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0 03:59:40小塔

『不復存在的家鄉』


 
我討厭家鄉
每次都希望它隨我的離開而消逝
 
「家鄉」對我而言
只是一個城市鄉鎮規模的「樣本」
願能對它沒附著任何情意
讓我可以像研究者般切身觀察家鄉的世代差異
 
 
一、
我十五歲到十七歲時住在家鄉
而二十五歲歸鄉
中間的七年是為了逃避前段三年對家鄉殘留的厭惡
我兩次待在同一個家鄉據點
目的是為更能明顯體驗老家鄉鎮的變化
 
成人後回家
詫異發現家鄉變了
各層面都不復以往
改變的細項很難全盤描述
只說直覺劇變的幾個部份
是:
街景變美了
執權者更替了
美術館與展覽場變多了
商圈轉移了
我以為家鄉會如潭死水漸瀰惡臭
不料在七年後它得以發展通暢
 
水運振興
讓家鄉的盛名再次遠播
這也是我闊別多年後回家的理由
港與海塑造家鄉新的形象
海的形象是釋放生活
而港的形象是面對海、讓步調舒緩
經由天花亂墜的廣告行銷
家鄉被觀光客以「偶像」的方式看待
他們用傳媒人士五光十色的城鎮包裝紙來了解此地
 
我不太清楚卸下偶像美貌包袱後的家鄉還值什麼
那些變美的街景
變多的美術館與展覽場
變大的商圈
終究僅是紙糊模具或光影虛象
 
二十七歲
我又遠離家鄉
 
 
二、
我二十五歲到二十七歲時住在家鄉
三十五歲再度回到老家
中間的七年是為了逃避前段三年對家鄉殘留的厭惡
三次待在同一個家鄉據點
除了如往昔一般目的是為更能明顯體驗老家鄉鎮的變化
本次還為見識地下化運輸、免去射線光害的美名
 
中年返鄉第一天下午
我乘坐地下鐵路到西區用餐
一路發現家鄉在第二次的七年間又幻化成另一種樣子
它實現完全的地下運作
包含中央車站也原地向下移師
這過去對我而言的家鄉核心建物
已不能在地面空照圖尋找參考點
以運輸引領帶動的機能幾乎百分百不見陽光
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
都可於低於地平面的鐵路驛站鄰近某處打發
我對家鄉的印象又不復以往
 
搭乘大眾交通系統遊歷家鄉更迭新象時
突然有個小弟面對移動人群逆奔
從腰際行囊中抽出一把一把黑色成捆紙張
並且硬塞路過行人肘間
是一份報紙
我索性停下腳步看
頭版寫著「黑報」名符其實
它白字黑底過份油墨染髒我的大衣
而內容似乎記載各種對家鄉改變的秘辛情節
 
原來除了鐵路
我的家鄉還有更廣更深的層面也已地下運作
到三十七歲前
我應能累積對此地更多的不屑
然後義憤填膺離去
 
 
我討厭家鄉
我希望它能隨我三年後的離開而毀滅
 

上一篇:『不連續』

下一篇:『巨偶的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