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1 01:40:11高木

【轉錄】Chee Siok Chin給馬英九的一封信


敬愛的馬先生:

這是來自新加坡的問候。我知道你正訪問新加坡,我在此表示歡迎。同時,我還想要借此機會恭喜你獲得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候選人資格。

不過,在2007年6月2日 的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的一則新聞令我十分震驚。在新聞裡提到,” 馬認為新加坡是台灣的榜樣”你說”新加坡不同于我們(台灣),它的重點不在於民主化。雖然如此,但它專業,無貪腐和有效率,值得我們學習 ”你又說”新加坡政府非常有效率。 他們能輕易達成共識,不會爭吵或者打架。
報紙也說你舉新加坡部長的高薪作為國家實用主義的一個例子。或許,你所讀到或者被告知有關新加坡的消息是來自官方管道。然而,政府做的很多宣傳其實是誤導大眾。允我提供一些事實真相︰

人民行動黨(PAP)政府給予國際”無貪腐” 的印象,其實來自國家領導人以嚴厲的法律禁止人民發出批評的聲音。那些反對派政治人物因為對新加坡政府的作為提出批判,不是被搞得破產、監禁就是趕出國門。

針對國家領導人和政府對他們的反對者提起的許多民事訴訟和犯罪審訊,法庭總是對那些被告做成有罪判決。

當局控制這裡所有的媒體。 報紙,雜誌,電視和無線電網路都是國有。即使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也一樣。
PAP從1960年代起統治新加坡至今。這個政黨的支持者可能少於百分之70 ,卻總是在議會獲得超過百分之95的席次。新加坡的選舉並不是自由和公平的。選舉部門聽命於總理辦公室。1988年, 為了因應對執政黨的不滿日益升高,而有了多席代表選區(GRC)的成立。

政府在選舉期間發放可兌現的股票。這,在許多新加坡人眼裡,是買票。李光耀先生和該黨其他領導人多年來不斷以訴訟對付反對派候選人,並且他們從來沒輸過。這些,不過是PAP政府在每次選舉過程中用來保證它勝選的手段。

如你所注意到的,新加坡的部長薪水很高。新加坡總理的薪水是台灣總統的12 倍。即使這裡的一位資淺的部長的薪水也超過陳水扁先生的7倍。但是,實用主義和貪婪是不一樣的。我恐怕你已經混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當金錢最有發言權時,良心保持沈默。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新加坡,政府單位之間很容易達成共識的原因。

有一些國家把新加坡視為經濟成功的一個典範。泰國(在逐出的Thaksin Shinawatra總理時期),香港(前首席執行官董建華時期 ),中國,柬埔寨,俄羅斯和委內瑞拉,他們都把新加坡視為經濟發展的一個楷模。

不過,經濟和政治並非二選一的選項。在追隨新加坡模式的過程中,政治和社會型態也將受到嚴重並且負面的影響。沒有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壓迫,就不會有新加坡的”富裕”模式。

你說新加坡的重點不在於民主,你又說這個政府是無貪腐的。然而,我確信你知道民主才是確保一個政府負責並且無貪腐的最有效方法。

我確信台灣人珍惜他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政治自由,並且很驕傲他們是生活在一個民主的社會,一個他們都有所貢獻並正在繼續塑造的社會。事實上,台灣從戒嚴到成為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的過程,在很多方面都讓新加坡民主運動者從中得到啟發。

我很震驚,一個在亞洲擁有傲人民主發展國家的領導人居然會引用PAP作為一個典範。 我真誠希望在新加坡的訪問期間,你將對新加坡 追求民主的奮鬥表示支持。

致上最高敬意
Chee Siok Chin ( 女士)
新加坡民主黨 中央執行委員
http://w1.southnews.com.tw/snews/polit/ma_in_9/00/00221.htm

——

新加坡一直是我最反感的國家之一,不,更正,我反感的不是這個國家,而是新加坡政府,是他的專制威權的領導集團。它的繁榮只是外表,骨子裡卻是澈徹底底的專制統治、威權主義。

我常聽到有一些人讚揚新加坡的法治,尤其是它的嚴刑峻法,但是我普普通通的法律專業告訴我,沒有事前民主的機制(保障多數人),事後司法的審查(保障少數人),任何的規範都是危險而且獨裁的。法治必須建築在民主自由上,才能長遠、穩固;所有的嚴刑峻法都是有極限的,否則古代中國、中古歐洲的犯罪早被根除了!而一旦刑罰具有不可回復性,就有無可計數的危險性,搭配上了專制政府,更加形成了打壓人民的利器—即使是民主逐漸往成熟方向邁進的台灣,都仍然受到這一層的危險。

我也會上一些中國網友的部落格,看到他們讚揚李光耀,沒有李光耀,新加坡沒有現在的強盛,讚揚他的鐵腕及魄力,並且誇讚他讓的安定及廉潔。我覺得華人就是這一點可悲,永遠將幸福要寄望在英雄身上,台灣人也是如此,以前民進黨寄望陳總統,今天國民黨寄望馬先生,都是寄望一個救世主可以拯救台灣。更不用說傳統中國文化那種道統、正統的真命天子了。

我自己從來也不相信救世主,我相信這世界上如果真的有救世主,那麼不是尼歐,就是我自己。但是別人不相信我,一如我不相信他人。既然我不相信別人,別人也打從心底不相信我,尼歐又不存在這個時空,我們只好相信一個合乎理性及人性的制度。而所有的制度要建立,它的根基就是自由。只有自由的精神,才能夠有自由的制度。

每次討論任何有關於自由的議題,我都會聽到班上馬上有人緊張、唯恐這句話脫不了口的補充:自由不能無限上綱、自由也是有很多的界限。這樣說當然沒錯,但是那麼說就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情:自由是大原則,而限制是例外。
不是限制是原則,自由是例外。

只有享受到自由的人,才會知道自由帶來的惡害,才會小心謹慎的談論自由的限制。而那些連自由兩個字都不敢大聲坦蕩的說出來的聲音,匆匆忙忙要補上但書、除書的,恐怕連自由的體會是什麼都未曾放縱,在他的眼中,自由帶有一點罪惡,只有亦步亦趨,才不能身陷泥淖。

不理解快樂,怎麼窺探罪惡?沒有去過貧民窟,怎麼談對抗貧窮?未曾享受過自由,怎麼知道界限?不要總是帶著想像中的怪獸壓迫著自己,事實上,你仍可以平伸你的雙手,怪獸離你還有一丈之遙呢!

上一篇:你值多少錢?

下一篇:馬囧 v.s 謝小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