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6 22:33:00尚未設定
《台灣詩學》的轉型及網路版的開闢
二、《台灣詩學》的轉型及網路版的開闢
1997年6月蘇紹連(米羅‧卡索)於《台灣詩學季刊》第十九期開設「網路詩版探索」專欄,首度介紹網路詩,其後於各期不定時刊出探討網路詩壇的文章。蘇紹連重視網路,極力呼籲詩人上網,當時仍是BBS電子佈告欄的時代,他在〈BBS網路詩版反思〉一文中即說:
「當眾多詩人仍執意於紙上平面的發表是詩人唯一的發表方式時,悄悄的,另有一群在紙上得不到發表機會 (例如:遭報紙副刊、詩刊、文藝刊物、出版社等退稿)的作者,已經在網路上尋找到另一個發表空間,這個空間就是各BBS站連線或未連線的詩版。這個空間可以讓大家任意揮灑,不受限制,不必擔心退稿,更不必擔心取稿標準或自己作品的水準,而且回收效益迅速,可能立即有回應或讚許、推介,更大的效益是可以互動討論,由此而相互切磋,增進寫詩的功力,顯而易見的,一個網路上的詩創作者,比在紙上發表更能滿足發表慾,若受到讚許,也有某些程度上的成就感。」(見《台灣詩學季刊》十九期)
到了1999年3月《台灣詩學季刊》第二十六期,他的一篇文章〈網詩人的地下城〉又指出:
「從紙媒體脫胎,一路奔向網路的詩人或一或二。在紙媒體上建立的書香城堡,紛紛轉化為網路地下城。詩人在網路構築巢穴和分割活動空間,張貼詩作和開啟互動管道,此舉,撼搖了許多原本聞網路即不屑一顧的詩人,但是這種不屑網路的紙媒詩人卻只能望著N世代自嘆無能一探網路地下。」
「非主流詩人浮現檯面了,這個檯面即是網頁和電子佈告欄,不久的將來,如果主流詩人仍繼續自囿於紙媒檯面時,將難以和非主流的網路詩人相抗衡,可以預見的,未來不管網路詩人的成就是否能夠凌越紙媒詩人,網路詩人擁有的網路科技形式將使整個詩壇及作品產生質變。」
最後甚且預言:
「為了超越主流詩人,非主流詩人及年輕學子勢必在網路上更為勤奮、更為用功;為了延續詩的另一種媒體生命,能自覺的主流詩人也勢必順應時勢所趨投身網路,遊走或架站築起地下城,和非主流詩人共同走在科技和潮流的前端。屆時,二十一世紀真正的主流詩人將會換成這一群遊走地下城的網路詩人。」
現在早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果然真正的主流詩人已漸漸變成遊走於網路的詩人,整個詩壇的創作火力與注目焦點己從平媒移至於網路,而上網者也已非年齡、地域、身份、背景所能區隔,來自四面八方的創作者風起雲湧,每日都是網路詩人的盛會,留言、回應的文章源源不絕。
《台灣詩學》同仁發覺這是時勢所趨,因此,2002年7月同仁聚會,決定詩刊改型為學刊,第四十期出刊後平面紙本由鄭慧如繼任主編,並設網站由蘇紹連主編網路創作版。
《台灣詩學》發出的改版聲明有如下的說明:
「《台灣詩學》從二00三年五月轉型,版型及性質亦一併調整。
走過十個年頭,《台灣詩學季刊》企圖改變詩刊的一般形象,以多元而包容的傳播心態和編輯方針,成為一九九0年代甚具影響力的詩刊。為因應日漸成熟的詩學研究,《台灣詩學》從每年四期的季刊改為每年兩期的半年刊,以提高學術論文比例,正式跨出同仁刊物的格局;並由蘇紹連開闢《台灣詩學》網路創作版,提供詩友更寬廣而即時的發表園地。
轉型後的《台灣詩學》,因而分為紙版與網路創作版。紙版在每年五月和十一月出刊,採二十五開寬、十六開高的刊本,內頁詩文改為橫向;學術論文一律外審,此外的一半篇幅,置以專題、評介、序文、書評、讀詩札記、讀者交流、詩作精選。」
蘇紹連膺任網路創作版設站的職責,實是因他從BBS時代就遊走於網路,相當熟悉網路生態,並且和向陽一樣,會自己建構網站。2002年8月《台灣詩學網路創版》正式掛牌上網,設網目的為接受網路詩作投稿,不到三個月,上網投稿的詩作達至數千首,每日上網人次統計約百人以上,網站的知名度可謂一砲而紅。網站建構如下:
1、「主題詩徵稿區」
2、「一般詩作投稿區」
3、「論述投稿區」
4、「超文本投稿區」
5、「詩戰場」
6、「新聞台」
7、「談詩坊」
8、「留言坊」
9、「詩聯坊」
10、「詩學同仁介紹」
「主題詩徵稿區」每季設一主題,聘請詩人駐站挑選詩作、回答問題,至2003年8月先後的駐站詩人為詹澈、丁旭輝、唐捐,徵稿主題有〈與農共生〉、〈戰爭〉、〈父親〉。而最受捧場的為「一般詩作投稿區」,投稿量之多超過想像之上,由此而得知在網路寫詩的人口不計其數,新名字不斷出現,鍥而不捨的投稿,讓管理網站的蘇紹連大呼吃不消,幸而台灣詩學的同仁分工合作,選稿採三關制,分初選、複選、決選,分為由三位同仁擔任,每兩個月再由另外同仁輪替,每季擔任決選的同仁則需寫總評,刊於出版的學刊上。換句話說,即每首決選出爐的詩作都是經由三位同仁背書的,少一位即落選,這麼嚴謹的選稿過程,難怪在《文學創作者》網站的討論版上有人說:若要參加文學獎詩比賽,不妨先到《台灣詩學網路創版》投稿,能被選上者,才有可能得文學獎。
因為受到如此重視,就有人對選詩或某種因素提出了嚴厲的質疑,學刊主編鄭慧如教授寫了一文〈我們為什麼在網上選詩〉作了以下的回應:
我們篩選投稿區的詩作,是因為捧不如挖,我們抱著玄奇的夢想,希望提早當千載以下的伯樂;我們自不量力,追究別人內省外放的創作,是唯恐多數「夜半來,天明去」的詩心乖離走火,無所歸依;我們在網上選詩,因為隨立隨掃的鍵盤輸入和匿名方式更自由,譎幻難辨的虛擬空間可以適度調和焦慮的聲名追求;我們特別選擇在網上挑沙揀金,就是擔心沙聚而成的高塔隨時可能倒塌,所以左右端詳,期盼結實有力的作品來鼓盪詩潮。
我們了解網路的佳妙和侷限,所以我們選詩,從基本的感動出發,比好而不比爛;我們接受來自數位世界的監督,對於決選詩作會有綜論式的交代;我們深知詩人之謂不在品德而在詩作,因此我們心血的關注還是在文字裡;我們體會握筆的手如何在嘲弄和冷漠的眼色中成長,所以歡迎有詩意有格調的,離群的嘆息;我們當然也知道,風雲必須創造,際會當需安排,我們的網站受到關切不是偶然,不是奇蹟。
的確,《台灣詩學網路創作版》受到關切不是偶然,不是奇蹟,e世代看到《台灣詩學》一路走來,是穩健的、踏實的步伐,更是與e世代並肩的、齊步的步伐,當《台灣詩學》創造風雲和安排際會時,e世代的詩人幾乎都樂於參與,不致於缺席。
1997年6月蘇紹連(米羅‧卡索)於《台灣詩學季刊》第十九期開設「網路詩版探索」專欄,首度介紹網路詩,其後於各期不定時刊出探討網路詩壇的文章。蘇紹連重視網路,極力呼籲詩人上網,當時仍是BBS電子佈告欄的時代,他在〈BBS網路詩版反思〉一文中即說:
「當眾多詩人仍執意於紙上平面的發表是詩人唯一的發表方式時,悄悄的,另有一群在紙上得不到發表機會 (例如:遭報紙副刊、詩刊、文藝刊物、出版社等退稿)的作者,已經在網路上尋找到另一個發表空間,這個空間就是各BBS站連線或未連線的詩版。這個空間可以讓大家任意揮灑,不受限制,不必擔心退稿,更不必擔心取稿標準或自己作品的水準,而且回收效益迅速,可能立即有回應或讚許、推介,更大的效益是可以互動討論,由此而相互切磋,增進寫詩的功力,顯而易見的,一個網路上的詩創作者,比在紙上發表更能滿足發表慾,若受到讚許,也有某些程度上的成就感。」(見《台灣詩學季刊》十九期)
到了1999年3月《台灣詩學季刊》第二十六期,他的一篇文章〈網詩人的地下城〉又指出:
「從紙媒體脫胎,一路奔向網路的詩人或一或二。在紙媒體上建立的書香城堡,紛紛轉化為網路地下城。詩人在網路構築巢穴和分割活動空間,張貼詩作和開啟互動管道,此舉,撼搖了許多原本聞網路即不屑一顧的詩人,但是這種不屑網路的紙媒詩人卻只能望著N世代自嘆無能一探網路地下。」
「非主流詩人浮現檯面了,這個檯面即是網頁和電子佈告欄,不久的將來,如果主流詩人仍繼續自囿於紙媒檯面時,將難以和非主流的網路詩人相抗衡,可以預見的,未來不管網路詩人的成就是否能夠凌越紙媒詩人,網路詩人擁有的網路科技形式將使整個詩壇及作品產生質變。」
最後甚且預言:
「為了超越主流詩人,非主流詩人及年輕學子勢必在網路上更為勤奮、更為用功;為了延續詩的另一種媒體生命,能自覺的主流詩人也勢必順應時勢所趨投身網路,遊走或架站築起地下城,和非主流詩人共同走在科技和潮流的前端。屆時,二十一世紀真正的主流詩人將會換成這一群遊走地下城的網路詩人。」
現在早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果然真正的主流詩人已漸漸變成遊走於網路的詩人,整個詩壇的創作火力與注目焦點己從平媒移至於網路,而上網者也已非年齡、地域、身份、背景所能區隔,來自四面八方的創作者風起雲湧,每日都是網路詩人的盛會,留言、回應的文章源源不絕。
《台灣詩學》同仁發覺這是時勢所趨,因此,2002年7月同仁聚會,決定詩刊改型為學刊,第四十期出刊後平面紙本由鄭慧如繼任主編,並設網站由蘇紹連主編網路創作版。
《台灣詩學》發出的改版聲明有如下的說明:
「《台灣詩學》從二00三年五月轉型,版型及性質亦一併調整。
走過十個年頭,《台灣詩學季刊》企圖改變詩刊的一般形象,以多元而包容的傳播心態和編輯方針,成為一九九0年代甚具影響力的詩刊。為因應日漸成熟的詩學研究,《台灣詩學》從每年四期的季刊改為每年兩期的半年刊,以提高學術論文比例,正式跨出同仁刊物的格局;並由蘇紹連開闢《台灣詩學》網路創作版,提供詩友更寬廣而即時的發表園地。
轉型後的《台灣詩學》,因而分為紙版與網路創作版。紙版在每年五月和十一月出刊,採二十五開寬、十六開高的刊本,內頁詩文改為橫向;學術論文一律外審,此外的一半篇幅,置以專題、評介、序文、書評、讀詩札記、讀者交流、詩作精選。」
蘇紹連膺任網路創作版設站的職責,實是因他從BBS時代就遊走於網路,相當熟悉網路生態,並且和向陽一樣,會自己建構網站。2002年8月《台灣詩學網路創版》正式掛牌上網,設網目的為接受網路詩作投稿,不到三個月,上網投稿的詩作達至數千首,每日上網人次統計約百人以上,網站的知名度可謂一砲而紅。網站建構如下:
1、「主題詩徵稿區」
2、「一般詩作投稿區」
3、「論述投稿區」
4、「超文本投稿區」
5、「詩戰場」
6、「新聞台」
7、「談詩坊」
8、「留言坊」
9、「詩聯坊」
10、「詩學同仁介紹」
「主題詩徵稿區」每季設一主題,聘請詩人駐站挑選詩作、回答問題,至2003年8月先後的駐站詩人為詹澈、丁旭輝、唐捐,徵稿主題有〈與農共生〉、〈戰爭〉、〈父親〉。而最受捧場的為「一般詩作投稿區」,投稿量之多超過想像之上,由此而得知在網路寫詩的人口不計其數,新名字不斷出現,鍥而不捨的投稿,讓管理網站的蘇紹連大呼吃不消,幸而台灣詩學的同仁分工合作,選稿採三關制,分初選、複選、決選,分為由三位同仁擔任,每兩個月再由另外同仁輪替,每季擔任決選的同仁則需寫總評,刊於出版的學刊上。換句話說,即每首決選出爐的詩作都是經由三位同仁背書的,少一位即落選,這麼嚴謹的選稿過程,難怪在《文學創作者》網站的討論版上有人說:若要參加文學獎詩比賽,不妨先到《台灣詩學網路創版》投稿,能被選上者,才有可能得文學獎。
因為受到如此重視,就有人對選詩或某種因素提出了嚴厲的質疑,學刊主編鄭慧如教授寫了一文〈我們為什麼在網上選詩〉作了以下的回應:
我們篩選投稿區的詩作,是因為捧不如挖,我們抱著玄奇的夢想,希望提早當千載以下的伯樂;我們自不量力,追究別人內省外放的創作,是唯恐多數「夜半來,天明去」的詩心乖離走火,無所歸依;我們在網上選詩,因為隨立隨掃的鍵盤輸入和匿名方式更自由,譎幻難辨的虛擬空間可以適度調和焦慮的聲名追求;我們特別選擇在網上挑沙揀金,就是擔心沙聚而成的高塔隨時可能倒塌,所以左右端詳,期盼結實有力的作品來鼓盪詩潮。
我們了解網路的佳妙和侷限,所以我們選詩,從基本的感動出發,比好而不比爛;我們接受來自數位世界的監督,對於決選詩作會有綜論式的交代;我們深知詩人之謂不在品德而在詩作,因此我們心血的關注還是在文字裡;我們體會握筆的手如何在嘲弄和冷漠的眼色中成長,所以歡迎有詩意有格調的,離群的嘆息;我們當然也知道,風雲必須創造,際會當需安排,我們的網站受到關切不是偶然,不是奇蹟。
的確,《台灣詩學網路創作版》受到關切不是偶然,不是奇蹟,e世代看到《台灣詩學》一路走來,是穩健的、踏實的步伐,更是與e世代並肩的、齊步的步伐,當《台灣詩學》創造風雲和安排際會時,e世代的詩人幾乎都樂於參與,不致於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