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 五百弟子受記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佛陀稱讚、讚許,大弟子憍陳如。
憍陳如,是佛初成佛時,在鹿野苑中初轉法輪,講四諦法,憍陳如是第一位體悟人間苦。
憍陳如是大弟子,在皇宮也是輩分是長輩,佛出家他跟隨著佛陀,佛成佛也算是第一位體悟佛法,所以稱為大弟子。
受記作佛,必定要走菩薩道,要走菩薩道就要先入人群。在人群中因緣成熟,才有辦法成佛。
阿若憍陳如尊者,他開始時就是聽佛講說,苦、集、滅、道,他就用尊重的心,接受佛陀的教法,從這樣開始,他依教奉行。
憍陳如,細心、深心、尊重,信受佛的教法,這樣長時、無餘、無間,不斷這樣修來的,所以他能夠,「初聞開悟居上座」。
鹿野苑中初度五人,憍陳如為首,因為他是第一個,體會四諦法的第一位。
三轉,第一輪轉是唯有憍陳如,他的恭敬、尊重、用心聞法,他體會到了,體會到佛陀所說人間苦。
每一尊佛的成就具足十號,這十種德要圓滿,叫做成佛。憍陳如也是同樣,要成佛的時間還很長久,要用功的時間還要很長,要供養六萬二千億佛,要斷六萬二千億的煩惱、無明,就是每一尊佛所教育的,他都是要用,這麼長久要去受持,所以同樣,最後也能成佛,不過就要有具足這十號,這樣才叫做真成佛。
「破除一切煩惱,名漏盡阿羅漢」。
修行,人人都是要修破除煩惱的方法,面對著世間事物,解不開的、不如意的,能平心靜氣去面對不動心,過了之後,身輕心安自在,這就是已經去除煩惱了。
佛法指導的,戒,戒就是防非止惡,慧命不受損傷,就是戒。戒,才能心定下來,心定,道心定,才能得到慧,智慧成長。
《無量義經》的教法,要很清楚,常常要利用,利用在這樣的法當中,自然「獲安隱淨樂土」。
佛陀一一來授記了,開始指名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比丘。
憍陳如,那就是佛陀的「四諦法」,第一位體會到的人,所以,佛陀初轉法輪,最初接法的人。
彌多羅尼子,帶領著一群比較下根機的人,對富樓那,佛陀的讚歎有加,接下來向五百弟子來授記。
佛陀要有十號,阿羅漢要有三號,三種的名稱。
第一,「殺賊」。殺賊的意思,就是滅煩惱賊的意思。
第二,「應供」。佛陀也有應供,那就是「修淨行」,這樣才能「受人天供養」。
第三,「不生」。「不生」就是「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的意思,這叫做不生。涅槃,就是心到寂靜清澄的境界,都不生不滅了,非常的寂靜,不會受外面的境界來誘惑,內心也沒有起動念,這就是極果,就是心的,心靈的境界。
眾生就是一念心迷,所以根塵,六根隨著六塵緣境,就這樣開始貪、瞋、癡、慢、疑,就這樣放縱出去了,這一念出去,要收回來也難了。
就如那位貧窮子,脫離了富家的父親,就這樣出去,不知道路可回來,流浪,幾十年、幾十年的時間,五十年、二十年等等,這都是表示了這樣一念開始,我們的六根緣六塵境,就跑進了五道四生,就長期在生死輪迴中。
得到人身還能得聞佛法,應該「當須秉心」。秉心就是用心,要時時顧好這念心,秉持著這念道心。既然發心修行,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機會,得到人身,得聞佛法,能夠發心聽,聽法,聽了之後,法要入心。
佛陀已經向五百弟子要授記,這些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心靈世界,心美,境就美了;心中有德,心地風光就是什麼都有。就如「出世大法,皈正真如法」,若能再回歸,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那個清淨,心靈寂靜境界之美,那種的美,豈只是世間這樣的景觀能比?
修行一樣,修小乘法只是想要獨善其身,這個力量很單薄。
開始修行,法入心來,從「三十七助道品」開始,你要了解人間的苦,也是要用種種的法,來滅除種種的苦,來練心。
佛現相人間成佛,是道理完全透徹,是應世緣而現相成佛,所以佛就是要應人間的緣。
佛出世人間,就有佛法了,他的覺悟,所覺悟遍虛空法界道理,無不瞭如指掌,就是這麼的清楚。他開始說法,時間長,法就是這樣隨著佛世的壽命,法就能說多少,佛若入涅槃,法住人間,法住世界,法的時間當然會比佛壽更長,這就是法要流傳。
「我」,這個「我」字,《智度論說》,「佛弟子輩等雖知無我」,但是就是「隨俗法說我,非實我」。
法,深入進去,就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體解大道,深入經藏,最重要的就是要廣度眾生。
佛入滅之後,法還很健全在人間,因為僧還存在,僧將佛法結集,佛滅度後更精進。佛滅度之後,迦葉尊者開始警覺到了,法要趕緊結集起來,就犍槌,集所有的人,開始要集結。
法入心要深信,要常常將法入心來,捨不得讓它漏掉了,無漏戒定慧。
學佛,不論是不是與佛同世否,同樣要有這個使命感,人人還是佛的弟子。
成佛還要輾轉在很多生世,無數世,很長久的時間,所以要好好用心。(2022.03.10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