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4 10:35:46張詩(李林、楚九葉)

中學修辭淺說(一)

一、譬喻:

 

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物具有類似之點,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由「本體」(要說明的事物主體)、「喻詞」(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喻體」(用來比方的事物)三者配合而成。

 

1. 明喻:「本體」、「喻詞」、「喻體」三者具備,「喻詞」有:「像」、「如」、「若」、「彷彿」、「似」等。

例如:日子安靜得像掛在壁上的月曆。(陳黎 聲音鐘

 

2. 隱喻:「本體」、「喻詞」、「喻體」三者具備,「喻詞」有:「是」、「為」、「乃」等。

例如:群樹的綠蔭是一片油漆未乾的畫。(司馬中原 火鷓鴣鳥

 

3. 略喻:只有「本體」、「喻體」,而「喻詞」省略。

例如: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 愛蓮說)省略「是」

 

4. 借喻:只有「喻體」,而「本體」、「喻詞」省略。

例如: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楊喚 夏夜

 

 

二、排比:

 

用結構相似的語句,表達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象。

 

1.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有些是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而有一些事,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視而不見。(洪醒夫 紙船印象

 

2.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

3.     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 愛蓮說

三、倒反:

言辭表面的意思和內心真正的意思相反。

1.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朱自清 背影)――表面上是自誇,其實是作者自責。

 

2. 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胡適 差不多先生傳)――「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其實是得過且過的表現,和「有德行」正好相反。

 

3. 飲啄倒是方便,冬天還有遮風的棉罩,十分地「優待」。(梁實秋 )――對鳥來說其實是虐待。

 

4. 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胡適 母親的教誨)――失去了父親並不是令人「得意」的事。

 

 

四、轉化:

 

描述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

 

1. 人性化(擬人):以物擬人,把物當成人來寫。

例如:竹子是喜歡跑到山頭去聚居的。(張騰蛟 溪頭的竹子

 

2. 物性化(擬物):以人擬物,人具備那種物的特性。

例如:我們的快樂已變成一縷輕煙,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3. 形象化:擬虛為實,使抽象觀念具體化。

例如:我沒有夸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這樣偷嘗了不少。(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五、誇飾

 

以誇張鋪飾的手法,超過客觀的事實,來做記敘描述。

 

1.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沈復 兒時記趣

 

2. 一個夏天下來,吃掉的冰恐怕都要多過自己的體重。(古蒙仁 吃冰的滋味

 

3. 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 與宋元思書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郁蕤 2009-03-24 17:46:12

再來學習一次
再做一次學生;如果學生都依次練習看看
是否文章多寫做就會活潑生動一些ㄋ

不是聽說現在的學生寫作能力降低嗎
可是學校有教學耶
國文的節數不是也很多嗎

版主回應
其實多數國文教師(授) 本身未必從事文學創作,比如我家二弟媳是台師大的國文博士,但她從未和我討論過寫作或投稿這些相關事項。我的意思是”正統的”中文系教授都泰多在作自己的研究計畫,修辭和文法的事反而多是第一線的國文老師在教,至於重不重要、要不要繼續教下去,專門領域在當”校長和電機教授”的李教授又怎麼會全然清楚呢?我那一篇回應的文字就是要告訴這些”大校長”如果他們覺得不重要的話,應當要去與教育部和學測、基測的出題委員專家們理論、溝通才對!因為道理很簡單,題庫和考古題都考過呀~老師如果不教他們就至少先扣五分了啊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tea713306/3/1312272505/20090307195108/

我這淺說是針對學生貼上的,以後會以掌門同仁詩人的作品舉例介紹完整一些的喔!
2009-03-24 2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