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息-下
現在就讓咱們來整理一下摘錄:
1.(7-21)是論述命基與命蒂的築基功法,(7-21-5), (7-21-7), (7-21-9)均為論述命基的功法,到(7-21-10)則再次講述(7-21-9)為濁精轉化為元精(後天轉先天)的方法,將築命基(煉精化氣)的功法做一個總結。
(7-21-12)直述命蒂是生初就禀承於天地的真氣(本來具足),能運轉於全身,精津血液全靠它運轉驅策,所以稱為「真息」。
(7-21-13)直指真息就是人的元氣,與口鼻的呼吸不同,而(7-21-14)說真息就是命蒂,可以綿綿不絕的周流全身,使精津血液不凝結。並且用「默默綿綿」來形容真息。
真息既然禀承於天地,也就是天生就有(本自具足),那為什麼會消失呢?所以
(7-21-15)講述真息被百邪所耗散,因此不生真息。
(7-21-16)總結鞏固命基與命蒂,才能養成真身,才能成真証道。並再次強調真息為修道的根本,築基就是築命基、命蒂,亦即固蓄元精、元氣,也就是煉精化氣的方法。
另(7-21-16)「古來証道成真者,皆由固其命之基與蒂,養成真身,此假形雖壞,而真身獨長存」。及(9-10-7)以獨修一物,決無能成之理。惟使天寶地靈和合歸于中宮,自然凝結真靈。
從這二句話可以明白,三教聖人都是修煉性命而養成金剛不壞的真身,如果能依法修心(煉己)、築基乃至於證到真息,怎不令人嚮往。
2. (9-6-4)論述性、命(陰陽二氣)交合在中宮,而自然發生的內景,其中初定「通息」的境界,就是真息產生的境界。反過來說就是想要恢復真息,就必需讓陰陽二氣達到平恆而相互交融在中宮。
(9-10-7)也是論述性、命交合在中宮,不可以只單修「性」或單修「命」,並且用「天寶」來代替性,用「地靈」來代替命,用「真靈」來代替真息。
(9-10-8)再次強調天寶、地靈,不為物慾所耗,自覺情投意合,真陰、真陽二氣交感,歸還於中土而轉化還原為「真一之氣」,這個「真一之氣」就是先天的真氣,也就是所謂的「真息」。
(9-10-9)總結宇宙天地的源頭或說生命的源頭就是真一之氣(真息)(先天的真氣),真一之氣(先天的真氣)落於後天便形成天地(陰陽二氣),二氣摩蕩於是天地化生萬物。在於人也是稟承天地的真一而生,這股先天的元氣落於後天便形成性命(水火),於是再化生五臟六腑。
逆向操作使陰陽二氣(水火)交融回歸成為真一之氣,就稱為性命雙修的功法,就能還原來到天地的源頭或回到生命的源頭,才能與天地同體同壽,才能像天地般化育萬物,所以性命雙修是天地化育的妙機,人領悟到這個妙機便可以成道。
(9-22-8), (9-22-9)再次重申煉精化氣的步驟,並以「養精上華氣」來形容煉精化氣,以「妙手」來形容通曉功法的人。
因為原文有些亢長,所以用摘錄的方式,與陸潛虛的《真息論》相較之下,二者的基本理論相同,呂祖降著《醫道還元》所論述的內容較為詳實、清楚、透徹。
呂祖在序文及書中也一再提及,丹道是上天的秘機,所謂的「天機」是不可以洩露,洩露天機是會遭天遣的,所以古經大多用隱喻、假借或艱深的詞彙方式來書寫,導致後來的學者,在看不懂的情形下,胡亂猜測,聰明誤逞,於是到最後大道不能彰顯於世。
序文說一直到清朝光緒年間,因為長時間沒有人得道升天,所以呂祖連署眾仙上書玉帝,適逢天機洩露的時機,玉帝才開恩由呂祖執筆,降著本書於清光緒甲午年在廣東省信宜市的複善堂。
我是在2017年6月才開始鑽研這本書,緣起於大龍鳳的鄉親玉琴姐請我翻譯,本來我認為這本書只是講些簡單的脈、症與藥理的醫書,只有原理、原則,又沒有記載藥方,所以就隨手翻譯了一下,用三個月的時間一翻完才發現,我好像翻錯了,於是又花了二個月再重翻一次,結果還是覺得翻的不太對!
為了避免我個人翻完後又覺的有偏差,於是第三次再重翻的時候(2018年1月)我找了五個人一起翻,在逐字翻譯的過程中,才發現這本書根本就是寶典,怎麼說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看懂了書中的理論,並且實踐了以下三點:
(一)2018年6月我運用書中的剝復(陰陽消長)原理,設計出六氣升降的用藥準則,在一般的藥理加上這個準則,可以提升藥效二成。
(二)同年9月又運用陰陽互根的原理,換算出手足四時配穴的規律,及內外八卦的取配穴法則,在對症下藥的前題下若選對穴道可以愈病於彈指。
這種質的飛躍使我藥貼的功力大增,一直到2019年5月我們才把第三卷翻完,其間我個人已經第三次的把全書翻完,此時參與翻譯的人已經剩下三人(連我),但大家都已經進入狀況,看懂了書裡所寫的不只是醫術與藥理,而是驚天動地的神功,超凡入聖的心法,以及成仙作佛的丹道。
(三)於是我按照築基的功法從2017年9月開始一直築到2019年5月17日才完成百日築基。雖然沒有練出什麼神功,但就在完成築基之後我發現,沈浸在體內卅多年的寒氣,已經莫名其妙的散去大半,本來的青黑之氣已變的有點紅潤,我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用盡各種醫藥都散不去的痼疾,竟然不知不覺地好了。
在喜出望外之餘,我寫了這篇文篇,探究那痼疾會好的原因,應該就是禁慾,精氣神是人身的根本,回歸到基本面來解決問題才是王道。只是沒想到築基還有這麼多的學問!
至於後面的神功可不可以練成,就有待時間來印證了。好吧!寫到這裡已然盡興,希望大龍鳳的鄉親有病的去病,沒病的強身,大家都能過上健康快樂的日子。
最後我引用《醫道還元》卷4-38-8與卷4-39-8/9這個章節來做為結尾:
自明尤冀共明,自証還思同証。是以筆之于書,不惜支分節解之勞。亦欲體上皇度人救世之苦心,俾有夙緣畸士,得所從入云爾。世當共諒之。(4-38-8)
自己懂得也希望大家都了解,自己証道,也希望大家都能共同証道。所以筆之於書,不惜支分節解5之勞,也是想要體味天帝度人救世的苦心。讓有夙緣畸士6,得到進入的門徑如此而已。世人應該共同體諒。
註5支分節解:比喻剖析義理,詳盡中肯。
註6夙緣畸士:有獨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夙緣指前生的因緣。這裡指讓有夙緣、且有獨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
有志之士,特患不知心學何在,致欲從末由。今既著為是書,果能參究,求妙理之明達,則修途顯,道之歸宿亦了然。(4-39-8)
有志之士,就怕不知道修心的學問在那裡,想要學又不知從何處著手。現在既然寫了這本書,如果能參詳研究,對妙理有明確透徹的認識,則修行的道路顯露,道的歸宿也了然於心。
此書自足為求道之階梯。人人可由此直上,豈非吾輩矢願度世之美事乎?(4-39-9)
這本書本身就足夠成為求道的階梯,人人都可以由此直上,這難道不是我輩立下心願度世的美事嗎?
上一篇:真息-中
深夜拜讀完藥王大師真息上中下三篇,心神為之嚮往,信心大增,先不論證道與否,但已然見到離苦得樂之明燈,人生短暫、苦海無涯,深覺若是錯過這一村,就將不再有這個店,有志者何憚而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