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3 00:09:52高木

我看【三國之見龍卸甲】


一、前言

抽中pchome提供的電影特映票,跑去【學者】看了劉德華主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三國之見龍卸甲】的劇情是以趙雲為中心,敘述他的生平戰績。身為三國迷、三國精、自稱三 國通,以前時常與友人以三國為題互相考試、舌戰,所以對於【三國之見龍卸甲】是抱有很 高的期望(當然對於【赤壁】也是,但是歷史告訴我們,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抱持過高的期望的結果,就是死心、灰心、好不痛心)。.

電影之前,稍微作了一下功課,導演兼編劇是李仁港先生,從來沒有聽過。內心就激起一絲緊張,尤其是以一個人為主角貫徹整個劇情,一定需要很深的導演功力。演出前看了【壹週刊】老嘉華給了69分,內心不禁低滴咕,也太刻薄了(況且至從它給滿城盡帶黃金甲80分,我就沒想再相信過他了),其中評價過於側重演義與電影的對照,這是我覺得沒有必要的地方。事實上我比較期待的也是改編後的劇情,而不是照本宣科,否則我看小說、資治通鑑就好了,為什麼要看電影?

果不其然,整部電影李導演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使得這部電影賦予了很多新生命,只是個人認為評價不是太正面。這是後話了。在運作上,電影參入了羅平安這個杜撰角色,來貫徹整部電影的運作,我個人是認為比單單描述趙雲個人,更具有立體感,只是羅平安的刻劃太過平版,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落差感就是了。看了這部電影,照規定是要寫心得,以下就予以討論。不過在討論之前,還是先高喊幾聲:華神!華神!華神!華神!華神!華神!



二、【三國之見龍卸甲】地理位置的東倒西歪

中國地理位置幾乎是全部錯置,劇情可以改編,地理位置卻可以上下左右隨意倒置?劇情理論上應該是演到劉備兵退夏口,曹操大軍追殺,這是演義非常精彩的一段,包括趙雲七進七出救阿斗、張飛單騎退敵的長坂坡之役。可是劇本一改,將江陵遷到三國偏西北的鳳鳴山,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從河路交錯,變得黃沙滾滾。

然後趙雲立了大功,衣錦還鄉,回到常山好不風光。可是常山在河北省,所謂的河「北」就是指黃河以北,那一塊全部是曹操的天下,試問趙雲在哪裡要怎麼衣錦還鄉還兼泡妞?我覺得劇情改編當然是必要的,但是這樣亂搞對於稍微有地理常識的觀眾而言,其實是很難投入劇情的。

我就一直覺得很難投入劇情,事後可以理解導演在編劇上考量「起點終點皆是在鳳鳴山」的圍繞感,但是與其要如此撕裂觀眾本來應期望的印象,不如用象徵的手法,表達戰爭的始末都是一樣的其實就夠了。這部分我覺得很離譜。

註:華神身穿阿拉伯裝。



三、【三國之見龍卸甲】造型設計、大型道具絕對是不及格的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美術總監似乎也是李仁港先生。造型部分我覺得已經不是考證不考證的問題了,是根本上的影響觀眾投入劇情的障礙。一群戴著斗笠的軍人在畫面上衝殺,那種感覺不但不讓我熱血,反而讓人莞爾。比較讓人震撼的幾幕,幾乎都是畫面比較模糊的,只有在盔甲混亂的狀態下,我才會有投入電影的感覺。

至於武侯車、曹嬰使用的炸藥、步兵的立盾、馬戰車,其實都沒有使電影加分的效果。這些大型道具,突然使用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突兀,幾乎和【史前一萬年】在沙漠裡面看到長毛象一樣讓人錯愕(似乎還是遜一籌)。其實道具上簡單刻畫就夠了,因為人頭過多、畫面夠大,兩軍廝殺的的畫面就足夠讓三國迷太呼過癮了。但是半弔子的高科技武器,真的讓人看得不是目不暇給,而是目瞪口呆。

註:左邊那張是網友合成的,美術總監應該要讓鄉民作。


四、劇情部分誇張的地方誇張過頭、濫情的地方濫情過頭、違背常理的地方違背過頭

整部電影大概有四個主要的片段:

(一) 千騎破曹營

這段是講在諸葛亮的獻策之下,大將兼趙雲結拜兄弟羅平安,帶領千名騎兵大破萬人曹營的首部戰曲。其實在設計上,我是覺得可以把劇情直接援用公孫鑽與袁紹大戰白馬平原,作為趙雲追隨劉備的首場戰爭。但是如果力圖簡單,要改成千騎破曹營也是可以。只是這場戰爭作為連結江陵追擊戰的首部曲,不僅力度不夠,而且根本違背劇情的常理。若是早能夠預測了首戰會引發追擊戰,那首戰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說實在話,就是要引入羅平安和趙雲之間的複雜情節。

(二) 萬軍救阿斗

這一段就莫名其妙的就是弄丟了阿斗,導致趙雲力戰生氣的關羽和張飛。基本上這一段實在很多餘,而且趙雲槍技之強以一打二毫不遜色,而劉備一出手就制服關羽張飛更是令人一臉囧(似有抄襲陳某之嫌)。然後趙雲單騎突破曹軍,大笑離去。這一段說實在話,就是畫面設計上不夠好看,尤其是步兵的行進很突兀。一個小妹妹演曹嬰,傻裡傻氣的,而曹操又過於典型,還要宣示給觀眾「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過於刻意造作。

(三)冊封五虎將軍

趙雲穿了一身阿拉伯衣服,引發了一些騷動。只是前將軍關羽的氣勢還不如翊軍將軍統帥全軍。五虎將軍封賞之後,劇情就直轉直下,關張馬黃都死了,只剩下趙雲。北伐之際,吳建豪飾演的關興和不知道誰演的張苞(扮相還都不錯)搶當元帥,在爭執之間,老將趙雲挺身而出。這個時候諸葛亮勸趙雲不要出征,理由是:「我們人生中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整場笑翻,諸葛亮啊諸葛亮,你也太現代了吧。其實【三國之見龍卸甲】的對話古不古、今不今,夾雜使用真的是鬧了不少笑話。
(四) 北伐行經鳳鳴山

最後一段就是北伐死戰鳳鳴山,也是全戲的高潮。劇情裡面設計諸葛亮要趙雲出兵鳳鳴山,引魏軍夾殺,偷渡引兵暗擬發兵急攻隴西六郡。這個劇情的改編我就滿喜歡的,不僅讓觀眾出乎意料,也可以顯現出趙雲的悲憤與英雄氣概。只是鄧芝變成猛男,我很不能接受。

敵軍主將是曹操的孫女曹嬰,我也很不能接受。這個角色很明顯是硬設的,有她不會增加劇情的張力,無她不影響劇情的進展。最後一段,說實在話我覺得比(一)、(二)、(三)都還惡搞。

比較好笑的是,港片飛虎隊長韓德四個兒子單挑趙雲都被幹掉,力力在旁邊說:「他回家會被他老婆罵。」我覺得超好笑的。

不管是單挑饒敵(戰場可以那麼兒戲?動輒單挑,單挑完還饒人?)、守軍放棄防守的優勢開門死戰、曹嬰沒事作一直彈琴,對於戰爭沒有任何實質益處,最後羅平安的自白也太過突兀,雖然有伏筆,但是太過衝突。最後一幕最造作,單槍匹馬衝勁敵營中戰死,其實死戰不是不可以,但是太造作了,至少配一點親兵一起衝視覺效果不會那麼令人不適應。

註:三國志十一代的趙雲配上華神的臉。




五、結論:我覺得【三國見龍卸甲】真的拍得很不怎樣。,讓我挺失望的。


註:看人家馬超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