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4 20:38:36peter

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

2000年時,中研院李遠哲院長挺扁,發表「跨越斷層-掌握台灣未來關鍵的五年」專題演說,指出台灣到底會「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
五年之後,我們遺憾的看到,台灣從政治、經濟、社會、到教育,似乎都沒有強而有力的「向上提升」,反而給人「向下沉淪」的憂慮或質疑。
以教育為例,教改12年換7任部長,教育如何可以長治久安?當年教改建議增加大學招生容量、廣設高中及推動多元入學等方式,紓解升學壓力。如今看來這些建議和事實的作為都已見到差距。
以廣設大學為例,根據報載:李遠哲說,國內已有一百所大學,但升學壓力依舊不減,是因國內好大學太少,大家都想擠進前面那幾所。但教育部這次補助十二所研究型大學五年五百億元,要求他們增招大學部學生,希望未來每年有三萬名學生可以進入這些好大學,有助紓解升學壓力。
不是在教改大旗之下,已經廣設大學了嗎?台灣大學校院已超過 160所,怎麼又希望更多的學生可以擠進教育部這次補助的十二所研究型大學?可見,當年的見解建議是錯的,如今的做法也是令人不解。
尤其,廣設高中、大學之後,如果如李院長所說的,國內學校不夠好,又為什麼要新設那麼多的學校?政府為什麼不做好規範和監督?而只是到頭來換個「道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