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29元陽非陽
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29【元陽非陽】
元陽耿耿,片刻莫可相離。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元陽耿耿?元陽者,指天地之真一而言,非陰陽之陽也。蓋天地之真主宰,只是一點元陽。二氣藉此以維持,五行賴此以統括。
然後大化流行,萬物因之發育。耿耿者,貞固常存之謂。天地之形質有壞期,而此元陽則無壞。惟其不壞,故謂之耿耿。
人亦禀天地之元陽而生,但人自有生而后,氣為之拘,物為之蔽,七情耗之,六欲擾之,遂至日漸消磨,至于消磨盡而死,遂一團陰氣,又復墜入地下輪迴。
雖陰中微帶些陽,而陰氣主之,所以為陰鬼也。聖神仙佛純是結束元陽,銷爍群陰,自成金剛不壞真體。
形質雖壞,而此真不沒,上升于太空,皆由修心之功。造到與天地同體,所以捨心別無可用其修能。
*人苟能絕其嗜欲,自然元陽漸復,非有他巧妙也。
何謂片刻莫可相離?蓋天地之大化,運于五行中,二氣司其權,實元陽之真握其樞機。有此元陽,而后二氣自交,五行自相生相剋而成化,無一刻可離。
此元陽一刻不存,則二氣不交,五行不代遷,萬物安得有發育?而造化之機息矣。《中庸》所謂:“道不可須臾離”,亦即此義。
人之百體,皆聽命于一心,而一心之真宰,只一點元陽,主乎一身之化育。修心之士,苟能參透,則一心自與至道大適,無虛假,無間斷,造到至誠無息地位,自是片刻不離也。
人法天地而修其心,人道自與天地之至道合一。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藏於密。卷舒可以隨意,亦何患聖神仙佛之不可為耶?當共細為嘗之。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元陽耿耿?元陽者,指天地之真一而言,非陰陽之陽也。蓋天地之真主宰,只是一點元陽。二氣藉此以維持,五行賴此以統括。
呂真人曰:什麼是元陽耿耿?元陽,就是指天地的真一而言,並不是陰陽二氣的陽氣。天地真正的主宰,只是一點「元陽」,陰陽二氣藉著元陽以維持,五行憑靠元陽以統合運行。
然後大化流行,萬物因之發育。耿耿者,貞固常存之謂。天地之形質有壞期,而此元陽則無壞。惟其不壞,故謂之耿耿。
然後變化散布傳播,萬物因此而萌發生長。耿耿,有堅固常存的意思。天地間有形的物質終有敗壞的一天,但元陽不會敗壞。正因為元陽不會敗壞,所以稱為「耿耿」。
人亦禀天地之元陽而生,但人自有生而后,氣為之拘,物為之蔽,七情耗之,六欲擾之,遂至日漸消磨,至于消磨盡而死,遂一團陰氣,又復墜入地下輪迴。
人也是禀賦天地的元陽而生,但人自從出生之後,氣受到了局限及拘束,物慾障蔽了心,元陽被七情六慾干擾與消耗,於是日漸消磨,等到元陽消磨殆盡而死,就變成一團陰氣,死亡後又再一次墜入地下輪迴。
雖陰中微帶些陽,而陰氣主之,所以為陰鬼也。聖神仙佛純是結束元陽,銷爍群陰,自成金剛不壞真體。
雖然陰氣中稍微夾帶些陽氣,但仍然是陰氣做主。所以才成為陰鬼。聖神仙佛其實修的是這一點陽氣,凝結元陽,銷融群陰,自然形成金剛不壞的真體。
形質雖壞,而此真不沒,上升于太空,皆由修心之功。造到與天地同體,所以捨心別無可用其修能。
外在的形體與肉身雖然有壞死的一天,而這個真陽卻不會消失,能上升於太空,這都是修心的功效,才能修到與天地同體,所以除了心,修其它的都沒有用。
*人苟能絕其嗜欲,自然元陽漸復,非有他巧妙也。
人如果能斷絕嗜欲1,自然元陽漸漸恢復,並沒有其它巧妙的方法。
何謂片刻莫可相離?蓋天地之大化,運于五行中,二氣司其權,實元陽之真握其樞機。有此元陽,而后二氣自交,五行自相生相剋而成化,無一刻可離。
什麼是片刻莫可相離?天地的大化2,運行於五行之中,陰陽二氣掌管這個運行的權力,其實是元陽的真在掌握這個大化的關鍵。有這個元陽,然後陰陽二氣自然交合,五行自然相生相剋而成就大化,沒有一刻可以分離。
此元陽一刻不存,則二氣不交,五行不代遷,萬物安得有發育?而造化之機息矣。《中庸》所謂:“道不可須臾離”,亦即此義。
這個元陽如果有一刻不存在,則陰陽二氣不交合,五行不變化生克,萬物怎麼會有滋長生養的契機?如此一來造化的生機就息滅了。《中庸》所說的「道不可須臾離」(道一刻都不能離開),也就是這個意思。
人之百體,皆聽命于一心,而一心之真宰,只一點元陽,主乎一身之化育。修心之士,苟能參透,則一心自與至道大適,無虛假,無間斷,造到至誠無息地位,自是片刻不離也。
人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聽命於心,而一心的真宰,只是一點元陽,主宰一身的化育。修心的人,如果能參透,那麼一心自然與大道相合,無虛假,無間斷,修到至誠無息境界,自然是片刻不能相離。
人法天地而修其心,人道自與天地之至道合一。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藏於密。卷舒可以隨意,亦何患聖神仙佛之不可為耶?當共細為嘗之。
人效法天地而修其心,人道自然與天地的至道合而為一,展開則充滿上下四方,隱藏則隱匿於細微的地方。展開與隱藏可以不受拘束任意為之,也哪裡還躭心聖人、神仙、佛會做不成呢?應該共同來細細的品嘗這一個道理。
註1嗜欲:指耳、目、口、鼻等方面貪圖享受的要求。
註2大化:指化育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