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9 03:17:59theatrenia
TIE演出之後
結束了這一週多來的教育劇場(TIE:Theatre-in-Education)演出
從十月底John Somers三天的workshop發展出的作品
到重新排練去各個不同單位演出,面對截然不同的觀眾族群
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這次的作品裡主要探討兩性平權的議題
故事主角是中年的職業婦女美惠,面臨家庭與自我成長理想的拉鋸
以及傳統價值觀下女性背負生育兒子傳宗接代的壓力與桎梏
這樣的作品帶到社區裡時,反應和帶進學校裡差距頗大
比方永安媽媽讀書會,大多數的成員都是中年婦女
可能因為她們自己的背景與年齡,對故事認同感極強,情感上也十分投入
而在大直高中的演出,面對十七歲的一群青春學子(多半又是男生)
我們明顯感受到他們對於這個演出的疏離與無法投入
大學生的反應則多半傾向理性的思考
卻也明顯少了一些社會歷練與現實的考量
我個人認為TIE是非常適合走進校園或社區探討議題的模式
它不像論述性的講述式課堂那樣嚴肅或「正規」
而是藉由戲劇的演出先使觀者投入其中,再進而進行理性的討論
藉由戲劇,討論者也很自然的可以借代角色身份以不同角度思考
無論在這次的作品或是在英國的實做經驗裡
我發現「坐針氈」(註一)與「論壇劇場」(註二)的模式可以達到蠻好的雙重效果 (即情感投入與理性思考並存)
然而對於TIE的操作,仍然有許多地方是我還在思考的:
1. 議題討論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嗎?事實上戲劇的演出扮演的是「提出問題」的角色,是stimulus。所以討論的重點不是怎麼解決劇中人的問題,而是怎麼從故事裡回應到觀眾本身的生活與問題,以及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討論空間。但是我發現人的本性往往容易陷入解決當下問題的思考陷阱裡,常常討論到了後來變成都在思考怎麼幫助劇中人解決問題而已。這個可能與主持人要怎麼引導有很大的關係
2. 角色的厚度。因為TIE演出的時間通常較短,在角色建立上容易傾向典型化的表現,好處是可以迅速建立角色形象,但壞處是有過度扁平化人物的危險性。比方說在這次作品裡,婆婆似乎容易被觀眾直接性的感覺是「壞人」的角色,而傾向支持「弱者」美惠。所以坐針氈的重要性即是藉由觀眾與角色的直接對話,可以去補足劇情中未能交代的一些角色性格與背景。
3. 演出對象與議題內容密切關聯性。從這次的演出裡可以很深刻體會到觀眾自身經歷的認同感影響了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對高中生來說,這個議題以及主角都對他們有一定的距離感,當難以激起認同感時,自然在後續討論上就難以深入。
雖然我個人認為這次的作品還有很多不足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很開心可以在一回台灣就開始TIE的一些工作,夥伴們也都非常有經驗,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很多,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一起工作!
註一:坐針氈(Hot-seating),即觀眾可以直接和角色對話,演員保持在角色狀態裡回應觀眾的提問。
註二: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巴西戲劇理論家Augusto Boal提出,被大量應用在民眾戲劇、社區劇場以及教育劇場(TIE)。即觀眾在看完戲劇演出後,可以替代扮演劇中角色,與其它角色進行直接對話。
--
以後有機會我會陸續介紹關於教育劇場TIE的一些概念,以及我在英國的學習、製作及感想,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並不吝指教。
從十月底John Somers三天的workshop發展出的作品
到重新排練去各個不同單位演出,面對截然不同的觀眾族群
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這次的作品裡主要探討兩性平權的議題
故事主角是中年的職業婦女美惠,面臨家庭與自我成長理想的拉鋸
以及傳統價值觀下女性背負生育兒子傳宗接代的壓力與桎梏
這樣的作品帶到社區裡時,反應和帶進學校裡差距頗大
比方永安媽媽讀書會,大多數的成員都是中年婦女
可能因為她們自己的背景與年齡,對故事認同感極強,情感上也十分投入
而在大直高中的演出,面對十七歲的一群青春學子(多半又是男生)
我們明顯感受到他們對於這個演出的疏離與無法投入
大學生的反應則多半傾向理性的思考
卻也明顯少了一些社會歷練與現實的考量
我個人認為TIE是非常適合走進校園或社區探討議題的模式
它不像論述性的講述式課堂那樣嚴肅或「正規」
而是藉由戲劇的演出先使觀者投入其中,再進而進行理性的討論
藉由戲劇,討論者也很自然的可以借代角色身份以不同角度思考
無論在這次的作品或是在英國的實做經驗裡
我發現「坐針氈」(註一)與「論壇劇場」(註二)的模式可以達到蠻好的雙重效果 (即情感投入與理性思考並存)
然而對於TIE的操作,仍然有許多地方是我還在思考的:
1. 議題討論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嗎?事實上戲劇的演出扮演的是「提出問題」的角色,是stimulus。所以討論的重點不是怎麼解決劇中人的問題,而是怎麼從故事裡回應到觀眾本身的生活與問題,以及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討論空間。但是我發現人的本性往往容易陷入解決當下問題的思考陷阱裡,常常討論到了後來變成都在思考怎麼幫助劇中人解決問題而已。這個可能與主持人要怎麼引導有很大的關係
2. 角色的厚度。因為TIE演出的時間通常較短,在角色建立上容易傾向典型化的表現,好處是可以迅速建立角色形象,但壞處是有過度扁平化人物的危險性。比方說在這次作品裡,婆婆似乎容易被觀眾直接性的感覺是「壞人」的角色,而傾向支持「弱者」美惠。所以坐針氈的重要性即是藉由觀眾與角色的直接對話,可以去補足劇情中未能交代的一些角色性格與背景。
3. 演出對象與議題內容密切關聯性。從這次的演出裡可以很深刻體會到觀眾自身經歷的認同感影響了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對高中生來說,這個議題以及主角都對他們有一定的距離感,當難以激起認同感時,自然在後續討論上就難以深入。
雖然我個人認為這次的作品還有很多不足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很開心可以在一回台灣就開始TIE的一些工作,夥伴們也都非常有經驗,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很多,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一起工作!
註一:坐針氈(Hot-seating),即觀眾可以直接和角色對話,演員保持在角色狀態裡回應觀眾的提問。
註二: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巴西戲劇理論家Augusto Boal提出,被大量應用在民眾戲劇、社區劇場以及教育劇場(TIE)。即觀眾在看完戲劇演出後,可以替代扮演劇中角色,與其它角色進行直接對話。
--
以後有機會我會陸續介紹關於教育劇場TIE的一些概念,以及我在英國的學習、製作及感想,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並不吝指教。
上一篇:[note] 藝術的紙筆測驗
Theatre actors are the real actors and can perform screen role play much better. This is because they are acting infront of the audience without any script and retake shots. TIE should be revitalised in a manner to produce more real and natural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