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1 23:13:00Terry

2001年3月天下雜誌閱讀心得報告

238期,3月出版的這一期天下雜誌中,「錢&影響」是最大的主標題,以一系列的企業專題來陳述企業相互成為彼此的股東,將媒體的本質做大幅的成長,以影響台灣的視聽傳播。我所在意的,並非這一連串的精彩文章(雖然寫的真的很好!),而是在倒數第二個,在封面上的白色小標「HBR:第五級領導」當然,少不了我心中所尊敬的學者─李遠哲先生的一連串訪問文章。而此回的心得,就從「第五領導」開始寫吧。
「領導」,在我心中所自許為傑出的字眼;「領導人」,更是我用來達到自我實現的方法之一。我在台中出生、成長,卻成為世新高屏友會的會長,更是第一任由會員直接投票選舉的領導人。過程雖是名正言順,但血統不純,難免會有旁人不時來挑戰,偶有唇槍舌戰,但幾乎都安然過關。當時的社團狀況,是很危險的。與我同一年級的其他人,不知要將自己如何定位,因此我把社團領導權放出去,形成類似「有一個會長,卻有三、四個副會長的情形。」有點像跨黨派小組,更像多頭馬車,身為會長,要有強大的包容心,要多方採納各人的意見,結果領導階層一團糟,基層幹部之間流言四起,學期末時社團的幹部群退出一半,原因起因於社內有太多的流言、心結及不諒解。
當時的我,過得如何呢?老實說,很痛苦!可是,我卻一直很冷靜也很忍耐,我身為領導人,卻無法整合這個「組織」,原因很多,最大的是彼此的不了解及信賴感不足。社務大部分由我及「正牌」副社長擔下,我不向別人抱怨,只努力把社務辦好,並冷靜地觀察、做分析及判斷。領導者兼觀察員,真是矛盾的組合。那年,社務並不是最好的,但也有聯誼性社團第三名,算是一個小小的安慰,但只有第一名才有獎狀,所以,這樣的成績只是普通。
「第五級領導者」的定義是:「藉由謙遜個性與專業意志力的矛盾組合,建立持久的成功企業,是企業由平庸到偉大的必要條件,並且必須包含其它四級的能力。」這樣的分法,是好是壞,是正確、完整與否就不討論了。我也不敢自許為第五級領導者,事實上差得遠!但「謙遜」及「專業意志力」這兩個字卻喚起我的回憶。那個時候,我不追求個人聲望,不展現什麼領袖魅力,一心一意地思考團體的本質,雖然過得很不順、很辛苦,但花了不少時間在分析、了解,一步一步地修正、改進。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對團體、組織的認知收獲很大、很多,除身在江湖之外,多虧當時修了一門課,即邱老師您教的團動概論,不知是有意無意,老師的思考及講課的內容,總是可以促使我不斷地思考團體的許多事物。我怎麼發現這件事?因為上了這學期的組織社會心理學,再度受教於老師,當時的感覺都全部湧現,我才明白的,這絕非是統計課可以引發的。
這篇文章,只從Tylor的科學管理角度來分析領導人,我實在很難把自己歸納到那一級領導人,因為好像都有,但不完全。Maslow的人性管理概念,是我在冷靜與毅力外,使社團在第二個學期能改頭換面,脫胎換骨的關鍵。當時過完暑假,升上大三,社團來了一批新血,是個全新的開始。在冷靜、思考了一個學期,加上不願社團再度沉淪,我決定把領導權全收回來,因為多頭馬車是令我為難的一項重大因素,在這期天下雜誌中,第122頁,介紹和信與DoCoMo合作的文章,說一句話:「日本方面,全程由一名主談人發言,其餘人只頷首支持,顯然已在會前達成共識;台灣方面則是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是發言主體。」這充分陳述了台灣人的「小頭家」意識,每個人都想當老闆、當老大,所以誰都想出風頭。這個意識,對個人而言,是好的,因為可以促使個人實現理想;對組織而言,是多餘、不必要的,因為組織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是其中一部分,要共同為組織著想。
當個體不知要把自己定位在「個人」還是「組織」時,多半定位在「個人」,即使是身為組織的一份子。我之後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風格來帶領團體。而中心概念就是─「關懷」,是發自內心的。外在方面,繼續推廣社務─接義工活動、辦社區服務活動、多舉行社員交流的小活動;內在方面,以會長為主,為起頭,了解社員的想法、問題、生活,分享彼此的快樂、喜悅,凝聚高度向心力,每個人像兄弟姐妹般又像朋友。這不是口號,這已是事實。從那時開始,社內成員的情感達到空前的緊密,而評鑑方面也拿下聯誼性第一名,全校綜合評鑑前五名的優等社團。這樣的成功,是我引導出來的,我的觀念及方法沒有錯,但還是要有這一群難得的學弟妹們的支持,我們這一群,共有10人,到現在,感情依舊非常好。
能有今天的局面,是許多人當初始料未及的,我想,這是緣份,加上運氣,但更重要的,是我的做法成功,以及努力的態度和一顆關懷他人的心。到目前為止,社團的成績一直很好,每學期都有將近一萬元的補助,我不是只用科學管理的方式(這個方式我認為不適合在人身上使用過度,在事務上倒可嚴謹些),更加上人性管理的方式(但也只使用在建立信任時,私底下互動時)。公事公辦、私事要談,要求每個人了解,當朋友與當幹部的心態是不一樣的。組織領導的方法有太多種,不只要使用自己所擅長的方式,更要冷靜,因應時局而變化,說起來容易,但這卻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去年,我獲得世新「華府之友─傑出領導人」獎學金,全校名額一年只有一名,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紀念,也是一個很好的安慰。苦,沒有白吃了。在大學,有一群好友,有一個好回憶,我沒有白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