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7 15:58:14銀色泡泡

把話說清楚~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前幾天媽咪去接小叡回家,可能學校仍有他最愛的同學,所以一時間他並不想回家,但媽咪還要趕著回家煮飯(現在搬到內湖了,煮飯的時間瞬間縮短了一小時),所以當媽咪請他換鞋走人,他竟然不肯聽話,好說歹說帶到車上,又在那邊用"哭調"吵鬧!(果然是狗都嫌的年紀),媽咪一氣之下,就動手打了他的手臂好幾下,被打的小叡邊哭邊按住他的"咕咕",媽咪知道他那一遇狀況就想尿尿的壞習慣又來了,停在路邊帶他去尿尿,抱他上車時,發現小叡褲子濕濕的,於是媽咪真的火了!就一路上一直罵他.

 

等到車子下停車場時,小叡突然說:媽咪,我...

媽咪仍很氣:你又要幹嘛了?(心想:又要找什麼麻煩哦?!)

 

小叡:媽咪,你不要生氣,我沒有尿在車上,我是剛剛在下車尿尿,咕咕捲起來就尿到褲子了,我是不小心的.

媽咪當時就有點愧疚,因為整整罵了半小時,如果他都沒說,媽咪可能永遠不知道原因.

 

分享很棒的文章,媽咪自己也要多做功課才行.

**********************************************

 

把話說清楚~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現代的父母常有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困擾,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會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日新加巨。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與孩子溝通的態度,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也並非難事。

  通常在與孩子溝通時,只有大人在說:「你該如何如何」「你犯了什麼錯」,可是事實上,在這同時你或許忽略了孩子正以他們的眼光在看大人,他們正無聲的批評著。例如:晚上十一點多,孩子尚未入睡,而你也毫無要上床的跡象,這時你趕孩子快快上床,他或許會說聲「哦」然後乖乖入睡,然而這時在他心裡卻藏了未說出的疑惑:「大人都好,不用早睡,希望我是大人就好。」如果妳的孩子是藏著這份疑惑上床,那你們的溝通就不完全,因為你讓他帶著不甘心入睡。其實我們仔細思量:孩子要心裡有這種感受是的,而這份不公平也是真的。在小孩的眼中,大人也一樣有瑕疵的,只是他不敢說出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人的問題、大人的矛盾,遠比孩子多得真多的。

  曾經有孩子天真的說:「大人真好,可以打小孩。」這也是個深植我們思量的問題,為什麼大人可以罵小孩呢?或許有人會回答:「他不知危險所在」「他不知我對他好」「他不知好歹,不知分寸」但我們仔細考量,這所謂的分寸在那?你教過他沒?在你生氣的同時是否想過要趕緊負起教育的責任呢?事實上所有思考邏輯真正出的問題的是大人呢!所以我們談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時,希望大家能以自我的檢討開始,必須大人先改變,而讓妳孩子能察覺到你的改變。大人首先要學會盡量跟孩子接近,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或許有人會擔心:「我是長輩,怎能以平等態度和孩子相處?」其實這所謂平等是無損尊嚴的,因為明的妳是他的長輩,有義務責任照顧他,除了養他外,更要教育他;而在精神上千萬別忽略了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也需要別人尊重。大人在跟孩子接觸時會有挫折感,也常抱怨孩子的不聽話,然而這聽話的標準又何在呢?夫妻之間時爾都會因不了解彼此的價值觀而有所爭吵,況且是個未受完整教育的小孩呢?所以要小孩去猜大人的價值標準是很難的,因為他永遠跟不上你的步伐,所以這聽話的內容如果沒有翻譯成他所能了解的語言,你所下的命令要求都是白說的,他並非不想聽話,而是聽不清楚。所以在與孩子溝通時,首先就是要把話說清楚。

  父母常會跟孩子:「你不要亂花錢」這「亂」字的標準每人不同,當然你孩子的亂字和妳的亂字標準也不一,妳是否曾轉換到他的態度來看?還是以二十年前的標準衡量他呢?妳是否該轉變口氣改口說:「我們家沒有這麼多預算,所以你的零用錢要省著用。」這樣孩子懂了,知道自己的零用錢要有計畫,如此彼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溝通,也不會再為零用錢傷腦筋,這語意不詳的「亂」字是阻斷彼此溝通的一大鴻溝。另外大人也常跟孩子說:「你要認真一點。」但在孩子心裡也有著疑惑:「我拚命的讀書,你交待我的事我都做了,怎麼還說我不認真呢?」這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正在用大人的標準衡量他。其實每個人回顧小時候,誰不喜歡偶爾偷懶一下,或者自己處理一些大人不知道的事呢?既然如此,我們就該還給孩子同樣的空間。因為要他完全踏著你為他安排好的步伐走,就等於在剝奪他生存的適應力,應該讓他試著去體驗處理事情的經驗,而大人只站在陪伴的立場。要他念書,你也該利用這時間陪他,就算處理公事也罷,至少讓他了解這段時間大夥可靜下來做自己的事,在要求孩子時,要先反觀自己生活方式,因為生活方式是一代傳一代的,即所謂的身教。說孩子不孝順時,也要想想:孩子對自己的態度是否正是自己對父母的態度?就算把二十四孝放在孩子的床前也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身教,所以若不喜歡孩子的某些行為時,要先看看是否正是自己做的示範。

  孩子更期待的是父母丟開權威,毫無條件的真愛,做父母的常會感嘆:「我對孩子如此關心為何他毫無感覺?」這時大家要好好思量一下,這份關愛有無條件含在其中,而在你誤會孩子時,你可曾放下權威向他道歉?其實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等著父母放下權威以對待朋友的方式來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心靈之門並不難打開,只要能真正了解他的需求:


  一、公平的對待:跟孩子溝通 不要用命令、要求的方式,要容許他們有提出方案,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而透過家庭會議做成共同約定的結論,父母不再是個霸君主,孩子也是參事的一份子,如此彼此對家將會更有強烈的歸屬感。

  二、無條件的真愛:父母要先完全的接受自己的子女,不要讓他成為你展示面子的工具,也不要視子女為自己的影子,要他達成你未完成的心願,而是真心的陪在他身旁,肯定他、多看他的優點,多給他讚美,千萬不要用權威來保障你的尊嚴,放下權威,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這份關懷油然而生。

  三、視之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磨練的機會,不要替他做選擇、做決定,做父母的只需提供一張安全、空間大的網,讓孩子能在其中自由的跑、快樂的跳。試著讓孩子培養自己承擔後果的能力,如此也更能健全他求生存的機能。

  四、期待被了解:要能解讀孩子的心思,並且將領會到的意念說出來,當解讀到孩子的快樂、傷心或懊惱時,能適時的把你的感受說出來,讓孩子明瞭他是被了解的,這份相知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久了,孩子也能夠解讀父母的心思,彼此真心了解,當然就無需掩飾、隱藏,也就不會有誤解的產生。

  五、被看重: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看重的,如果做父母的,能每天聽孩子講十分鐘的話,而不插嘴,讓他盡情的表達他的意見,且能以專注的眼神聆聽,孩子這份被重視的感覺也會接近彼此的距離。

  當明瞭了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後,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就要注意到一些生活上的原則:


  一、身教: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最大的示範看板,所以不得不注意:1、當有誤解產生時,父母能做到道歉的示範,讓孩子也能從中學習誤解的化解。2、放下權威,用朋友的態度平等的對待子女,在家中無所謂的一等公民、次等公民。3、尊重孩子們的選擇,父母只列於協助地位,讓他學習承擔行為的後果。

  二、愛的傳達:無條件的愛他、陪他。不去記恨他昨日的錯誤,用語言或行動來傳達你對他的關愛,讓他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不要吝惜表達妳的關愛。

  三、寬恕:每一個小孩犯錯時,都會自省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比外人更加寬恕自己的小孩,完全的接納他,用真愛寬恕他,包容他。讓他對自己能重生信心,一個大人犯了錯,都會希望得到別人的原諒,更何況是個未接受完整教育的小孩?

  四、快樂:面對家人時要隨時保持快樂的心境,不要讓昨天的不愉快堆積到今天,有任何的不愉快在睡前一定將之消除,不要帶著感傷、批評入睡。在家中要能製造快樂,盡量看杯中有水的部份,主動照照鏡子找出不快的原因,並將之拋除,不要讓之成為沈積的負擔。

  對於前面所談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也可將之整理成簡單的要點陳述於後。

一次說明白:跟孩子說話,切忌拐彎抹角,避重就輕應該將你所要陳述的話一次說清楚。


二話不說:跟孩子溝通時切忌一句話翻來覆去,重複很多次,這是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

 

三思而後言:對於越親近的人,其缺點了解越深,當有心要傷害時往往能一針見血、一刀斃 命,所以批評、傷害的話切忌出口。 


四面觀看:當孩子有缺點時,別忘了換個角度看看,看看他有好的部份,給他重新好好表現的機會。

 
吾在後面:下權威,將自我放到最後,以「家」為最大,讓家裡所有人對家都有一份責任感,歸屬感。 


六六肯談:每週六天,每天撥一小時,能讓全家相聚無任何敵意的互相懇談、說笑。


七情六慾說出來:能在家中說出真話,讓家人真正分享這些感受、情緒。


八成不猜:有話要絕對說清楚,不要在心裡頭做猜測,不要替人定罪貼標籤。


九命怪貓不死心:要成為家中希望的泉源,不怕挫敗,給予家人無盡 的機會。

十分快樂:要珍惜和家人所處的時光,切記:家中有人不開心時,妳是唯一先開心的人。

 其實只要真正「用心」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絕非難難事的。

 

 
要讓孩子說出心裏的話,首重關係的的建立。你可能需要學習兩種與人接觸的技巧,其一是表達對孩子的接受,其二是鼓勵孩子表達。首先,父母若能接受孩子,孩子就會樂於將感受和心事告訴父母。表達接受的態度可以用肢體或語言來表達,眼神的接觸,不時點點頭以及不干涉孩子正在專注的某項活動,甚至是默默地傾聽孩子說的話,都能讓孩子覺得真正地被接受。如果你問曾經接受過心裡治療的成人或小孩,他們常會說「他沒說什麼話」「都是我在講話」「我把一些最糟糕的事情都告訴他,原本以為他會說我不對或告誡我,結果出乎意料,他沒表示什麼意見,可是,他們會覺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美妙經驗,竟然會有人願意靜靜地聽他們說話,這對於關係的建立上有著非常正向的影響。
再者,鼓勵孩子表達方面,父母在與孩子交談時應該要敞開心胸,鼓勵孩子多說話,但應先儘量不要過於表露父母的想法、判斷和感受,例如,多說一些像「原來如此」、「這很有意思」、「的確如此」、「告訴我吧」、「多說一點嘛!我很想聽」、「這對你而言似乎是蠻重要的」、你願意說說嗎?」之類的簡單回應。另外,有一種更重要且好用的方法或技巧就是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同理心」或「改換說法」,但是真正會用的父母卻是很少。其實同理很簡單,只要你懂的「角色交換」的小小技巧就很容易做的到,下次當你在聽孩子說話時,試著在心中練習跟他角色交換,也就是當做自己在說那些話,然後體會一下那些話帶給自己的感受,當你體會之後,再將這些感受的主詞換成「你」並表達給孩子。舉例來說,假設在角色交換之後的感受是「我覺得很難過」那麼你要對孩子說的話,很可能只是簡單一句,「那你一定覺得很難過」。父母其實都會給孩子太多的忠告、說理、命令、責備、分析及問問題,以致於孩子的表達都受到阻礙。運用上述的方法何技巧將有助於父母跟孩子的溝通。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元睿媽媽 2009-04-14 09:01:02

是阿 當了媽媽 覺得要學習的東西更多了 .則叡很乖 會主動跟媽媽說明原因 而不是自己生悶氣 很棒喔!!

橘子樹大家長 2009-04-13 23:23:54

叡叡似乎受了點小委曲,不過沒關係,你媽媽真得真得很愛你的啦!祝叡叡生病快快康復!(王媽咪)

橘子樹大家長 2009-04-13 23:22:45

叡叡似乎受了點小委曲,不過沒關係,你媽媽真得真得很愛你的啦!祝叡叡生病快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