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6 09:08:02阿蘭城主

敗退台灣的國民黨1

1945年日本撤出台灣後,陳儀領軍進駐,社會動盪,至1949年國民黨軍隊因國共內戰敗逃台灣,台灣社會更起了莫大的變化。國民黨政府全面接管台灣,並霸佔了日本留下來的龐大會社資產,石油、水電、穀、鹽、煙、酒及重工業都收歸國有,連農漁會信用部也為國民黨所把持。緊接著,頒佈「戒嚴」令,嚴禁集會遊行,箝制言論思想。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一手掌控中央部會首長,一手買票綁樁,壟斷鄉、市、縣長及民意代表選舉。

 

所謂的「中華民國萬萬歲」,就是政府「萬萬稅」,人民什麼都得繳稅,官員什麼錢都要污,依靠買票的地方首長要污錢,行政人員也要污錢,跟政府機關打交道一定得塞紅包,沒塞紅包,推三阻四,事情無法辦成。而其中最引人詬病的司法,更如俗諺所言「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有錢才能打通關節,贏得官司。國家是國民黨的,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台灣人這時候才真正的嚐到「不公」、「不義」的惡果。

 

軍紀敗壞的國民黨,胡作非為之事層出不窮,例如:買了棺木後,埋了死人,又把棺木退回,聲稱用不著、不用了。或是買東西不但討價還價(日治時代無此習慣),還強詞奪理硬說斤兩不夠或尺寸不足,而後仗勢欺人,直到商家多給許多才罷。種種不義,導致民怨四起,善良的台灣人幾近忍不可忍的地步,不巧又爆發稽查人員查私煙私酒,在台北市延平北路天馬茶房旁,以槍托打傷賣菸林姓婦女,當場群起激憤,演成二二八事件。

 

此外,需錢孔急的國民黨,不斷印鈔票作為糧餉,可是,鈔票增加,物資並沒有增加,結果導致通貨膨脹,最後演成四萬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的荒唐事件。

 

敗逃來台的國民黨政權,不但傲慢,還教育台灣人要「反攻大陸,消滅朱、毛匪幫」,假借「反攻大陸,解救苦難同胞」之名,囊括所有資源;為鞏固政權,以防範匪諜為由,實行「白色恐怖」,箝制言論自由,舉凡報紙、書籍、雜誌、電影、電視內容等都要送審,若發表異論,隔天就被警備總部捉走,永遠沒有回來。連一些跟隨而來的老兵,身上也得刺黨徽、黨旗以示效忠。

上一篇:日治時期

下一篇:敗退台灣的國民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