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8-20還丹妙訣
白話醫道還元
卷八修性復命詳解-20【還丹妙訣】
金精初還上界,木母帶轉中宮。
【原解】
呂真人曰:此發明元陽后生發之妙訣也。
何謂金精還上界?金精者,即上文所謂陰海之真陽是也。上界,指泥丸及絳宮而言。
修持功候,當此元陽初發來復時,謂之金精初還。金者,陽也。自其光耀言,故曰精。
初從陰海中發出,其光耀直升騰而上冲泥丸天庭宮,下遞絳宮而止,是謂還上界。即《洞經》所謂:“天晨金霄遊,朗朗生帝境”之義。丹書云:“金來歸性”,亦指此而言。
修持到此,性命圓融矣。然猶慮其不凝,故必以真一之神,迎合而還歸于黃庭,連內之真魂,亦一併歸于此至中之地,不使魂飄蕩而搖其真陽,從此還歸中宮,溫而養育,真息包裹,自然真靈凝結不散。
丹書所云:“結成嬰兒”,即指此也。《洞經》所謂:“魂歸太無中”,亦是此義。他如“送歸土釜”,亦不過從此義,創為新詞耳。其實即還丹之真妙訣也。
惟真陽升騰后,連魂返歸于黃庭,故曰“木母帶轉中宮”。木母,即指人之魂,因魂藏于肝,屬木,故云木母。
所以修持之士,必得此還丹一訣,乃有歸本,否則不免于泛涉,真靈無從結成。功候涵養鍛煉,到此已將過半矣。
從前之書,大率隱寓此妙義,不顯為指示后學。所以世人盡以先天大道為虛而無據,然大道雖從虛中著手,豈真無據耶?人自不達耳。
今顯說到此,有據乎?無據乎?當細核之。
【白話解】
呂真人曰:此發明元陽后生發之妙訣也。
呂真人曰:這裡透露說明元陽返還後生發的妙訣。
何謂金精還上界?金精者,即上文所謂陰海之真陽是也。上界,指泥丸及絳宮而言。
什麼是金精初還上界?金精,就是上文所說陰海中的真陽。上界,就是指泥丸(頭)及絳宮(心)而言。
修持功候,當此元陽初發來復時,謂之金精初還。金者,陽也,自其光耀言,故曰精。
修行的功候,在這個陰海中的元陽剛開始發越升騰,即將返回元性(金來歸性)的時候,稱為「金精初還」。金,就是陽氣,如果從它發出的光芒來形容,就稱為「精」。
初從陰海中發出,其光耀直升騰而上冲泥丸天庭宮,下遞絳宮而止,是謂還上界。即《洞經》所謂:“天晨金霄遊,朗朗生帝境”之義。丹書云:“金來歸性”,亦指此而言。
*真陽剛從陰海中發越升騰,它的光芒直接升騰而上沖到頭頂,然後下降到心而止,這就是所謂的「還上界」。也就是《洞經》所說「天晨金霄游,朗朗生帝境」的意思。丹書說「金來歸性」也是指這個狀態而言。
修持到此,性命圓融矣。然猶慮其不凝,故必以真一之神,迎合而還歸于黃庭,連內之真魂,亦一併歸于此至中之地,不使魂飄蕩而搖其真陽,從此還歸中宮,溫而養育,真息包裹,自然真靈凝結不散。
修持到這個「金來歸性」的境界,性命已經圓融了。然而仍要顧慮真陽不凝固,所以必需用「真一之神」,迎接會合而還歸於黃庭(中宮),連同體內的真魂,也一併返歸於這個中宮,不使魂飄蕩而動搖他的真陽,從此真陽還歸中宮,溫而養育,真息包裹在外,自然真靈凝結不散。
丹書所云:“結成嬰兒”,即指此也。《洞經》所謂:“魂歸太無中”,亦是此義。他如“送歸土釜”,亦不過從此義,創為新詞耳。其實即還丹之真妙訣也。
丹書所說「結成嬰兒」指的就是這個。《洞經》所謂「魂歸太無中」也是指這個,其它如「送歸土釜」,也不過是從這個道理,另外再創作新的名詞而已。其實就是「還丹」的真妙訣。
惟真陽升騰后,連魂返歸于黃庭,故曰“木母帶轉中宮”。木母,即指人之魂,因魂藏于肝,屬木,故云木母。
在真陽升騰後,連同藏於肝內之魂一同返歸於黃庭,所以稱為「木母帶轉中宮」。木母,就是指人的魂,因為魂寄藏在肝,屬木,所以稱為「木母」。
所以修持之士,必得此還丹一訣,乃有歸本,否則不免于泛涉,真靈無從結成。功候涵養鍛煉,到此已將過半矣。
所以修持的人,必需得到這個還丹的真訣,才算走上回歸本源的正確道路。否則不免於泛涉1,真靈無法凝結成功。涵養鍛煉的功候,到這裡已經快要過半了。
從前之書,大率隱寓此妙義,不顯為指示后學。所以世人盡以先天大道為虛而無據,然大道雖從虛中著手,豈真無據耶?人自不達耳。
從前的丹書,大多隱藏這個妙義,沒有明顯的指示給後學的人看,所以世人都以為先天大道是空虛而沒有憑據,然而大道雖然是從虛空中著手,難道真的沒有根據嗎?是人自己不懂罷了。
今顯說到此,有據乎?無據乎?當細核之。
現在揭露這個妙義說到這裡,有根據嗎?沒有證據嗎?應該仔細地對照、審查。
註1泛涉:廣泛涉獵。涉獵的法門越多就越亂,實用的功法一門深入就夠了,當功夫煉成,再泛涉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