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22:19:51Tellme

【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讀書心得筆記(五十二)

隨意所趣

「勸」就是勸行種種行善法,「誡」就是警戒人人,不要犯了世間很多,煩惱無明的惡業。「勸」與「誡」二種法門其實是平行,佛陀這樣長期教育,無非就是教育福與慧平行。

 「勸門」下功夫,就要善要大善;不只是獨善自己,還要兼利他人,這樣才是叫做大善,不只是獨善其身而已。大公無私,為天下為己任,這是造福人群,與眾生結好緣,這就是福慧具足。

智慧,有的人所修的是空慧,只是瞭解很多很多的道理,都沒有用在人群中,對人群,與他無關,這樣就是偏,是空的智慧。

佛陀所需要的就是腳踏實地,福在人群中造,慧在人群中修,在人群中修福修慧,而不受人群所染著,這才是真修行。

佛陀他的心懷,在《法華會》經就是暢演心懷,將他內心的話完全施展出來,「勸」與「誡」這二門,就是這樣平行,就是佛陀在《法華經》強調的。

經文說:「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法,佛陀知道這個大法,還無法應眾生機。就像那位父親,暫時將這個大法先放鬆,還是以「四諦」、「十二緣」,讓他在小乘,這樣安然自在。

經文:「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

父親用心很辛苦,現在將孩子放開了,讓他先醒過來,然後才知道,他人在哪裡,只要知道孩子在哪裡,暫時不說他是誰。父親要用什麼方法,與他的孩子相處呢?這就開始要用方法了。這就「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

每一尊佛在人間,都是同樣的方法「先三後一」。因為覺悟之後的境界,絕對不是凡夫有辦法體會,所以必定要先應用小教「說有談空」,然後才將它「空」、「有」會合,空中妙有,會合回來,就是為一大乘法。

釋迦牟尼佛,與過去諸佛同樣開始「三合一」要施大教時。但是,根機若還未成熟,就「暫息大化」。因為根機還沒成熟,就要用很長的時間慢慢勸誘。

釋迦佛《法華經》說七年,還是要緩和下來「暫息大化」。

三苦: 苦苦 壞苦 行苦

「苦苦」,「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這就是生活中的苦。

第二、壞苦 樂境壞時 所生之苦

「壞苦」擁有一切希望多再更多,最擔心的就是失去。

第三、行苦 為一切有為法 無常遷動之苦

「行苦」人間一切有為法,所造作的業力,再加上無常瞬間這種的無常遷動之苦。

三苦於生死中受諸熱惱。這都是二乘,修行二乘的人厭棄再來人間,厭棄入人群的原因。

小乘之人「悲智未發」,慈悲心還欠缺,智慧不肯發揮出來,所以「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無意志求豪貴」,這樣叫做「難」。所以在大乘法,他起畏懼所以難「無意志求豪貴」不願意求富有,不願意去求大乘法。

「本覺」人人本具,原來清淨無染的本性。「本覺」,受煩惱埋覆起來,常常無明愚癡。「本覺」若還在,沒有受煩惱來污染,自然就智慧與佛同等。

馬來西亞謝旅悅在大愛臺節目裡這樣說,孩子在三歲多時就這樣說:「要疼惜動物的媽媽,因為小動物沒有媽媽很痛苦,所以要疼惜動物媽媽。」

這就是智慧。

「不要吃小動物,吃小動物,動物媽媽會哭喔!會痛喔!」所以他們都素食,再多的東西都誘惑不了她,就這樣一直素食。

孩子一生下來,就有「本覺法財」,說一項給他聽,他能聽很多,所以這就是,「本覺法財萬德無不具足」這「本覺」的本性和智慧,與宇宙萬物共為一體,這就是法財,無不具足。

小乘「小乘志意下劣,畏懼大法」,只想要獨善其身,不想發大心、立大願,所以「志意下劣畏懼大法」。

「二乘智淺福薄,大法難受」。二乘,聲聞、緣覺,在人群中不肯去造福人群。不入人群,不長一智,智慧永遠局限在「如是我聞」無法去瞭解大眾真實的苦難,如何「集」來的,如何「滅」煩惱的苦,就更不知了。

佛陀覺悟之後,因為眾生的根機,還無法接受,也無法這樣直接來教菩薩法,所以他就要這樣慢慢用心,觀機逗教。眾生八萬四千無明,佛陀要開八萬四千的法門,來適應眾生。

眾生,時時都在無明中。就如那位窮子,他看到這麼莊嚴的場面,他怕,他跑了。

這是譬喻凡夫,已經到了昏天暗地,佛陀只好隨眾生的根機,先用「四諦」、「十二因緣」,讓他能醒悟過來。知「苦」,知「集」來的道理,知道要好好「斷」煩惱,修行在「道」,這叫做「苦集滅道」。

當年慈濟人去市場買菜就說:「幫我省下五毛的菜錢。」人家聽到了,自然會問:「五毛錢要做什麼?」「能救人啊!」「五毛錢就能救人,有道理,這樣我也參加捐五毛錢。」買賣當中,微小投進去,歡喜了,累積起來,他們也能做救人的事。這種無形中,不就是在啟發他的愛心,無形中就是在鋪人間路嗎?

所以現在能看到,哪個地方有災難,「藍天白雲」志工就這麼多,大家趕緊付出。這樣付出之後,大家彼此感恩,「感恩啊!讓我有這個機會,能投入來做。」這樣大家歡喜。像這樣,這就是慈濟學佛,在無形中來累積。

人人本覺,一切眾生本性清淨,心體本來的覺性,就是佛性,這是「離諸妄」,若是能夠將習氣改除,人人都能回歸本覺。

小根小機沒有大志願發心不起來,這是佛陀當最放不下,很擔心的事情。

佛陀接近老邁時看到弟子,多數都還停滯在二乘根機,說是要學佛、修行,卻是修行於瞭解,瞭解因緣果報,知道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製造很多的煩惱畏因怕果,很怕又去交結到眾生的因緣果報。

這就是小乘人,要與眾生隔絕,只想要獨善其身,只是自己守護戒律,就這樣而已,所以「不樂一乘大法」。

經文,貧窮子人家要趕緊將他邀回來,勉強要把他帶來,他很掙扎,害怕得昏倒了。長者只好放寬他,叫醒他「不必他來了,放他去吧!」

長者說:「放他走,用水替他洗臉,讓他醒來,放他自由去啊!」所以使者只好就放他走,告訴他:「我要放你走了,讓你自由了。」「隨意所趣」讓你自由,「窮子歡喜」,既然放我走,我就很歡喜。

佛陀瞭解現在的眾生,這個時機無法接受這樣的大法「施用權教」,開始用方便法。

當年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還要為五個人「三轉」。這五個人都是皇宮出來,隨著太子修行的人,告訴他們苦,他們無法瞭解。這五個人,就要用三次來講話,才知道這個苦的道理。這樣開始度化眾生,說很多法,都不離人間的苦難,說很多道理,都沒有離開人間的,「十二因緣法」,要讓大家知道因緣果報觀。

所以學佛,應該要聽大法。

窮子就是譬喻「順小機」投其所好,遂其本願,故隱實以施權」。

「投順其機」投順他的小根機,讓他小根機,至少也懂得斷煩惱,慢慢醒悟過來。

「機教相合」用教與他的根機互相契合,就是投機,觀機逗教,慢慢引導他入正行。

「聞小教,可得醒悟」,從小教慢慢讓他醒悟,這樣「從地而起」。

發心學佛,就要成佛的方向,非行菩薩道不可。

 

雇子除糞

證嚴上人開示:「佛智施教半滿字,分大小教;大法施實教滿字,總持一切;二乘小教稱半字,隨他機教;暢本懷隨自語意,談理滿足。」

佛的智慧所施之教不離「半」、「滿」;「半」字與「滿」字的教法,而這就是分成大小乘教,「半」字叫做小教,「滿」字叫做大教。這是佛法中的術語。

「大法施實」,這個教叫做「滿」字。從開始一直到最後會合起來,無不都是希望人人,能夠回歸我們真如本性,這是最圓滿的。這個圓滿的教法,那就是總持一切法,就是要持世出世間的善法都要總持,那就是自利,還要利他,自覺,要覺他。

二乘小教就稱為半字教。意思就是說,佛陀本來覺悟之後,他要將他的心境與大家分享,暢演本懷。卻是,瞭解了眾生的根機沒辦法接受,所以就要回過頭來「隨他語意」,隨從眾生的根機所能瞭解的,這樣來和他們說話;也就是「隨他機教」,隨他的根機來教育。

孩子在外面這樣,已經都回來了,孩子已經跑掉,長者趕快要叫人將他帶回來,卻是孩子就是這樣抗拒,無法回來。長者,放他走,再設方便。

如釋迦佛成佛之後,回到鹿野苑,他選擇這五人,是他的對機者,要施教的人。他遠遠走來時,快要接近,遠遠的,五個人看到佛的身影到了,都會怕,那個怕,他用厭棄,覺得這位太子已經放棄了苦行,這已經不是修行者,但是愈走近,愈靠近時,發現原來已經是和過去不同的形象,是讓人從內心生起尊敬。

五個人坐下來,開始,佛陀就開始隨順根機來誘引他們,先嘆苦啊!

「苦」他們能體會,但是瞭解所要聽的,苦的道理,竟然不只是,在修行生活過程的苦,原來是與生命真諦的苦,生命中的生理、心理,所造成生活中的苦。不只是這輩子,還有過去生、未來生,不只是人生,還有四生,還有五道、六道等等的苦。

聽,瞭解,一知半解,或是一知連半解都沒有。

佛陀就要三次,叫做「三轉四諦法輪」。五個人開始漸教,所以說,「漸息大化,不容孤棄」。「漸息大化」,就是暫時將他的心懷,將他所覺悟的心境,暫時隱埋下來,對眾生用「漸教」──漸漸的教育,所以他說「四諦法」。五個人要說三次,連一個人還不瞭解,他都不放棄,不厭其煩,那就是「不容孤棄」。所以「擬設方便,誘小入大」,將他誘引,從小乘教開始,來接近他、誘引他。

體內的方便叫做,「圓教所說方便」,就如從「四諦法」、「十二因緣(法)」,一直說到「六度」,這就是很圓滿的教育。

佛精妙的教法,就是火宅喻中「三車」的譬喻。

「為一說三」明明就是一乘法,佛陀卻要設三乘法,聲聞、緣覺、菩薩,這樣設三乘法。明明就是這麼簡單,人人本具佛性,卻是要用這麼多的方法來教育,來譬喻言辭等等。

學佛很用心,不論是滿字教,或者是半字教。佛陀,體內方便、體外方便,內外方便法,他都具修兼備。

窮子這樣就跑掉了,要如何去誘引他的孩子能回來。

學佛者,那就是用本覺真如,隨這個境界,於「如來藏」這一念好心,心緣法,「對境緣法」,若看到外面的境界的真如本性,本覺就起了。

佛陀教育,先用小教,就是讓他先知道苦啊苦!這個「苦」,就是人間如糞坑地獄一樣,心滿懷著煩惱,煩惱污濁在我們的心裡。

開始佛陀用智慧,來教育我們去除煩惱,那就要先知苦,苦集滅道等等方法,去除煩惱,就能取入涅槃。大家以為這樣就永遠滅度了,不會再來人間,只要斷煩惱就不必六道輪迴。這「雇汝除糞」,那就是用小教。

「言除糞者,即是斷諸煩惱」。煩惱惑業若完全斷除,那就是除「糞穢心地」,也就是將我們心地,骯髒的東西先將它清除。這就是佛陀教育的初步。

二乘之人只想要除惑,只想要取證於小果,也不準備要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二乘之人,他也沒有心願想聽行菩薩道,成佛的大法,就不要和他說。這是佛陀他觀機逗教的方法。

慈濟開始要蓋醫院那時候,很早期有這樣的菩薩,開始就來發心了。

這位很資深的委員,初次來時候是這樣珠光寶氣,而且每一次,都是穿不一樣的衣服。有一次她就對證嚴法師說:「師父,看您要蓋醫院實在是很辛苦,最近我常常來,就是想要多瞭解。你們這麼克難,要如何蓋醫院呢?」因為較熟識了,她就說:「像這樣五十、二十元這樣收,一百元就很多了,這樣是要收到什麼時候呢?」

開始她的手就摸著說:「像我這件衣服,就要七千元呢!」「一件衣服要那麼貴啊?」她就說:「沒辦法,愛漂亮啦!」證嚴法師說:「師父蓋醫院這麼辛苦,妳看人家三五十元,我也很感恩。」她說:「我知道,所以我才會告訴師父,所以這不就是叫作懺悔?我知道穿這件衣服不自在,我回去絕對不要再買衣服了。」從此開始,她就一直一直勸募,常常來花蓮,經過幾年了,她已經是對幫助蓋醫院、廣度眾生很有力。

「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三件衣服,一件是旗袍,一件是「八正道」,再一套是「藍天白雲」,這就是平時我們所看到的她。」就是聽法;開始先向菩薩道走,也是聽法來的。聽了,瞭解了,身體力行去做,做了之後,心歡喜,這樣就是一心一志,到現在,到處都去傳法。

經文,「窮子若許,將來使作」。因為長者一直要他的孩子能回來,交代這二位,去和他作伴去誘引他,叫他來這個地方工作。「若言欲何所作」,他如果問要做什麼工作。「便可語之」,你應該回答他,「雇汝除糞」,因為他喜歡做粗工,他就是喜歡做這樣的工作,你就叫他來這裡做這樣的工作。你就告訴他,你們兩個人,願意和他作伴一起來,「亦共汝作」。

這是長者用方法,要把孩子叫回來。

「二人」是譬喻菩薩與法。用菩薩入人群中去,將聽來的法在人群中,所以人間菩薩招生,就是菩薩要去度人間的人,所以叫做菩薩招生。要度人就要有法,如果沒有法,真的是「無法度」。這是「二人」的含意,第一是人要能發大心,入人群中;第二是要有法,法,對人間用方法來引導他們,有苦難的,拔除他的苦難。

「應化聲聞,承佛教命」,這已經是菩薩了,就是有使命,才來接近人群,這就是常常說「倒駕慈航」,這樣來人間菩薩也很多,這過去有這樣的緣。

常常資深的委員,就是要陪伴資淺的委員,尤其現在都落實社區,多少人見習,開始在見習就有人在陪伴。「雇使共作」,要用方法與他一起投入去做。

有了接觸慈濟,慈濟人如何用心,去陪伴他、開解他,他內心的垃圾就去除。人生的苦,生活雖然沒改變,但是心,那念心,煩惱心轉為菩薩心,這樣就即刻解脫;心解脫了,自然環境慢慢就會變,人與人之間互相就會變。所以「除苦集」,這樣叫做「除糞」,將那些髒污的東西都去除,將我們煩惱,心的苦去除。

「教與滅道直向領歎三車」。慢慢地教他,用方法,要如何行道。就如「譬喻品」,在火宅裡,這麼多人還不知道火來燒身,長者就要設方便,三車誘引,讚歎三車,然後更是展示大白牛車,用這樣,同樣的方法誘引他。這就是譬喻如來,他所教導的叮嚀、咐囑,讓後來的眾生就是這樣,大家要代替佛,去「宣揚四諦法輪」,這才是學佛真正要用心的所在。(2021.11.22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