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6 01:40:02梅庭過

《思露集》美的歷程

《思露集》美的歷程

 

 

     記得在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一位國文老師要求我們買本書《美的歷程》,那時候哪裡知道何謂美的歷程呢?據說那本法國文豪筆下的少年煩惱,連拿破崙都看了數次,這時候又要用跳躍的思考來理解拿破崙的美吧!又說張愛玲在上海那個李鴻章留下的房子裡,一個有點孤僻的小女孩,不自覺的還是命中註定的埋進了紅樓的夢呢?再者末代武士裡櫻花的美是因為凋落還是因為凋落後的再生呢?美這種東西,一直是人們嚮往的,那到底何為美呢?

    在雨中走過一段熟悉的廣場,傘讓我全身濕透,走進家門前那滿身是水的痕跡,依然如夢初醒般的青苔藏在樓梯的間隙縫裡。美的歷程浸在這不為人知的平凡中,這是美嗎?如果是,那又該是怎樣的美呢?如果不是,那又該如何安慰這美的存在呢?

    在一個微暗的路燈下,燈束將空氣裡細微的塵埃,清澈地游離在明亮與昏暗的界線上,似幻似真地飄在金枝玉葉的結局上頭,何知這孤燈寒窗竟孤立在不起眼的溝渠邊,日暮低垂後的長空之夜裡,對家的窗簾邊映著細數昨日如往的身影,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之憾,與,“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之酣,這如長江黃河之水~般,千篇一律的奔馳在這“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人世間,時而大時而漾,時而光時而淡,後已,便平躺在身不見底的濱海大洋之西,~這是美嗎?我想孑然一身的孑孓,經歷這般的歷程後,煥化成飛蛾撲火或是彩蝶雙飛又或是妻梅子鶴,終將海市蜃樓後的珠沉滄海,運氣好些的話,下次移山造海之際願再下次的海市蜃樓之時˙再次名揚四海之土~如鮭魚般溯溪而上跳躍龍門之癲,竟為了一個世俗的字眼!

    這是美嗎?

管他的!珍饈美饌之賞 羊羔美酒之際 鮮衣美食之宿 楊柳宮眉於側 朱唇粉面於前 城北徐公依傍 ,蕭郎陌路前,豈有不食之因不摘之理不喚之由呢

 

  所以,美的 太偉大了!太悲壯了!

 

就讓我們努力的學習好擁有“顯示性偏好”的經濟個體,用世俗的大洋來換取這代代名人輩出的憂患年代裡的絲竹案牘,

享受著~

張愛玲的金鎖記,卻不用體驗這 淒涼的愛情

三島君的金閣寺,卻不需嚐試這 自負的切割

享受著~那“圍”數不多的會計借貸後的資產借方,

一個無法用歷史成本衡量的~ 美!

 

    一陣哭泣戲謔後,你我只是靜靜的回到了夢境的起點,暖爐在伺,剛燃起的菸就襲了熄滅一途,剛泡好的茶就苦了紫砂的冒失,柔順安逸的燈光仍在案前,宣紙上的墨汁等待烘雲托月的過程,這就是人生中《美的歷程椅再等待靜止前的 晃之時,誰知道 間的我~早已在短暫的斯萬家的角 邊~呢?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