豐碩!

 
左2為暄婷,中間者為shuliy阿姨

許多規劃美國工讀的同學,對於地大物博的美國,除了關心至美擔任的工作內容「到哪一州?
作什麼樣的工作?」從食宿到附近可遊玩的地點等,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本期人物專訪,我們邀請
2010至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 Dells工讀的潘暄婷(以下簡稱 )同學,分享她今年初至美國的工作心得。


<2010美國暑期工讀>威斯康辛州 Dells的異國友誼
2010美國暑期工讀 潘暄婷同學專訪(中華國際教育交流協會  王貴怡)


隨著台灣政府與越來越多國家的文化交流,許多青年選擇至海外打工度假或參與美國工讀,來體驗各國不同民情與語言的學習。


提到初至美國,與當地民眾溝通時,婷提到她在機場問路的初體驗「碰到當地黑人講話,真的聽不懂,聽起來像嘴巴含魯蛋。」美國擁有來自不同民族、國家的多元文化,許多至美國的同學,大家首先感受的「語言適應」,也是她剛開始感受的第一個「異國差異」。


自小喜愛英文

首次美國行 實現多年夢想
從小就喜歡英文的她,小時候曾經為了學英文,拜託媽媽停安親班讓自己補英文。對於英文深厚的喜愛,也讓她大學如願進入外語系。

提到今年參與美國工讀回台後的感受,婷表示回來台灣後的改變,如果碰到外國人需要幫忙,都會主動上前詢問。


許多外國人的反應很驚喜,也跟她提過「在需要協助時,台灣人碰到我們都躲得遠遠的?」時,就會想到為什麼在去美國前,在路上碰到外國人也會害怕跟他們講話,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很傻。



婷提到自己從小就想出國,第一次踏上美國的土地看到夢想國度的感覺,就像
一步步完成小時候的心願。


個性開朗樂觀的她,提到開始的語言適應時,她選擇主動去跟周遭的異國友人、同事、主管多交談、多了解「外國人看我們東方面孔,基本上都會願意慢慢聽我們講」鼓起勇氣主動出擊,才是挑戰語言適應的利器。



克服心理障礙

主動溝通 化解隔閡
年輕學子至異國生活、打工,對許多同學來講除了語言適應,「如何與不同國的朋友、同事、主管相處」也是棘手問題。


在這裡,婷分享到自己如何去改善印度
supervisor對她們原本疏離的態度時,熱情的她主動與對方交談、日常問候的關心,有時還帶些小糖果給同事,時日漸長就拉近了距離。她提到來美國打工,不要把自己都關在華人圈「如果擔心語言,怕出糗、怕講錯,其實沒有必要。」


把握這個難得練習語言的機會,克服心理障礙,主動跟異國朋友溝通,了解彼此差異,才是化解隔閡的好方法。

 
休假日
遊覽名勝
國際學生證 提供諸多旅遊優惠
提到自己工作地點Wisconsin Dells,美國著名的Water Park度假勝地,是許多人羨慕的打工度假地點。婷 表示當地有提供給國際學生育樂與餐廳的輔助,持國際學生證(International Student Identity Card,簡稱ISIC)(2) 去換優惠憑證,憑該卡至指定餐廳、度假村遊玩都有消費折扣。部份遊樂園還可free,憑卡換入場券。


休假日與友人至當地名勝,體驗不同的民情文化,也是屬於美國之行重要的一部份。然而工作日中如何順利完成職責,更是首要任務。


提到為什麼選擇美國中西部的
Wisconsin,她表示現在美國有很多華人,從紐約、芝加哥、波士頓都看得到, 講台語、國語都通。為了想有更多練習語言的機會,所以選擇Dells的度假飯店Housekeeper
 
度假飯店
Housekeeper
尋找住宿一波3
Housekeeper房務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呢?在台灣,在飯店這類型打掃客房清潔、整理房務的工作都是以40~50歲左右的中年媽媽們最多。但到美國暑期工讀,6~9月是當地旅遊旺季,可想而知要因應暴增的旅客需求,勢必需要很多臨時性人力。

婷提到剛開始疲於應付這些繁重的工作內容,每天跟馬桶說話,整理旅客走後,杯盤狼藉的房間時「說真的,我有點失望。但堅持下去,接下來遇到各國不同朋友,所給我的刺激時,這種想法就淡掉了。」


她以輕鬆的口吻提到工作中的甘苦時表示,後來還可以憑整理時的經驗,判斷居住的房客是美國人或其他國旅客。「例如
美國人會買些可樂、披薩、速食等在床上吃,他們離開後的房間,像經過世界大戰一樣,非常狼狽。」其他像日本或歐洲國家,這種情況就不多。


人在異鄉他地,不可免俗碰到不在計劃內的「突發狀況」,婷提到第一個最挑戰的課題就是「住宿」。由於他們打工的度假飯店並沒有提供住宿,而當時台灣待辦協尋的
Motel又離她們打工點很遠,每天走1個多小時才到。


僅管後來工作的飯店也幫她們換了寄宿點,但地點與住處都不適合女性居住。後來跟台灣朋友,一起找到安定地方。描述到這段找房子過程,婷回述雖然當時覺得很曲折,但現在回頭看看,卻是讓自己學習很多的部份,訓練出她在異鄉獨立解決事務的能力。



雖然多了這段插曲,她表示還想把握明年大學畢業前,再去美國暑期工讀。筆者不禁好奇詢問,在經過小氣的印度
supervisor、找房子一波3折的突發狀況後「為什麼明年還想再去?」婷提到想回去看看結識的美國友人,同時藉由這個機會能打工又體驗不同的國外環境,了解異國民情文化,這是很棒的收穫。


美國華裔阿姨 溫暖照護
墨西哥好友 成為莫逆
提到2010這段挑戰又感動的美國工讀之旅,除了帶給她 開拓視野、語言磨練的收穫外,這一路上幫助她的異國友誼,更是讓她想再回去美國的動力之一。


在搭乘計程車與司機阿姨交談,透過司機而認識她口中稱為「
Angel」的shuliy阿姨,是美國華裔台灣籍,爸爸是美軍,媽媽是台灣人。

她們台灣同學在美打工期間,阿姨給予很多生活上的協助。大家休假時,shuliy阿姨也帶她們出遊、聚餐,感受當地美國家庭生活。


所以婷提到這些溫暖的美國友人時,第一個想到這位親切溫暖的華裔阿姨。「我們約定好了,明年要回去看她。但我要去不同州,體驗不同的的民俗風情
看看不同的風景。」

另一個在工作中結識的好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19歲墨西哥女孩Stephne,為了籌措大學的生活費,也跟著父母在該Hotel工作。


除了分享彼此民情文化外,有時候
Stephne也帶來媽媽作的家鄉味讓她們嘗嘗鮮,例如好吃的墨西哥捲餅Taco等。許多不經意的溫馨片段,其實都是許多人回國後 念念不忘的美好印象。
 
異國生活
民情迥異
尊重彼此 培養國際觀

近幾年海外打工度假、美國工讀的「旅遊工作風」興起,除了直接到國外生活、工作,語言得到磨練的機會外,許多人反應很重要的回饋在於「國際觀的養成」。


在這裡,婷提到與其他國際同學溝通中,感受到的差異。「歐洲朋友覺得我們中國人很多規矩,為什麼想法都會想到壞的?我想這來自於我們接受的環境與教育,從小教我們要懂得未雨酬繆、作事前都要先規劃。」



能與各國朋友溝通的機會,其實就是觀念的交流,潛移默化中對彼此都會有影響。不同民情所衍生的價值觀相異,就可能反應在工作、生活中,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沒有的環境,也是到海外要學習的地方。



而單身女性在異鄉出入時都要留意安全,如果休假日遊玩最好結伴。婷提到今年在美國剛好碰到自己過
21歲生日,在朋友相約下興起去當地PUB看看。(註:美國限制21歲以上成年,才能進去Pub。國際學生須攜帶護照,讓店家檢查。)


當時就感覺到夜店出入龍蛇混雜,許多外國男生對東方女性頻頻示好。如果單身女性出入這些夜生活場所,是很不安全的。


在交友上要保持適當距離 去觀察,也是身為聰明台灣女性要留意的地方。她也提到現在不要搭「順風車」,畢竟現在的美國民情跟我們以往媒體得到的印象有落差。「太危險了!」婷提醒大家在異國生活,首要留意「出入安全」。

 

異國打工,正面態度看挑戰
學習成長最豐碩!
許多同學、朋友去海外打工,儘管工作性質內容迥異,但大家都分享到「成長最多的地方,是當時看來挑戰、困難的課題。」婷更進一步説到「遇到困難的地方, 反而是幸運。」因為會讓我們學習到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而處理這些事務的過程本身就是收穫。


她提到在打掃高級客房時,碰到惡質的美國女房客,誣賴房務員偷了她行李箱與洋芋片。但大家都知道住房走道都有監視器,這種問題發生率很低。


在沒有找到遺失物品前,那位女房客卻急於跟經理索償,藉此要求住房
discount或免費。 還好整件突發事件,在經理豐富的經驗下得到圓滿處理。


在美國之旅所經歷的種種酸甜苦辣,無論遇到貴人或碰到機車的美國女房客。婷最後提到「挑戰過去後所得到的成長,就是自己最棒的收穫!



如果能更早幾年去,會更清楚自己接下來的規劃該怎麼進行。開朗的她表示,想把握這幾年海外打工度假的機會,希望把所有
Working Holiday都跑遍。


認識更多各國朋友,會開展自己的想法。了解不同國度的風土民情,培養廣闊的眼界與國際視野,未來希望達成在國外讀英語教學研究所的計劃。

 

註1:
威斯康辛州Wisconsin被稱為「奶製品之州」」(America's Dairyland),乳酪尤其出名。是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州,州名來源於法語對某印第安地名的音譯,意為「我們居住的地方」。

威斯康辛州居民很幽默地稱自己為「乳酪大頭」(cheeseheads),而且在體育比賽,音樂會和其他公共活動中總是頭戴一頂貌似圓餅形瑞士乳酪一角的泡沫帽子。其他有名的飲料食品包括啤酒和德式香腸(bratwurst),華人則對本州盛產的花旗蔘比較熟悉。


2:
國際學生證(International Student Identity Card,簡稱ISIC),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背書認可的「國際通用學生證」,可在全球62個國家通行使用。持此證到歐美自助旅行,享有許多優惠服務。

如在出發前,就可購買提供給學生身份的特惠機票。到國外看表演、看電影、博物館、景點參觀門票、搭乘交通工具及住宿等,都享有比一般人優惠的折扣。除了優惠折扣外,還享有24小時待命的國際學生援救協助專線、海外平安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