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生地
<目錄>卷之一(宮集)
<篇名>生地(肺、心)-2
或疑生地雖涼,要亦不甚,以治虛熱之病,似應相宜,何禁用甚嚴也?不知生地之涼,不特沁入于胃,且沁入于脾,不特沁入于脾,又沁入于腎。故久服則脾腎俱傷,往往致大瘕之瀉1,不可不慎用也。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生地雖涼,大概也不會太過,用來治虛熱的病,似乎相當適宜,為何要這麼嚴格的禁用呢?
答:不知生地的涼,不只涼到胃,且涼到脾,不只涼到脾,又涼到腎。所以久服則脾腎都傷,往往導致大瘕1的瀉痢,不可不謹慎使用。
或疑生地止血甚神,而瀉中有補,似亦與元參之類可齊驅而並駕也。然而元參尚可重用,而生地斷宜輕用也。蓋生地沉陰之性,涼血是其所長,退火是其所短,不比元參既退浮游之火,而又滋枯涸之水也。生地涼血,則血雖止而不行。生地不能退火,則火欲炎而難靜,久則火上騰而血亦隨沸矣。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生地止血的功效很神速,而瀉中有補,似乎也可與元參等類的藥並駕齊驅?
答:然而元參還可重用,而生地決對要少用(指不要頻繁使用,而非指用量要小)。因生地沉陰的藥性,涼血是它的專長,退火是它的短處,不如元參既退浮游的火,而又可以滋潤枯涸的水。生地涼血,則血雖止住卻不能運行順暢,生地不能退火,則火焚燒而難靜,時間久了火上騰而血也隨之沸騰。
或疑生地寒涼,可以止血,以血得寒而止乎。抑血得補而止乎?夫生地涼中有補,血得涼而止,亦得補而止也。蓋血非涼則無以遏其上炎之勢,非補亦無以投其既濟之歡,故生地止血建功實神者,正以涼中有補也。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生地寒涼,可以止血,是因血得寒而止住。或是血得補而止住呢?
答:這個生地涼中有補,血得涼而止,也得補而止。因血非涼則無法遏止住它上炎的態勢,非用補法也無法迎來既濟調和的歡樂,所以生地止血建功神速的地方,正是因涼中有補。
或疑生地清肺肝之熱,肺肝俱屬陰,補陰即不能奏功之速,自宜久服之為得,安在生地只可暫用而不可常服耶?曰︰生地清肺肝之熱,亦只清一時之熱耳。肺肝之火,初起多實,久病多虛。生地清初起之熱,則熱變為寒;清久病之熱,則熱愈增熱。蓋實火得寒而勢解,虛火得寒而焰起也。故生地只可一時暫用,而斷斷不可長用耳。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生地清肺肝的熱,肺肝都屬陰,補陰就不能馬上看見效果,自然應該久服它才對,怎麼會說生地只可暫用而不可常服呢?
答︰生地清肺肝的熱,也只能清一時的熱。肺肝的火,初起時大多為實症,久病後大多為虛症。生地清初起的熱,則熱變為寒;清久病的熱,則熱愈增熱。因實火得寒而病勢緩解,虛火得寒而火焰生起。所以生地只可一時暫用,而萬萬不可長久使用。
註1大瘕之泄:《難經‧五十七難》:「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陳瑞孫《難經辨疑》指出:「大瘕泄,即腸澼也」。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痢疾。(圊,即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