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22:17:50Tellme

【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讀書心得筆記(五十三)

方便得近

人生價值在哪裡?自己應該要知道,自己要好好自己來評估,人生價值在哪裡。

這輩子怎麼來?而來人生應該要做什麼事?而未來的歸向,又是什麼?再更未來的,人生又是投向何處而去?

其實,佛陀說得很清楚,人人都自懷寶藏,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與佛同等,與佛一樣的智慧,與佛一樣能夠體會,天地宇宙萬物真理。

智慧同等,覺性同在,為何佛陀已覺悟了,而凡夫還是一場糊塗,還是在人生隨著境界,而心念的起落,無法清楚方向在哪裡?環境製造了煩惱埋覆佛性。就如懷著寶藏,投在糞坑一樣,不懂得要好好及時精進。

所以說「懈怠散漫墮落,應慚愧」,如果沒有慚愧,永遠都是在懈怠中,永遠都是退歸貧里。所以學佛要常常有慚愧心,學來的,就是要在我們的心裡,心裡若清楚,外面的境界才不會糊塗了。

《百喻經》中有一位,他有一塊田地,很大的田地,但是就是自己很散漫,久來那塊田地放著荒廢了。有時候自己會想,看別人的每塊田地,都耕作得很美,若時間到了,就是豐收,自己的田地放著荒廢,確實可惜啊!自己這念心一起,就去看別人耕作、整地,就問人家,「你這塊田地,看你每年收成都很好,你到底是用什麼方法,來經耘這塊田園?」

這塊田園的主人,就這樣告訴他「平時我們要養地,土地要保養,要耕作時,土地要翻鬆,這土地要翻鬆,同時土地翻鬆之後,還要讓它平土地要翻鬆,平又鬆,這個時候我們再來播種。」這樣教他。「同時,如果要種田,同樣,就要有水分。」這個人這個人聽了,覺得,這樣我都知道了。

開始要耕種,就要要整理土地,果然一片雜草叢生的土地,他已經叫人來整理好了,土地也鬆了、平了,所以很高興,這個方法沒錯。開始要播種了,他就想:「這塊田整理得平又鬆,我如果要播種,這塊田這麼平又鬆,我如果腳踏上去,去播種,這塊地不就硬了!要怎麼辦?」自己想,「唉呀!我應該要坐在椅子上,請四個人扛著我,我就坐在椅子上播種,這樣,我就不會踩到土地了。」

果然請四個人扛,一個人在那裡撒種子。很多人看到,「這是在做什麼啊?」他就很得意,說,「你看,我的土地,這樣都不必用我的腳下去踩,我就能播種,土地整片都是鬆的,土地就不會變硬了。」大家就在那裡嘲笑,兩隻腳,怕將土地踩硬了,竟然增加八隻腳,在那裡踩踏土地。

這就是凡夫啊!應該修行的人要聽指揮,卻是自己自作主張。

「今生不自珍視」就「成貧窮」。若是懈怠,散慢、墮落,又不懂得慚愧,不懂得懺悔,永遠就是墮落。

三途苦難,六道輪迴,四生無法自己選擇,這實在是苦不堪言。佛慈,佛陀的慈悲來人間,一大因緣,無不都是要來指導眾生,如何走對這條路,方向正確,找回人人的清淨佛性。

《法華經》一直就是說貧窮子的故事。佛如長者,不忍心浪蕩子,不忍心眾生還在這樣迷糊中,所以要設種種方便法,派遣二個人,這「二人」,一個是譬喻菩薩,一個是法。唯有菩薩應用法,投入人群去度眾生。

已經和他接近了,接近之後,邀他一起去那個地方做工,「在那裡做工,我們的生活能夠穩定,那裡的工資不錯,你如果要去,我也陪你去。」用這種方便法去接近那位貧窮子,用方法將他找回來。這是父親的智慧,也是佛陀的慈悲。

窮子先問:「我工作,到底代價多少?做這樣的工作,能夠得到多少錢?」父親很慈悲,遠遠地看孩子,總是孩子就是這樣的根機,父親仔細地觀察,孩子的動作、行為,就如佛觀察眾生的根機,用什麼方法,能逗眾生的根機。

就像那些孩子在火宅中,長者看了,危險啊,趕緊在外面設三車,有鹿車、有羊車、有大白牛車等等,看到了,趕快出來。但是大家,還不了解大白牛車的意義,所以大家「爭出火宅」,出去只是為了小乘──羊車、鹿車而已。

佛陀向菩薩說話,大乘法,佛陀並沒有說你是小乘,你是大乘。

「除糞是爭出」甘願就是做這樣的工作,這與「二乘慕滅修道」一樣,「所以先取其價,即先取滅道之價」。

若是菩薩就不會這樣,菩薩就是救人就對了,投入人群中度眾生,付出,就是他看到眾生得救的代價。

「其父見子,愍而怪之」。愍,就是佛對眾生的愍念慈悲,見二乘弟子,真的是不好樂,沒有起歡喜心,要入人群造福業,那就是「無好樂,福德莊嚴相」。二乘弟子不好樂,他沒有好樂的心。

福是在人群中修。

學佛,要好好愛惜自己人生的價值,要提升生命的價值,先去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自然人人都是我們,生命中、慧命中的貴人。

須菩提在佛前,先懺悔,然後告白了他的過去,敘述過去他接受佛法的過程,就如那位貧窮子一樣。

人生短暫,多久的時間能夠讓充足慧命的道糧,培養我們的慧命?

人人本具的佛性,佛陀要用漸教,一步一步來教育啟發一念心,這念心啟發,相信本具佛性,相信有朝一日同樣能夠覺悟。若自己有自信,自然心境就會開闊,依教奉行。

智慧也是一樣,只要煩惱撥清用心漸漸受教向大。

長者的孩子已經來了,「我要做什麼?一天的工資多少?」開始就要先了解付出多少,做什麼事情,代價有多少?其實,這整個家庭的產業,都是他的,何必在那裡討價還價呢?就是因為他不知道,無明覆蔽,所以「其父見子,愍而怪之」。

「他日」,這是「二乘」的心態,認為自己自守清淨,不希望與眾生攀緣。

佛陀是要在眾生中造福緣,但是二乘人的小乘人,理解成「攀緣」。「攀緣」,就是無所事事,東家長西家短,這樣才叫做「攀緣」。

眾生需要為眾生去付出,為天地人間眾生付出,這叫做「菩薩」,這才是真正的大乘。

「他日」這個「他」字,對佛來說,佛陀他是施權智來照方便,這個智慧就是表示佛的智慧。佛與二乘不同,佛是超越二乘,所以二乘的人,他還要下功夫,就如窮子除糞,要下功夫。

二乘人還有煩惱,只守在自己獨善其身,要遠離人群,所以無法真正見到佛,與佛,佛性合一,這是二乘修行的心態。

最純的「真」,就是虔誠。

虔誠是在「內」,眾生「內」清淨的本性。

最「善」的就是前後左右,在人群中合和;能夠前後左右在人群中合和,那種虔誠就是最「美」的,這最美的境界,就是真如本性。無不都是在真如境界中,成長慧命。

人生,心要顧好,若是一念偏,那就步步錯了。

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會合起來造成無明讓人疑惑。「惑」,對事情都不清楚,道理起懷疑等等,就會去造種種的業,招感來了無數的生死。

「難得人身,難聞佛法」佛法聽到了要趕快明「四諦」理,緣「十二因緣」,才能夠入解脫道。甚至「三十七助道品」等等,這就是初入佛門的基礎,應該要去瞭解。

窮子已經到了,也知道在這裡做事情的代價。開始去工作,父親看到了,明明我的孩子,明明有這麼多財產,竟然在那裡問:做什麼工?領多少工資?在那裡計較。所以父親「愍而怪之」。

「又以他日」,描述著佛陀的境界,二乘、凡夫的境界。

佛陀的境界,覺悟之後,想要將他的心境,將他所知道的,大家,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和我一樣,在這個境界來體會,人間的大道理,人人都有。但是,人人無法接受,所以佛陀「又以他日」,他隱實施權,從他的境界走入人群中,要與凡夫一樣,說他們凡夫聽得懂的話,「三轉四諦法」。

二乘人覺得,得到佛陀這樣的教育,知道了人生的苦,來自於因緣果報,而因緣果報就是來自於人,所以人與人之間,互相牽引造業,這種業力牽纏就是,從自心的一念無明開始,所以現在瞭解這個方法要去除無明,就不要與人攀緣。這就是二乘凡夫,離佛陀覺悟的境界,還隔了一段。這是凡夫、二乘的「他日」他們的境界,所以各有不同的心,所以叫做「他日」。

「無知」就是「塵坌」。無知,就是全身都很髒,這就是惡業。因為惡業、善惡業,惡業比善業多,所以就變成了這種,「贏瘦憔悴,糞土塵坌」。

學佛內外都要修,內心要去除煩惱,外行真的要待人親切些。這樣和人人,結很好的緣,自然就能福德莊嚴相。

生就是這樣生來死去,死去又生來,忙忙碌碌,無所事事,一個不小心,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衝突,互相怨恨;生活物資,永遠都是不滿足;更苦的,所看到的是,老、病、殘廢等等的苦。

此生與來生要如何交接呢?未來的人生、方向,自己要怎麼走,自己也都不知道。現在就是要把握今生,這輩子要很徹底相信佛所教法。

凡夫二乘的見解與佛陀的覺海,是離得那麼遠,所以稱為「他日」。佛還是譬喻那位長者,在窗牖,窗內看向窗外去,在看遠遠的地方,看見他的孩子,也是想盡辦法如何來接近。

佛所看到那些孩子,法,這個法還沒有吸收很多。

法,唯有法才能入心。佛法,時時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叫做「薰」,薰修,要好好薰習,這樣,法味,那個法真正吸入心來。

所以「無知」,就會造成煩惱,所有的煩惱都譬喻「塵坌」,就如塵坌都一直累積下來,髒污累積下來,這就會成為惡業。

心若是有法,自然輕安自在。「八苦」,外在的「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凡夫離不開這八種苦,所以這就是「憔悴」。這種「憔悴」就是缺乏「道」。

「糞土」,就是譬喻「見惑」。「塵坌」就是譬喻「思惑」。「塵坌」就是塵不斷不斷地累積,「塵」就是灰塵,不斷不斷地累積。「糞土」是比較粗的髒東西,這是譬喻「見惑」。若是「塵坌」,那就是譬喻「思惑」。眾生的思想中,不斷受到這種灰塵,很微細的煩惱,不斷累積下來,叫做「塵坌」。

 「見粗思細」。「見」的是粗,那就是「糞土」;「思」,細,那就是很微細的「塵坌」,這種粗細的髒污,這種煩惱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污穢不淨」。

「污穢」,就是譬喻,「三界五陰(的苦報)」。三界、五陰,就是平時常常說的欲界、色界、無色界。「譬喻品」中,常常說過了,「五陰」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一直困擾的道心,這全都是煩惱無明。「不淨」,就是「合此惑業苦三道」。

「惑」是無明、塵沙惑等等,種種累積起來,就是「苦」。苦在哪裡?「三道」,「三道」,皆為不淨,見思惑都是不淨,惑業受苦,就不斷連續下去,這就是成為五濁惡世,眾生的形態。都是在見思惑當中,所造作的煩惱,合成而成為「五濁」,在現在的人間。

人生離不開生、老、病、死,這是自然法則。

佛的時代,修行者追向這種斷生死煩惱的方向修行,所以小乘行者偏多。

但是佛陀他來人間的目的,就是要教人人行大乘法,必定就是要入菩薩道,人人若能入菩薩道,才有辦法斷生死煩惱。

不只是斷生死而已,還要斷煩惱。

怕,也是自然法則,最後也是會死;不怕,為人群用生命發揮為人群付出的價值,這樣同樣最後的法則。所以在生死中,若是發大乘心「願入生死,廣學萬行」,那就是菩薩道。從人群中來造福,從人群中學得智慧,所以甘願入人群,去學,廣學萬行,這就是大乘法。

長者在窗邊看到了,孩子在那裡除糞,做很多粗重的工作,實在是看了很不捨。長者開始就要設方便法。

長者將這莊嚴的服裝脫下來,開始去換很粗的衣服,還故意將土、骯髒的,還故意將土、骯髒的,自己將身上弄髒,好像一位做粗工的人,去接近孩子。右手拿著畚箕、掃帚,反正除糞的工具,就是這樣拿著,這樣來接近,接近這個孩子。

這是譬喻「佛審觀眾生根器,隨順誘引之相。如應報身,如一月現於眾水,而無去來之相。」

譬喻,佛陀用他的智慧,來觀眾生的根機,隨順眾生的根機,說眾生聽懂的法,那就是要設方便法,這樣來接近眾生。所以就要有這樣的形象,與眾生類似的生活,這樣的形象來入人群中。

學佛真正要入人群度眾生,能夠入人群中去,才是真正能夠學萬行,「願入生死,廣學萬行」。這是佛陀的正教、正法,就要行菩薩道,入菩薩道中。

天地是很奇妙,人類的因緣果報更是奇妙。凡夫,絕對是因緣果報,「如是因,如是緣」。

今生所造作的一切,就是未來去的地方。凡夫就是造如是因、如是緣,結如是果,再帶到來生。

佛陀說過,他過去生,無量劫無量劫,以前的之前所造的,不小心的開口動舌,所造的業因,也是再帶來現在,成佛了還有有餘的報存在,所以這輩子成佛了,還有「寒風馬麥等報」。

人生的苦難,都是隨業而來,生生世世一直累積起來。要如何改變這一生,改變來生,要很長的時間。

如佛陀,修行無央數劫已經是離一切障礙,生生世世都在消業,他不斷修行舊業消,新的功德累積,不斷在去除累積的業障,也邊一直消,所以「如來已離一切障礙,成就無量諸功德」。

佛的《本生經》,裡面有很多來報恩的,也有來障礙的,到成佛還是同樣這樣。「善惡業因,必有苦樂果報」,絕對有苦樂果報,所以就有「九惱」。

 

九惱:

一、六年苦行

二、孫陀利謗

三、木槍

四、馬麥

五、琉璃王殺釋種

六、乞食空缽

七、旃荼女謗

八、調達推石傷趾

九、寒風索衣

 

佛陀的「九惱」,第一,六年的苦行。佛陀這個過程,五年的參訪、六年的苦行,這六年的苦行! 

在迦葉佛的時代,波羅柰城,有兩個孩子,是很好的朋友,婆羅門的孩子,名叫做「火鬘」,這位燒瓷師傅的孩子,叫做「護喜」。

佛陀是那位火鬘。護喜,有一天看到迦葉佛,他心起歡喜,就聽迦葉佛說法,很歡喜。

他就趕緊,看到火鬘,他就更高興,邀他:「來啊,我們去見一位佛,他是一位覺者,是修行已經圓滿成佛的大覺者。」這位火鬘就很傲慢的態度:「那有什麼好看?看這種禿頭的道人,這有什麼好看呢?」不肯和他去。

又隔一天,護喜又來找火鬘,又邀他:「走吧!」火鬘再用很不好聽的話來批評,還是一樣不肯去。第三天了,護喜再來,他說:「你要不要和我去?」火鬘還是:「這禿頭道人有什麼好看?」還是不肯去。護喜就將火鬘從脖子壓著,抓著頭壓下去:「你到底要不要跟我去?」

火鬘,忽然間一分的覺悟,覺得,要去見的這個人非同小可,若不是一位很特殊的人,護喜不會這麼勉強,一心要我與這位覺者見面。所以心念一轉,就說:「好好好,我跟你去!放開我,我跟你去。」就這樣,他就隨他到迦葉佛的地方。

到佛的面前,火鬘一眼看到迦葉佛,那種莊嚴的形象,心非常的震撼,非常的歡喜,他自己自動五體投地禮拜。然後他覺得聽到迦葉佛的說法,句句入心,心生歡喜,馬上就說:「我要出家,我要修行,我將來一定要將佛法,傳給世間人,我將來一定要成佛。」就這樣求迦葉佛收他為弟子,為他剃度,讓他出家。

就這樣他出家修行很精進,護喜從這樣開始,作為他的大護法,擁護佛法,擁護僧團,尤其是他的好朋友火鬘。他還是聽迦葉佛說法,再來聽火鬘的心得,所以他也發願,生生世世,他哪怕是生天堂或者是在人間,生生世世都要護法,作為火鬘的護法。

佛陀說:「這是無央數劫的事情。因為這樣,我在悉達多太子時,那時候要離開皇宮,那就是護喜生天為,作瓶天子來擁護他,幫助我越過城,順利能去修行。」

但是他出城去,他脫下了瓔珞,太子所穿的衣服,他換上普通的粗衣,就單獨一人,開始往他修行的路走去。經過了五年的時間,去瞭解印度各種宗教,外道教,那種非法、邪法,愈是讓他立下堅定的志向,要改變人生的苦,要如何糾正錯誤的法,所以他決心要修行。

六年的苦行。這六年真是苦,受過了風霜雪凍,很苦的生活。佛陀說:「我經過了六年的苦行,那就是在那時候,護喜要我來見迦葉佛的時候,我用了不好聽的話,輕視的語言,對佛無禮,對佛輕慢。因為這樣,讓我惹來了六年的苦行,這六年的時間,受盡了苦難。」

「孫陀利謗」,這是第二惱。悉達多已經成佛了,成佛之後,到處弘法,他帶著的僧團開始弘法,卻是惹來了很多外道教的不滿,所以就唆使一位孫陀利,來誹謗佛。

這是佛的因緣,「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真實,乃至成佛亦同」。到了成佛時,也還是有餘業未報。過去無數劫以來,,每一世都一項一項現前,就要消業;要自己消除業障,自己要去造福業。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因果不昧」種什麼因,所得出來就是什麼果。造福緣,得福果;造惡緣,一定是得惡果。

其實每一個人在人間,哪個人沒有與緣互相牽扯,一直到來生來世?來生來世,就是無限量,所以全都在生死中無限量。

有福的人遇到佛法,接受佛法,知道要種好因。

好的因,要不斷照顧它,要灌溉、澆水。法譬如水,這顆因的種子用法水,法水不斷來培養它,這就是在修行。

修行借重因緣,到了這顆種子發芽時,它那個「因」成「果」,它所生的是無量無量的果。所以「修行成果」,那就「一生無量」,這樣「謂之因德」。一顆種子,它就能有很多,無量無量的種子在其中,這就是看如何修行。

「四攝法」是在人群中大家相處,要時時與人結好緣,常常幫助人,協助別人。「你做得很累,來,我代替你一下。」「你的力量不夠,我為你助力一下。」這也是叫做布施,力量的布施。或者他的心中鬱悶,用口頭上語言的安慰,這也是布施。布施就是利行,照顧大家,互愛,互助互愛,「愛語」膚慰,讓人的心能寬、讓人的心能沒有煩惱,這樣共同處事,這叫做「同事」。這是「四攝法」。

四攝法:

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行「六度四攝」,這樣就是「果」,這個「果」完成了,就是「福德」。「果」的完成就是福德。

佛的《本生經》,真的是累生世都是在還,還,還惡因,消惡果,這種也是要修行。所以佛陀要我們修忍辱行,在人群中要忍辱。

生命是不斷的,不斷延續下去,軀殼有「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生死,卻是真正的命,生命應該是永恆的。

 

佛陀「九惱」,九個報應。

九惱:

一、六年苦行

二、孫陀利謗

三、木槍

四、馬麥

五、琉璃王殺釋種

六、乞食空缽

七、旃荼女謗

八、調達推石傷趾

九、寒風索衣

 

這六年的苦行,很多的折磨受苦。只是起那一念心,惡口、不敬,這樣而已,就有六年的苦行。

第二,是孫陀利毀謗。當然這都有故事,在僧團中有這樣的風風雨雨,很多的障礙,很多,在僧團中。佛陀本身也曾腳受傷,這也是過去有因緣。還有「馬麥」,有一段時間托缽,被人用養馬的麥給他吃。還有琉璃王來殺釋迦種族,這都是裡面有因果。

「乞食空缽」,出去乞食,連他的僧團出去,都是人人把門關上,就是不願意供養。

 第七,也有旃荼女的誹謗,誹謗僧團。還有「調達」就是提婆達多,處處要陷害釋迦佛。還有在寒風雪凍,冷,沒衣服可穿,去向人討衣服來穿。

這每一條都有佛過去生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過去無央數劫所造的惡緣,所以有這個惡因,現在成佛了才有這樣的惡報。

佛出世間,成道之後所遭遇到的,有九種災難。到成佛都還有餘報未盡,何況凡夫呢?

其實還未死時,每天都「觀身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

我們若有「四念處」這個法,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用心去細細思考它,自然我們只有一個念頭──要精進。

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四正勤:

已生惡令斷滅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善令增長

「四念處」「四正勤」就是要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這叫做「四正勤」以策勵身口意業,要斷一切惡,生一切善。(2021.11.23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