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引part3
這回集合了諸位鄉親對藥引的看法,好讓大家有個比較,藉此可以更瞭解中藥的運用法則與古人的智慧,相信不久的將來,聰明如您,定能舉一反三,創出更好的法則,讓後來的人運用,就先讓咱們來看看這些基本法則。
一「牆頭草引藥法:」
當一副藥設定好目標時,引藥就決定了它的去向,這和本草說的補氣藥大於補血藥,補血藥從而補氣的道理是一樣的,像桂枝這味藥本來是通經絡溫暖四肢及微發汗的藥,配在利尿的藥方之後桂枝便會幫助利尿。配在發汗藥的麻黃藥方裡便會幫助發汗,配在收斂藥的白芍藥方裡便會幫助斂汗,配在去寒通經絡的附子藥方裡可以暖四肢、溫經止痛,很狗腿吧,所以教主我稱之為牆頭草引藥法。
二「王道型引藥法:」
如上集李爺所述:補中益氣在台灣吃有效,在加拿大吃則無效,需增大升麻劑量吃才有效。………….其實補中是甘溫益氣的藥方,甘溫益氣是針對體寒氣虛而設,方中的柴胡本來就有升提清氣的作用,但柴胡升的是少陽的清氣,本來脾胃虛寒的病家,一但遇到冬天使胃氣更弱的情況下,補中的藥效就難以發揮,這時可以升提陽明胃經清氣的升麻便可派上用場。
如度爺所說李東垣、王海藏師徒同為補土派代表人物,胃氣為王道的道理他們豈會不知,所以在此時加大用量的升麻,通常都是用蜜炙,以防性味寒涼升麻的量太多而傷了胃氣。
除此升麻還可以引蔥白入肺,幫助出汗,能引石膏去胃火治頭痛、牙痛,引參耆入脾胃補脾,同柴胡能引歸、耆、朮等甘溫藥以補衛氣之散而實其表。
總之胃氣就像是中央銀行,總控全國經濟的脈動,其它引藥遇到它都可化為己用或助長其勢,所以教主我稱之為王道型引藥。
三「輔助型引藥法:」
像g爺所說:「引藥幫忙把塞車的路打開、順便加壓,讓君藥到達目的地發揮藥性」。
1如服六味地黃用溫鹽水送服,此時的溫鹽水即為輔助藥引,因為本草的五味之義說:鹹入腎,六味地黃中的熟地黃本身就入腎,方中的澤瀉也是用鹽水炮製過,就算不用溫鹽水送服它還是會入腎,再用溫鹽水送服,就是把目的地「標靶化」會有輔助的作用。
2脾胃虛寒的人服六味地黃可用薑湯送服,體質虛弱的還可以用雞湯送服,此時的引藥薑湯、雞湯,即為幫助腸胃吸收六味地黃的功能。
另外像生姜、燈心草、醋、童便、韮菜、紅棗、紅糖水等都是屬於輔助型的引藥。
四「窩裡反引藥法:」
相惡、相畏、相反、相殺等跟君藥作對或能牽制整副藥性的發揮就算是窩裡反藥法。
1服用苦寒藥、有毒性的藥常會用米湯或甘草水為引藥,米湯護胃可使苦寒藥少傷胃氣、甘草水解毒可減緩毒性藥物的傷害。
2另外像半夏畏生薑、反用薑汁炮製半夏牽制它的毒性。
3甘草反甘遂、大戟、反用甘草來牽制甘、大的毒性。
4五味子味酸收斂,乾薑味辛發散,一開一斂共奏鎮咳平喘之效。
五「矯味型引藥法:」
1服用麻仁丸、潤腸丸等藥物時,可用煉蜜溫服為引藥,蜜還能減少藥物異味,使順利用藥。
2服用中藥味苦,常見服後以仙楂矯味。
3胃藥中加涼涼的薄荷或冰片為引藥,除了有輔助作用外還能矯味。
六「升降型引藥法」
1柴胡升肝經陽氣,並疏泄半表半裡邪氣治寒熱往來,前胡降肝經風熱,肝膽經風痰咳逆非前胡不能除。感冒而忽冷忽熱,兼有咳逆上氣、胸悶者,二胡可以同時使用,如「攝生眾妙方」荊防敗毒散。
2青皮也是肝膽的下行引藥,青皮屬氣藥治食積氣滯,前胡屬風藥(感冒藥)治咳逆上氣。
3入肝的下行引藥還有牛膝,牛膝性善下行還具滋補力,長於治療下半身的腰膝筋骨酸痛。
4葱白通上下陽氣,能升能降,能引感冒藥上行治頭痛,能引清胃熱藥石膏下行加強瀉下作用,所以上治頭痛、下治腸胃的藥方有的會用葱白為引藥。葱白配蜂蜜亦令人大瀉,故本草說葱蜜同食則殺人。
七「革命型引藥法」。
凡實積、實火、熱毒、瘀滯等臟腑、腸胃氣血塞住的毛病,都可以用攻擊型的引藥如大黃,如炎爺「混江湖的密招」六味地黃加大黃為引,即是先用大黃掃蕩下焦瘀塞的毒素,好讓後面的六味地黃得以補腎。
1大黃除了瀉下還有補益的一面:配人參可補氣,配當歸可以補血,配人參、阿膠可以補養氣血,配芒硝可以止瀉,配麥冬、元參、生地可以增液通便,配附子、乾薑、人參、甘草可以通便兼補脾。
2大黃的瀉下還有多種型態:配黃連、黃芩、白芍可以瀉熱止痢;配驅蟲藥可以將寄生蟲排出體外;配朴硝、梔子、黃芩、連翹等可以瀉上焦火,治頭痛、目赤、咽痛、口舌生瘡等;配龍膽草、梔子、夏枯草可以瀉肝火;配白芷、葱酒可以治毒瘡:配丹皮、桃仁、芒硝可以治腸癰;配水蛭、虻蟲、蟅蟲可以治瘀血;配防己、葶藶子、椒目可以治水腫;配茵陳、梔子治黃膽;配木通、車前子、梔子治淋證;配礞石可治痰熱;配黃連、黃芩可以治心火偏亢的吐血、衂血(流鼻血),說到這裡要加強一下,咱渡爺提到:
「唐容川將血證的治療方案,分為四個階段:止血、消瘀、寧血、補血。
其中止血的基礎方,是傷寒論中的大黃黃蓮瀉心湯。唐容川的解釋是,血湧出的時候,不管是吐血鼻血等,都代表血已經不走常道,以大黃瀉下,是為了空出體內足夠的空間來讓血不再湧出。」
這句「空出體內足夠的空間」其實就是大黃瀉去心火的意思。心主血,血熱致血妄行而有吐、衂諸症。大黃可去心火,心火去則血無熱,血無熱則吐血、衂血自止。
大黃有這麼多作用除了它本身瀉下攻擊力十足之外,還有藥材炮製後的小秘密,
「仲景太陽門調胃承氣湯大黃註曰:酒浸,陽明門大承氣湯註曰:酒洗。少陽、陽明門小承氣湯,大黃不用酒製,皆有分別。東垣曰:邪氣在上,非酒不至,若用生者,則遺至高之邪熱,病愈後,或目赤喉痺,頭痛膈上熱疾生也。」
教主我用九製大黃治久年虛勞、氣血二虛、百藥無效者確有良效,總之大黃這種先破壞再建設的引藥模式,教主我稱之為「革命型引藥法」。
最後引用本版鄉親「意而」爺的留言來做結語:
小弟是第一次在此留言 , 正巧看到版大在討論引藥的功能 , 就提供一段徐靈胎的見解:
殭蠶感風而殭,凡風氣之疾,皆能治之,蓋借其氣以相感也。或問:因風以殭,何以反能治風?曰:邪之中人也,有氣而無形,穿經透絡,愈久愈深。以氣類相反之藥投之,則拒而不入;必與之同類者,和入諸藥,使為嚮導,則藥力至於病所。而邪與藥相從,藥性漸發,或從毛孔出,或從二便出,不能復留矣。此即從治之法也。風寒暑濕,莫不皆然。此神而明之之道,不專恃正治奏功矣。
此文的意思似乎是藉由”同氣相求”的方式 , 用釣魚的方式 , 以引藥為餌勾動潛伏的病邪 , 才能使得君臣之藥克竟全功。
sorry是我疏忽了 , 現在補上.
上(1)的例子 , 是常見的夏秋二季的濕疫時邪 , 因過食生冷導致寒飲下注 , 從而引發了氣機閉塞 , 而引藥用紫金錠 , 是因為其中含有 山慈菇/雄黃/五倍子 以僻穢解毒 , 麝香通竅化濕 , 隨續子/大戟除痰濁 , 由此來看以紫金丹為引 , 純是針對開通氣機(去邪阻)的部份 , 才能使得主藥化濕和中功能更好發揮 , 正好屬於版主所分類的輔助型引藥用法 , 只是功效比一般單味藥引更全面一點.
(2)的例子是屬於濕熱內蘊且胃火上衝(通常胃火更多是併發牙齦浮腫 ) , 為上熱盛下陰虛的症狀 , 玉骨散本身是由 羊脛骨灰/煆石膏/升麻/生地/胡桐淚/黃連/膽草 所組成 , 對於濕熱引發的牙疼有很強的針對性 , 大部份成分與主藥重覆 , 則起了增效的功能 , 但其中羊脛骨本屬甘溫之物 , 起了”以溫就熱”的功能 , 再結合束燈心草利濕熱的功能與羊骨呼應 , 使諸清熱藥一呼而百諾 , 結伴由水道下行可謂巧思.
抱歉拖了幾天才出現 , 先上兩個.
成方引藥:
1.僻穢化濁類 --- 紫金錠
宣統十三年八越十二日寅刻 , 帝脈息左寸關弦數 , 又寸關滑而近數 , 胃蓄飲滯過服寒涼 , 致頭悶肢倦嘔吐惡心 , 寒飲下注泄瀉腹痛 , 擬以和飲化中法調理:〔霍香梗 ,薑連 , 竹茹 , 澤瀉 , 赤苓 , 木通 , 心會 , 豬苓 , 木瓜 , 鮮薑}並以紫金錠一粒另服為引.
2.清熱解毒類 --- 玉骨散
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二 , 后左脈弦細右脈滑數 , 下門牙色黑有蛀孔 , 名曰齒齲 , 下門牙數少陰腎 , 是經不足致肺胃二經濕熱 , 鬱結日久而生蟲 , 擬以益陰清胃飲調治:{生地 , 石膏 , 知母 , 牛膝 , 酒岑 , 膽草〕併燈心草一束及玉骨散為引.
再來補上:
3.通腑瀉下類 --- 一稔金
同治X年十月三十日寅 , 帝脈弦軟而虛 , 原為因病致弱 , 氣不化飲之症 , 金忽氣道梗阻似厥閉象 , 以助氣化飲湯調理:〔沙蔘 麥冬 伏龍肝各五錢 ,柏子仁霜三錢 , 枇杷葉 白薇 陳皮各二錢 , 五味子四分〕並引一稔金沖服
一稔金主要由大黃/牽牛子/檳榔/人蔘/硃砂合成 , 主要功能為瀉熱怯痰 , 通腑導滯並消食. 主方以益氣養陰的方式調理 , 輔以消痰導滯調暢氣機之引 , 為"欲扶正 , 先怯邪"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