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21:54:09Tellme

靜思妙蓮華 化城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修行要止惡防非,要斷無明見思塵沙惑。時時念念無間,就是要這樣止惡防非。

既然是修行,每天都在聽法,既每天聽法更要「無間修」,聽法就要修行,修行就是無時不刻,時間要連連接接,非常緊密,很密,不要有一點點的縫,若有一點點的縫,沙塵就進來了。

修行時時警覺,不要有惡心起,不要有對人、對事,損人來利己,這個念頭絕對不可有,有了這個念頭,那叫做惡念。不只是不能去做,連這個念頭都不能起,這樣叫做「防非」。

去做,已經是行惡了,若要做時,要趕快停止下來,這樣叫做「止惡」。

不只是不要去做,要做之前要趕快停止,連平時一點點的惡念都不要起,這樣才是叫做止惡防非。

防非止惡,是真正的守戒。

有辦法將戒守得好,那就是斷無明,沒有起心動念,新的不來,舊的把它去除了,舊的去除,新的不再進來,這樣叫做斷無明見思塵惑。這個塵,很微細,很微細的惑,惑就是無明。

學佛,真的是要用很簡單,用心來體會,防非止惡,不要再複製無明了,過去的無明煩惱要趕快去除,新的無明不要再複製,這最重要的要去體會,要時時多用心。

思惟修,叫做「定」,靜慮也是叫做「定」,心沒有雜染、無穢垢,這種心就是心體,心體是一面大圓鏡。大圓鏡之智,大圓鏡智,那就是人人清淨的佛性,人人本來就有了。

人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其實大通智勝,無窮無盡無始就已經有,人人真如清淨的本性,這面大圓鏡,人人都有。只可惜是無明覆蓋了。

須達多長者,有一次去拜訪他的朋友,那就是在王舍城,他去拜訪這位朋友,看到朋友,怎麼家裡這麼隆重布置呢?問朋友,到底你這房子是要做什麼喜事?還是為了我要來,大家這麼隆重呢?朋友的回答就說,不是為了你要來,是為了要恭請佛陀世尊來。這位須達多長者認為,世尊是什麼樣的人,值得我的朋友,全國首富,那麼的尊重,這位世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倒是我要好好來了解。

在這當中,就趕緊問他的朋友,「這位世尊現在是住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值得你的尊重,要來迎接他來。」他就說:「很不容易,這位世尊現在是在王舍城,一個靜寂的地方,離我們的地方,城鎮不多遠,在那裡帶著弟子修行。」須達多長者他晚上要睡覺,覺得等到明天才看到這位世尊,好像長夜漫漫,這麼長的夜晚睡不著,不如我就這時候去。

按照他的朋友所說的地方去了,就這樣,漸漸接近了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地方。

這樣接近的時候,那個心態就不知怎麼了,一直歡喜踴躍,他愈是接近,內心愈歡喜。慢慢接近,遠遠看到大樹下,好像有一道光芒,集中在這大樹下,他向著這個光慢慢接近了。原來是一位聖者,他愈接近看,莊嚴形象,這個歡喜心不由自己,到底這是什麼歡喜?從來不曾有過那種心態,他這樣走近,不由自己就跪拜在面前。

跪拜時,心起了一個念,這是對一位聖者的禮數嗎?對一位聖者,應該要用什麼禮數來尊重?這當中好像看到天人,來到聖者的面前,就是五體投地,這樣在禮拜,好像在示範給他看,然後繞佛,禮拜之後在那裡繞佛,這樣之後,天人消失了。這應該就是叫做禮佛的禮數,這規矩應該是這樣。所以他就在那個地方,按照剛剛看到的,這樣來禮佛,五體投地禮拜,然後起身,就繞佛,右繞三匝,就是這樣繞佛。

然後就是很恭敬,雙手合掌,在那個地方默默仰視著佛陀,佛陀睜開他的慈眼,就叫出了須達多長者的名字,「你怎麼這麼早就來到了?」他想,這位聖者莫非就是,我的朋友所要供養的世尊嗎?佛陀好像了解他的心的疑問,回答:「是啊!你要來見我,我總是在這個地方讓你看到了。」心更歡喜了,也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也已經看到佛了。

他就向佛陀說:「佛啊!我現在看到您之後,我現在這個心境,無法去描述的歡喜,聽到佛陀您的聲音,我更是感覺到有無量數,奧妙的道理入我的心裡。」佛陀就說:「你已經證到初果了,你了解人間的道理,你了解,應該就是世間貧富貴賤。」

他這樣靜下來,「是啊!佛陀 我忽然間有想,覺得我是什麼因緣生在人間?我生來就是這麼富貴的家庭。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很多的賤民,階級低微,生活貧困,苦難偏多,生老病死,很多老來沒依靠,我也常常去布施給這些人,到底這是什麼因緣?」

佛陀就說:「這就是你所以見佛,就能得到初果的因緣,不必我說,你就了解苦的真諦。慢慢你愈是了解,愈接近,你會了解得更多。」

佛陀開始四諦法,就向他說了,天也亮了,長者就說:「佛陀,我從舍衛國來,我聽到佛講法,心開意解,若是舍衛國的人人來聽佛講法,是不是他們也能這樣,與我一樣心開意解呢?」

佛陀就說:「難啊!因為舍衛國六師外道偏多,邪見深啊!要能像你這樣聽了就能理解,必定要當地有道場,人人能夠接近,就是要見佛聞法,要不然,光是回去了,法傳,這樣還沒辦法。」長者就說:「若是這樣,佛陀您能到我的舍衛國弘法嗎?」佛陀就說:「出家僧團與世俗的生活不同,必定舍衛國要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地方,就如現在你所看到這樣的地方,能夠容納僧團,我才能到那個地方去。」

給孤獨長者就是須達多長者,他說:「這樣很簡單,我回去,我去找一個地方,來建設僧房,就是這樣的環境,這樣能容納佛與僧團的地方,佛陀願意來嗎?」佛陀就說:「願意,只要你有這樣適合的地方。」須達多長者就說:「若是這樣,這不困難,不過,佛陀一個要求,我找到地方要趕快興建,工程就要開始了,這規畫等等的規則,請佛陀能派一位弟子與我同行,去選擇地方與執行工程。」

佛陀就說:「不困難,舍利弗,他能與你同行。」就這樣,這位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就這樣沒有回到朋友的家,就與舍利弗急急忙忙回舍衛國。在舍衛國這期間,他就問舍利弗:「請問佛陀若是要來舍衛國時,佛陀他走路的時間,一天差不多要多久的時間,要有一站讓他休息呢?」很貼心啊!

舍利弗就說:「佛陀平時若這樣在走的路,差不多是半由旬,給他一個停息的地方,半由旬,二十里,二十公里路。」就這樣,給孤獨長者就在二十里路建設一個休息的亭,蓋一個亭,休息站,凡是二十里,他就建設一個亭,這樣一直到了舍衛國。

這就是須達多長者,要蓋祇園精舍的開始,這位長者,他見佛起恭敬心,佛陀的聲音一出,他就不由自己,心開意解,他就開始能知道人間苦。佛陀再為他說四諦法,更加透徹,期待能更多人了解,所以他願意,要為佛陀蓋精舍。

這位長者,他為佛陀造了很多的因緣,祇樹給孤獨園,佛陀在那個地方講經,度了多少人,在佛的經典中,這也是釋迦佛的道場。

釋迦牟尼佛是十六沙彌之一,他所發的願就是要到最需要、最複雜、煩惱最多、困難重重的地方,這樣的地方的眾生,正是很需要佛法來度化。

釋迦牟尼佛是悲願,成佛,要成佛一定要有發弘願,釋迦牟尼佛的願就是,「四弘誓願」、「四無量心」。

「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佛的智慧,人人若能用心修行,同樣的也會漸漸去除無明,也會開始慢慢一直了解,天地萬物,這個物體道理,我們都能清楚。成佛之後,更是是淨微妙,因為清淨,無明都沒了,所以那個智慧真的是很微妙。

相信佛所說法,契佛的心智,受用它法入心,行在法中,入人群中去結善緣,同時觀察眾生煩惱中的菩提種,人人煩惱即菩提。

人群中看眾生相,在人群中去找,找出這分微妙,淨而妙的智慧,這別無他處可找。

學佛,學佛不為其他的事情,最重要如何攝心,時時都是要體會。

心智微妙不可思議,要修學好好用心,佛法在內心,內心具足了三智一心,淨一心,自然就明三智。

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切智就是聲聞、緣覺之智,知一切法之總相即空相。

道種智就是菩薩之智,菩薩的智,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

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也。

修行要知道,一心三智。發一念大心,真正的,千差萬別的眾生心理,要去體會,要入人群中去淬鍊,之後具足圓滿了,才能夠成佛,所以佛要成圓滿的正覺,就是這念心要生起,所以成佛就只是一心,一心,那就是一大事因緣,為度一切眾生。

學佛法,法入心,要身體力行,不是到了成佛才要度眾生,是我們這個時候通達道理,這個時候就要入人群去,去結善緣,去體會眾生千差萬別的習氣,千差萬別的無明煩惱,要去了解。這就是三智一心,而一心三智。

若要體解大道,就要發無上心。

修行要入人群去,道理才會普遍;人群要有感受,當他最苦難時,他有感受,這種苦就是受有心人來關懷,愛心人來救度,這愛心、有心,這就是用法去接近眾生。眾生接受到這種愛的心,這就是法,從苦難中得到法,得法就自然得度了。

每個人都有因緣,每個人因緣是塵點,太多了用數字無法計算。

世間苦難的地方很多,就如在越南,二○○五年八月間有去義診,去很鄉下的地方。回來,聽到慈濟人醫的醫師分享,苦難的越南人,經過了累次累次的內戰,或者是外患,幾十年前的戰爭,所撒落的落葉劑。就是在空襲時,飛機在天上,人就要跑、就要躲,跑進了樹林,很旺的樹林裡,飛機在空中看不到人,所以他就在空中撒,撒下了落葉劑,藥撒下去,化學的藥這樣噴下去,樹葉一葉都留不住,就這樣都掉下來了,這個化學藥不只是對樹木,對人類也是很大的傷害。

這是一波的浩劫,很大的劫難、很大的災難。就這樣開始,很多人殘障了,腳斷、手斷,五官不全,女人懷孕,生下來都是畸形的孩子,延續幾十年。一直到慈濟人醫去義診時,年紀小小的孩子,有的沒腳、沒手,這不是受傷的,這是天生下來的,就是四肢不全,五官不具。那一波的戰爭,已經停息幾十年了,還是這樣,孩子小小的,這樣,這實在是很苦的人間,如煉獄一樣。

寡婦、老人很多,男人都去哪裡了呢?戰爭陣亡了,所以政府也讓這些寡婦,有一個榮譽,榮譽章,就是先生為了戰爭死亡,但是這只是一個名稱而已。(2022.02.22 夜)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