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0 21:44:36佑佑佑

熱門書籍!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

本書導覽:


但願及早讀到……



◎文/馬勵


  二○○七年夏天,我有個機會回到二十年前工作過的紐約市,在一所私立中學裡擔任中文教師。這是我從事英語教學與文字工作多年後嚮往的生涯轉變,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就辭去台北的原職出國。卻沒想到就在半年間,年邁的雙親相繼離世。雖說他們均已年過九十,我們子女心中隱隱有數,但纏綿病榻一年多,情況時好時壞的父親,一旦感染,健康狀況迅速急轉直下,撒手人寰,還是令人有措手不及的感覺。而母親在睡夢中過世,雖說有福,卻也是突然。


  去年五月跟橡樹林的編輯談到父母去世三年多,自己仍然極度哀傷,經常茫然失神,隨時激動莫名,淚水潸然而下。她介紹我閱讀這本由兩位哀傷治療師寫的專書,問我可有意願譯成中文。現在我想藉此向她表示誠摯的感謝,因為翻譯此書既讓我解開了對自己這三年「舉止怪異」的疑問,也學到了喪失摯愛後怎樣才能療傷止痛。不僅如此,從許多喪親者的誠懇分享中,我也得到了心靈的洗滌與安慰。本書雖然針對因摯愛遽逝而痛苦莫名的人所寫,但作者的觀察與建議,完全適用在那些至親久病而逝的人身上。不論往生是否在意料之中,天人永隔都是人生最大悲劇,除非親歷,無法了解其中痛苦。


  就在一口氣讀完原文,正要開始翻譯時,傳來當年我在政大東亞所的老師關中、他的愛女在上海墜樓的消息,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了好一陣子,老師與師母悲痛逾恆的畫面不斷出現在電視上,令人動容與不捨。死者已矣,生者如何自處?旁觀者又如何幫助關心的人走過哀慟,繼續生活下去?我在閱讀原文時,不斷產生但願早已讀過此書的感慨;看到老師與師母強忍哀慟應付媒體時,更是遺憾書中訊息尚未廣為人知,以至於實在太少人知道如何安慰與扶持哀慟中的人。


  此書從兩位作者分享己身遭遇談起,首先表明之所以撰寫此書,實因自己在親歷生死大慟後遍尋無著療傷止痛的自助書刊。雖然西方文化對於死亡或許沒有東方文化那麼多忌諱,但在一個推崇成功與積極生活的社會中,死亡或悲傷這類負面事件依然令大多數人不自在。坊間固然充斥著規劃詳盡的勵志與自助書籍,卻鮮少實事求是、教人如何走出喪親哀慟的主題。兩人因此合作策劃此書,於一九九九年首次出版,問世後廣受好評。兩位作者也以心理輔導員和作家的身分繼續與讀者們溝通,並成立心靈工作坊,幫助許多人度過哀傷。二○○七年,她們增訂內容,推出新版,也分享了將近十年間自己的成長。中文版即根據原著二版譯成。


  本書內容豐富,涵蓋了各種摯愛遽然離世的場景,小如毒蜂叮螫或車禍,大如海嘯或戰爭,也包含了自殺。悼亡的方式又因生者和死者的關係而有所不同。摯愛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子女;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戀人;還有可能是無法露面的第三者,或不為一般人接受的同性伴侶。作者們介紹了任何一種狀況下失去摯愛時可能出現的反應,也提出了自己如何面對,以及別人如何幫忙的方法。


  由於此書的實用價值高,作者貼心地建議讀者不必重頭讀起,而是以閱讀參考書的方式,找當下對自己最有用的篇章先讀。以我的經驗,雖然因為翻譯的關係而從頭讀起,但書中提到第一年到第三年每年可能出現的症狀那一段,我就覺得自己當年應該先讀。尤其是書中描述喪親初期那惶惶不可終日的慘狀,更令我心有戚戚焉,得到莫大的安慰。


  當年兩度匆匆返台奔喪,再迅速趕回數千里外的異鄉為人師表。在整理新居、應付迥異於台灣的家長與師生關係,以及緊湊的教學工作時程下,幾乎沒有為喪親而悲痛的時刻。當時只覺得自己精力大不如前,注意力好像也沒在台灣時好。雖然一方面認為這是自己中年轉行,自討苦吃;另一方面又恐怕自己是否有什麼毛病;隱隱地卻也懷疑或許與痛失雙親有關。讀了本書,印證了自己的懷疑,也確定了自己沒有毛病,正常得很。


  作者指出,喪親第一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幾乎可以用靈魂出竅來形容。這一年,雖然當事人未必自覺,但其實身心靈都因全力因應巨大的哀慟,以至於失去了往日的直覺。你可能經常恍神,也可能失去痛感。既然你連照料自己都有問題,那麼照顧幼兒與開車等需要專注的事就最好假手他人;也就是說,若要盡快身心復原,這一年的喪親者應該專心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內在,好好療傷。當事人的痛苦無可言喻,弔唁者簡單一句「節哀順變」沒有實質意義。朋友們能提供的最好的協助與安慰,就是了解當事人的力不從心,進而關心此人的日常作息,像是幫忙照顧孩子或購買日常用品,以及偶爾來幫忙做飯或帶他(她)出去吃一頓等等。當年的我不僅沒在療傷止痛上花時間,還要對付搬家、適應異域生活,以及改變工作場域的挑戰,難怪度過了可說一生中最慌亂的一年。


  另外一個對我個人很有啟發性的論點是「情緒突襲」。以往只聽說有些人遭逢家變後迅速搬家,以免觸景傷情。但這本書說的,其實恰恰相反,因為哀慟不能逃避,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走過這段痛苦歷程,才能離開痛苦(但是痛苦不可能完全消失)。壓抑或推遲於事無補。


  母親走後那年的一個夏日清晨,我忙裡偷閒想到去逛中央公園,盼望在暖陽中的綠樹繁花間,舒緩一週緊繃的神經。在觀光客熙來攘往的人行道上,淡金色的光線穿過樹葉撒在肩上,我頓時感到身心舒暢。但也幾乎同時,我發現自己竟然熱淚盈眶。擦著眼淚,腦中浮現的畫面是母親去世前一年,我在週末帶母親外出喝咖啡的畫面。好像在看電影,我看到自己推著輪椅,母親坐在上面,兩人有說有笑地經過松仁路樹蔭,轉到信義路上世貿對面的咖啡廳。我扶母親起來,收好輪椅,扶她進去找個位置坐下。一人一杯咖啡,再叫份她喜歡的加了泡沫奶油的鬆餅。接下來總是她微笑著聽我天南地北胡扯。然後母女再沐浴著陽光,慢慢回家去。紐約中央公園樹蔭下那聞起來一模一樣的暖日香氛,把我帶回了台北那些晴朗的週末早晨。然而天倫之樂惘然,換成我的串串淚珠。這樣超越空間的情緒突襲不是我所了解的觸景生情,卻在書中看到不少實例。正如作者所說,喪親之痛無可遁逃,如果你與逝者關係密切,那麼隨時隨地都可能遭到情緒突襲。作者指出,我們要正面迎接這種突襲,每一次經歷都讓你的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使你在療傷止痛路程上繼續邁進。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充滿了真人故事,作者筆端既有同理心,又有愛心,所有解釋與建議的目的,都是要幫助生者堅強走過哀慟。書中不乏打破習俗的說法。例如在安慰自殺者的親人時,她們提出了一個自殺者「完成」(而不是「採取」)自殺行動的概念。她們引用了自殺研究專家卡拉‧范恩(Carla Fine)的話:「漸漸地,我了解到你有可能幫助一個怕死的人,卻未必幫得成一個懼怕生活的人。」表示自殺的原因往往是求死大於求生,在非自殺不足以解決痛苦的情形下,旁人不見得幫得了忙,因而不必以「要是我當時」的臆想折磨自己。


  事實上,不只是自殺,任何原因致死,都可能讓悲痛莫名的生者發出「要是當時」「但願以前」等遺憾。這些後見之明不僅無濟於事,還徒生煩惱,不應該糾纏其中。正確而健康的做法是記住逝者的好,珍視曾經共同擁有的歲月,感激上天讓彼此進入對方的生命中,因而你要在美好的回憶中好好活下去。

內容簡介:


◆本書兩位作者都曾經歷過喪親的痛楚,她們在這段悲不可抑的漫漫長路上摸索,試圖尋找活下去的勇氣及力量。而今,她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帶著同理心與悲憫心,對哀痛逾恆的喪親者伸出援手,扶持他們走過這段人生黑暗期。
◆本書的初版已經撫慰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在第二版中則增加了許多喪親案例和訪談,每個真實故事讀來都令人鼻酸,包括失去父母或摯友、喪偶、痛失愛子或手足、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等。作者藉由這些實例,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輔導資訊以及療癒方法,諸如:事情剛發生時的注意事項、可以向哪些人尋求協助、後續的情緒及身體反應、如何重新正常生活等等。



聖誕節前夕,一向健康的母親突然過世,女兒瑪莎至今仍未從哀慟中走出來
唐娜17歲的愛女自殺後,不論時間過了多久,自責、愧疚、憤怒仍一路緊緊尾隨著她
泰蕊的哥哥在一場車禍中喪生,她形容自己不僅失去了一個親密的手足,同時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一切發生得那麼突然,我們毫無準備,卻被迫非接受不可,而世界依然若無其事的運轉,這,太不公平了!
面對心愛的人驟逝,悲傷無助之餘,我們還可以有其他選擇嗎?

儘管我們都知道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卻很少人對死亡作好真正的準備,更別提面對摯愛驟逝的打擊了。更可怕的是,這些遽變通常來得突然,令人措手不及,而社會或我們所受的教育卻很少告訴我們,當面臨這樣的狀況時,可以向誰求助?除了無盡的悲傷之外,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情緒轉折?喪禮過後,我們該如何自我療癒,面對未來的人生?在我們的餘生中,還有可能重拾快樂嗎?
  
在人生最幽暗的時刻,痛苦與折磨不可避免,但生者依然可以記著逝者的美好,擁抱彼此珍貴的回憶,走出哀慟深淵,好好活下去。 

序跋:



前言



◎文/布蕾克‧諾爾, 帕蜜拉‧D‧布萊爾  


  美國每年平均約有八百萬人喪失一位至親。恐怖主義、戰爭、天災人禍、以及突發事件,都帶來了令人怵目驚心的死亡名單,而這種名單已愈來愈長。我們在媒體上看不到這些往生者的親朋好友。那些活下來的人在緊閉的門窗後、在我們的鄰里之間、在家裡和醫院的等候室裡傷心欲絕。他們或在加護病房外的走廊上來回踱步、或默默注視維生系統被摘除、或彷彿癱了似地坐在硬梆梆的椅子上。也有人焦躁地在旅館中等待屍體被尋獲。突如其來的電話把他們撕裂了。他們辛苦對付突然來到的死亡事件、突然的結束、突然的悲劇。其中沒有一人準備好了跟死者道別。


  我們從呱呱墜地展開生命起,就相信生命的循環。嬰兒時期,我們相信父母會供應所需。孩童時期,我們相信周遭那些好人。我們受到的教導是,只要我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們好。很快到了青春期,我們學到了事情有因有果。我們學到如果吃得營養,好好照顧身體,身體就會讓我們使用很長的時間。長大成人後,我們繼續相信這些循環。我們相信日出後必有日落,孩子一定比我們活得久,我們有得是日子來珍惜所愛的人。


  然而就在瞬間,一位摯愛遽逝的消息傳來,世界永遠變了。那個可以預期會不斷發生有秩序的世界結束了。我們被摔到荒原裡,手上能用的工具有限。沒有時間做心理準備,沒有時間收拾我們踏上旅途的必需品,更沒有時間處理未竟之業或道再見。生理上,我們或許可說自己是由細胞、基因、皮膚和骨頭組成;但情緒上,我們卻是由思想、感覺、記憶、以及我們接觸過的許多人的片段組成。我們關愛的人的死亡創造了一個傷口,使我們多多少少為之改變。我們那根據正常生命循環的架構已永遠被打斷,只發現自己在昨日打下的地基上徘徊飄盪。


  隨著悲痛而來的是,有時候你看著鏡子,竟然不再認識那注視著自己的眼睛。雖然太陽照舊升起與落下,但每件事看起來就是有那麼一點不同、一點扭曲。悲痛在我們四周掛下了廣大的陰影。


  我們兩人合作撰寫第一版『我還沒準備說再見』時,一般人用來描述哀慟的字彙很少。通常別人就是鼓勵我們「往前看,繼續走下去」、「恢復正常」,或者要我們抑制悲痛。一年以後,美國遭遇了始料不及的攻擊,數以千計的人命為之斷送。政治領袖昭告全國,鼓勵美國人設法「正常生活」。


  但是,在遽逝出現以後,「正常」已經消失。我們需要表達悲情與重建生活。那些政治領袖那麼說固然是好意,但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了解什麼是突然失親,也不懂哀慟是怎麼回事。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以來,許多事情改變了,卻也有許多事依然故我。儘管我們現在比較懂也比較會彼此扶持,當我們或我們親近的人突然喪失親人時,我們了解世上所有的教導與準備都不夠。除非我們身歷其境,否則無法瞭解「哀慟」的真實狀況。


  根據寇爾(Michael C. Kearl)教授在《死亡社會學:死亡對於個人的影響》(Sociology of Death: Death’s Personal Impact)導讀中所言,因喪親而來的哀慟是人類最深沈、最具危險性的情緒之一。每年美國約有八百萬人喪失一位至親。生活模式為之中斷長達三年。國家科學院的統計,在大約八十萬喪失配偶的人裡面,多達十六萬人經歷身心受創的哀慟。截至二○○七年四月,聯合國部隊已有四千名官兵喪生,戰爭慘況與傷亡真相因而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年美國有超過三萬二千人自殺,超過十一萬條人命死於意外事故。死亡的因素愈來愈多。我們辛苦地協助周遭那些悲痛的人。


  當我們因生活基石崩潰而處於廢墟中時,社會期待我們迅速乾脆地重新站起,恢復正常生活。可是,沒有任何人教我們怎麼做。我們看不到痛苦以外的東西。社會給我們療傷止痛的時間太少。舉例而言,大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妻子活得比丈夫久。在《時間戰爭》(Time Wars)一書中,傑洛米‧瑞夫金(Jeremy Reflin)提到,一九二七年時,愛蜜麗‧普司特(Emily Post)提出,寡婦正式的哀慟期為三年。二十三年後,瑞夫金發現這段時間已縮短至六個月。一九七二年,愛米‧范德比(Amy Vanderbilt)建議悼亡者「在葬禮後大約一週,設法找出一條通常的社交路徑」。我們就這樣定下了一個人傷痛的期限,而且視為當然。雖然百分之九十的美國公司都讓員工請喪假,但大多數政策都只給失去家人者三天哀慟期限。


  一個人無法向另一個不曾親歷喪親之痛的人解釋死亡悲劇的影響。除非你自己面對挑戰,否則無法瞭解這種挑戰。你無法跟別人解釋失去至愛後的那種困惑、失焦與無助。


  對於那些親人突然死亡的家人,不妨問問他們覺得自己能不能對付失去孩子、配偶、手足或好友的感覺。他們會告訴你沒辦法。許多人會說,若是碰到這種狀況,他們一定會發瘋。大多數遽失摯愛者從不認為自己能夠踏上並走過哀慟這段路。但就是同樣的這些人確實遭遇變故,之後還是爬出了深淵,重拾信心,重建生命。


  這本書包括我們兩人的故事,也包括過去十年我們認識的一些悼亡者。故事中的人以勇氣重建生命,分享感受。我們經由這些故事認識自己,走出孤獨,進入一個大家一起走過復健迷宮的社群。


  在這本新版中,我們放進了新的故事與智慧,以及一些但願當初自己受苦時已經有的資訊。我們還加入了一些比你們早抵達人生黑暗迷宮者的現身說法。書中侃侃而談的人曾經痛苦捶牆,顛簸前行,摔得皮破血流,最後在一個新天地中站起來。這本書固然與死亡有關,其實也是在談一種開始。我們在失去某個心愛的人以後,開始過另一種生活。我們像嬰兒一樣學習如何邁出第一步、如何走路和說話、如何做不一樣的夢、如何重新釋出信任、以及如何一方面緬懷過去、一方面創造新生活。我們永遠在改變。我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人生,也比任何人更知道每分鐘的價值,知道及時說該說的話是多麼重要。我們了解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們那時還沒準備好說再見,在我們之前經歷喪親之痛的人,以及今後許多會讀到這本書的人,也都沒準備好說再見。本書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試金石,以便走過與遽逝相關的情緒高原。這座高原上高牆處處,濃霧將人密密裹住。我們與你分享哲學家卡爾‧容格(Carl Jung)的話:「你面前若有一堵牆,就請像樹一樣把根埋下,直到清明智慧由最深沈之處出現,眼光遂能跨過高牆,繼續成長。」

目錄:


第一部:陌生的世界:踏上哀慟之路



◎第一章:緣起:作者的話

‧帕蜜拉的故事

‧布蕾克的故事

‧再度經歷親人遽逝



◎第二章:最初幾週注意事項

‧把自己當成加護病房病人一樣照顧

‧預期自己會心不在焉

‧找個人陪你

‧接受朋友的幫助

‧照顧孩子

‧找個人接電話、查電郵

‧找人幫忙安排後事

‧不要擔心非聯絡朋友不可

‧讓身體做主

‧宗教傳統

‧遺囑與喪葬事宜

‧文化差異

‧回到工作崗位

‧哀傷時段

‧悼亡者友人手冊



◎第三章:了解哀慟造成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疲憊

‧分心的日子

‧否定我們新的現實

‧憤怒…正常的反應

‧哀慟沒有固定時間表

‧身體症狀

‧情緒突襲

‧哀慟與夢

‧如果逝者不入夢

‧如果你夢到逝者

‧哀慟路上的注意事項

‧感覺到逝者在場

‧如果你感受不到逝者在旁

‧與心愛的人溝通(假設你還沒有這個經驗)

‧世界好像夢一樣

‧一段退縮的時間

‧有害的自言自語

‧衝動的生活方式

‧瞬間重演與妄想

‧大腦玩的「但願」遊戲

‧恐懼



◎第四章:哀慟過程的迷思與誤解

‧迷思之一:死就是死,突然發生或長期拖延都一樣,我們哀慟的方式也一樣。

‧迷思之二:我只要保持忙碌,就能減少或除去哀慟。

‧迷思之三:我必定正在發瘋或失控。

‧迷思之四:我要確定別哀慟太久---一年應該?了。

‧迷思之五:如果我對上帝或死亡事件當時的狀況生氣,我就是壞人,必須「付出代價」

‧迷思之六:朋友們告訴我現在應該放手了。既然別人都已恢復正常生活,我也應該。

‧迷思之七:我一定要在一段時間內穿黑衣,否則別人會認為我不尊重逝者。

‧迷思之八:我用不著這麼哀慟,如果我用酒精或藥物減少悲傷,感覺會好得多。

‧迷思之九:我若談論喪親之痛,只會覺得更糟。

‧迷思之十:我不是應該堅強地獨力撐過去嗎?

‧迷思之十一:親朋好友都離開我,我一定做錯了什麼事。

‧迷思之十二:他們沒有受太久的苦,我應該鬆一口氣。

‧迷思之十三:將來我還會有(配偶、孩子、父母、愛人…)而那人可以減少我的痛苦,取代我所失去的。

‧迷思之十四:我一旦度過哀慟某個階段,就會自然進到下一階段。

‧迷思之十五:我如果回憶以往歡樂時光,就會困在痛苦裡。

‧迷思之十六:兒童未必了解死亡真義,或許不用參與葬禮計劃與追悼會。

‧迷思之十七:為了給逝者恰如其分的尊榮,我必須採用合乎標準的守靈與埋葬儀式。

‧迷思之十八:我害怕哀慟會「把喪親的感覺拋在腦後」,我不要忘記他。

‧迷思之十九:救命!我卡在快速重演的處境裡。我沒法子去掉這些念頭。我一定有毛病。

‧迷思之二十: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家人身上。

‧迷思之二十一:我一定有問題。我居然不哭。

‧迷思之二十二:我哀慟的方法不對,應該做些不同的事。

‧迷思之二十三:我應該有罪惡感。

‧迷思之二十四:我不應該這麼憤怒。

‧迷思之二十五:我再也不會快樂了。

‧迷思之二十六:再過一陣子,我就不會想也不會感到這次的失喪了。

‧迷思之二十七: 為了有效地完成哀慟歷程,我必須走過「哀慟五階段」。

‧迷思之二十八:哀慟最後的階段是接受。



第二部:世界顛倒了:收拾我們的碎片



◎第五章:世界顛倒了

‧生活的前提被粉碎

‧失去目標

‧重新界定自己

‧現在還有什麼事重要?

‧找一個開始、中間與結束

‧為什麼會發生?

‧我們真會復原嗎?



◎第六章:與別人連結

‧太敏感

‧你不一樣了

‧十天症候群

‧重述經過

‧尷尬的問題



◎第七章:艱難的日子:假日、週年慶,等等

‧生日

‧週年

‧婚禮

‧佳節假日

‧新年快樂?

‧明年



◎第八章:分開療傷,一起療傷:了解男女不同的哀慟方式

‧解決問題與面對挑戰

‧處理哀慟

‧溝通

‧不同的喪親,不同的世界:當伴侶中一人經歷悲劇時

‧男性哀慟方式

‧哀慟伴侶指導守則



◎第九章:幫助孩子因應哀慟

‧嬰兒(初生至十八個月)

‧學步的小孩(十八個月到三歲)

‧幼兒

‧三到六歲

‧六到九歲

‧九歲以上

‧青春期

‧青少年到青年

‧你的孩子需要專業協助嗎?

‧連帶哀慟

‧扶持孩子的一般準則

第三部:故事分享



◎第十章:失去朋友

‧打電話的衝動

‧你可以做的事



◎第十一章:失去父親或母親

‧爸爸

‧世代轉換

‧你可以做的一些事



◎第十二章:失去子女

‧極端的情緒

‧失去成年子女

‧你和伴侶的關係

‧還有其他子女的父母

‧你可以做的事



◎第十三章:失去伴侶

‧失去身份

‧朋友圈

‧迴盪不絕的記憶與圖像

‧瑪麗蓮的故事

‧瓊安的故事

‧學著一個人生活

‧安排喪事

‧寫給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寡婦

‧我還能再愛嗎?

‧尋找目的

‧你可以做的事



◎第十四章:失去手足

‧在哀慟過程中被忽略

‧雙重損失

‧理想化

‧指導幼兒

‧藉手足建立身份

‧排行

‧他還是我哥哥嗎?

‧手足關係的冷熱兩面

‧哀悼成年的手足

‧泰蕊的故事

‧你可以做的事



◎第十五章:英雄墜落

‧有限的後援

‧強烈否認

‧政治挑戰

‧公眾看不到的軍中喪亡

‧遺屬悲劇支援計劃 

‧我那時應該說…

‧自豪挺立

‧你可以做的事



◎第十六章:自殺 

‧親人自殺後的自然反應

‧宗教與自殺

‧污名

‧你可以做什麼



◎第十七章:眾人之一:悲劇造成大宗死亡事件時

‧創傷

‧執意復仇與懲罰

‧跟孩子談

‧典型的反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療傷之路



◎第十八章:其他特殊的挑戰

‧收尾時的挑戰:當我們摯愛者的屍體尋獲不著時

‧非傳統關係 

‧哀慟累積

‧當我們的生命黑暗期成了頭版新聞

‧應付媒體的方法



第四部分:哀慟途徑



◎第十九章:前面的路: 理解哀慟旅程

‧年年不同的哀慟主題

‧哀慟步驟

‧哀慟旅途上的十個步驟



◎第二十章:信仰

‧分叉點

‧埋怨上帝

‧信仰社群與哀慟

‧我相信什麼?

‧重歸上帝

‧你可以做的事



◎第二十一章:自助與心理治療

‧什麼是哀慟治療與哀慟諮商?

‧這些痛苦的經歷能帶來什麼好的結果嗎?

‧真的可能把哀傷轉化成有創造力嗎?

‧瑪琪的故事

‧記日記和寫信

‧自助書籍

‧關於自助、心理治療與療傷常見的問題

‧此次喪親事件後,我的生活已經發生許多改變。我要怎樣應付?



◎第二十二章:哀慟復原過程與練習

‧抒發怒氣

‧「謝謝你練習」

‧從喪親中學習

‧摯愛留給我的…

‧尖叫操練

‧界定先後次序

‧對付罪惡感

‧詩

‧感恩日記

‧撫平情緒

‧觀想

‧追思錄

‧儀式



◎第二十三章:長路漫漫…作者的臨別分享

‧布蕾克‧諾爾…一九九九年十月四日

‧布蕾克‧諾爾…二??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帕蜜拉‧D‧布萊爾…一九九九年

‧帕蜜拉‧D‧布萊爾…二OO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