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8 00:42:06高木

我看【三個阿道夫】


以下必然有雷。

【三個阿道夫】是手塚治虫的作品,描述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主義的一個架空故事。故事穿插德日兩地,以希特勒具有四分之一猶太血統為背景,描述三個德國人:希特勒(第一個阿道夫)、德國裔的考夫曼(第二個阿道夫)以及卡密爾(第三個阿道夫)的故事。

故事以一個日本人草界平為中心,將整個故事串連起來,其無意間取得了希特勒血緣的證明書,引起一連串的政治謀殺;考夫曼與卡密爾在日本長大,本是好友,卻因為納粹所引發的政治立場的衝突,而走上必須互相殘殺的道路。

手塚治虫的不愧是漫畫之神,整個劇情非常有張力,也極度戲劇化,最戲劇化的一點就是:那一封血統證明書完全沒有發揮任何影響力。真正消滅納粹的,除了美國之外,其實就是已經因為自己具有猶太血統,而陷入焦慮與瘋狂的希特勒自己本身。不過缺點仍然是有點虎頭蛇尾就是了。

這部漫畫給我的感想是:大屠殺(slaughter)這個詞在我們一般人眼中仍然是太中性了。我們知道大屠殺意味著非常殘忍以及暴虐,但是也就僅此如此而已了。

其實大屠殺泯滅了最後一絲人性,將人類化為仇恨的主體,理所當然的去毀滅整個群體,從中甚至感覺到喜悅與充實感。

—當一個十六的少年,參與了一個高度訓練的團體,拿起了手槍,開始練習處決一個低賤的個體,因為腦袋爆開而嘔吐,然而很快地,他變得一槍一個,甚至隨口在討論自己喜歡的音樂或女人,對於將蟑螂滅絕覺得充滿了使命感。這種深刻的轉變,我想只有強烈的影像,或者是深刻的文字才能表達吧!

這就是大屠殺不同於純粹殺人的地方,因為它甚至形成了群體的認同。

一般人都認為德國對於二戰以及屠殺猶太人,有值得肯定的反省與歉意,而相形於日本顯得誠懇很多。然而我覺得德國同樣是不願意面對過去,他們多避談希特勒以及二戰,希特勒不能被公開討論,成為了德國人的心障,使用納粹標誌甚至還有刑責。德國人越是驕傲,越是無法面對這樣屈辱的過去。我覺得要化解仇恨,除了將過去解密之外,最重要的是社會必須要坦率的討論。—但是必須要理性與檢討。

我想二二八事件亦若是,過去我對於二二八沒有太多的感覺,因為我看到的都只是政客的操弄,對於緬懷充滿了疏離。台灣社會上在討論二二八事件,都是充滿了很濃厚當下的政治角力,或許再過幾年,我們才能夠好好坦率的討論這起事件。

在三個阿道夫的最後一幕,兩個阿道夫在西亞互相殘殺,因為亞利安人永遠無法與猶太人在任何地方和平共處。最後一張圖,手塚治虫放了一大張墳墓,我不喜歡,只有悲愴,沒有強烈惋惜的對比。

我多麼希望最後一幕放著兩個阿道夫童年時開心的玩在一起的樣子。兒時玩伴形成了互相殺戮的敵人,這是多麼令人覺得愚蠢而鼻酸的一段歷史。

 

上一篇:一喜一憂

下一篇:詩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