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 10:05:26台兆國際股份公司

微軟把PC變數位家電 賺消費財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24 期
作者:林宏達

面對PC成長趨緩的挑戰,微軟計畫跨入消費性電子產業,而這項新策略也已經牽動微軟股價上揚,至於最終能不能在市場上刮起旋風,明年成果就將揭曉。


真的能做出這種電腦嗎?」一年前,在微軟總部一場會議裡,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看到部屬提出的下一代超便攜電腦(UMPC)的概念,忍不住質疑。

面對PC(個人電腦)成長趨緩的挑戰,微軟雖然不認為電子產業已經進入後PC時代,卻早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布局跨出傳統PC的新戰略。超便攜電腦就是後PC時代的重要棋子之一。

「未來的超便攜行動電腦,應該要小到能放進皮包,電力足以讓你使用一天,幾秒內就能開機完成,而且價格不超過一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三萬二千元)。」負責硬體合作夥伴策略的全球副總裁米契爾(William Mitchell)說。但在微軟內部,許多人認為,要用這麼便宜的價格生產這樣的小型電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微軟希望把電腦變成像手機一樣,人手一台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後PC時代策略,就會面臨嚴重威脅。為了跨進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市場,微軟打開總部的實驗室,跟華碩、華宇等公司的研發團隊一起合作,「我不能說太多,但今年台灣將做出非常接近目標的UMPC。」米契爾說。

從七億台到百億台 要每個人都能擁有電腦

超便攜電腦只是微軟跨出PC平台的戰略之一,米契爾分析,在微軟Vista作業系統上市前,全球只有七億台個人電腦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但如果微軟跨足消費性電子的計畫成真,「十年內,所有IC(積體電路)和處理器的電子產品,都會透過網路串聯在一起,這是個有一百億台電子產品的新市場!」微軟作業系統的控制範圍,將會從電腦、手機,拓展到牆上的開關,甚至桌上的遙控器和床頭音響,除此之外,微軟還希望推出新的超便攜電腦,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台電腦。

為了幫助台灣廠商加入戰局,微軟不但派一個工程整合團隊在台灣駐點,讓台灣廠商的研發工程師和微軟實驗室裡的尖端研究隨時保持互動,米契爾自己每一季就會來台一次,再跟董事長比爾.蓋茲報告進度。為了爭奪在消費性電子世界裡的核心地位,英特爾、高通等公司,也在積極爭取華碩、宏達電等大廠的支持,台灣電子業的地位,不但沒有因為PC成長趨緩而消退,反而變得更加搶手。

米契爾是微軟負責下一代產業環境(ecosystem)的最高負責人,是微軟跨出PC平台的頭號大將,負責整合微軟的所有技術平台和外部的硬體合作廠商,「微軟裡的每個部門都跟我有關係,」他笑著說,「我的工作就像公司內部的創業團隊,如果我發現整個微軟的平台間,少了哪些串聯的平台、該開發的技術,我就會建議比爾.蓋茲,成立新的團隊研究。」

宏達電智慧型手機裡的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就是一九九三年時,米契爾建議比爾.蓋茲投資開發的。二○○三年,他也建議比爾.蓋茲開發更小、更簡單,用來控制家電產品的新作業系統,微軟未來的產品實驗室,像車用PC、家用伺服器、超便攜電腦的開發團隊,都是由他帶領,米契爾的決定將影響微軟在消費性電子時代的策略。

傳統PC不再快速成長,微軟未來打算怎麼做?六月十三日,米契爾接受本刊專訪,解釋微軟面對消費性電子產業崛起的新布局策略。

從簡化到複雜 未來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未來微軟的作業系統只要十美元就能買得到,我們的作業系統會按照功能強弱,分成好幾個等級。」米契爾指著自己的手表解釋,這支手表已經是買得到的商品,靠內建的微軟作業系統運作,手表可以透過跟呼叫器相同的通訊網路接收電子郵件,甚至能接收透過MSN即時通訊軟體的留言,以及上網查詢股價。他解釋,透過這個名為.NET Framework的技術,「你的手表可以自己和桌上型電腦對話,更新資料。」

米契爾說明,這個簡化的系統可以用來實現家庭自動化,未來你家裡的電器,都將裝進這種軟體,連上微軟的Vista作業系統,機器和機器之間將會互相溝通。在微軟總部未來之家的展示場裡,大門能辨識站在門口的是不是主人,廚房能自動在你拿出食材時提供食譜,家庭自動化的程度越高,微軟的市場也隨之擴大。

更複雜一點的作業系統,則是提供消費性電子產品使用的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米契爾表示,除了手機,未來車用電腦也可能採用這個系統,現在他們正在研發結合3G、WiMAX的車用電腦,微軟打算從車用電腦提供GPS導航、影音播放等服務。「但我們無法判斷的是,未來會是縮小的電腦主宰市場,還是運算功能更強的手機主宰市場,」但微軟認為,未來將會有各式各樣的電腦圍繞著功能強大的伺服器,最後比爾.蓋茲決定投資手機和超便攜電腦,同時壓寶這兩個領域。

「未來電腦仍將是整個產業的核心,」米契爾說,一般電腦執行的Vista作業系統功能最強,仍將是未來的高價產品,在所有電子產品連上電腦後,未來桌上型電腦的角色也將分成控制家庭中樞的家用伺服器,以及小到可以放進口袋的個人電腦,「未來電腦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會出現專為放影片設計的電腦,或記錄筆記用的電腦,各式各樣……」他預測,未來連星巴克咖啡店都會放上公用伺服器,為客戶提供服務;微軟要用自動化和多樣化擴大影響力。

從代工到設計夥伴 台灣大廠成最佳合作盟友

然而,未來不再是標準化PC的天下,電腦必須像手機一樣,要做得更時尚、更多樣化,價格還得壓得更低。因此米契爾過去一年頻頻飛來台灣,跟資訊大廠談合作,「台灣廠商的設計能力,對我們越來越重要。」米契爾說。

像讓筆記型電腦在關機時也能顯示資訊的技術,就是華碩在實驗室裡跟微軟一起研發出來的,「是華碩建議我們,把這種技術跟主機板結合。」米契爾說,當時這種名為Sideshow的技術還在實驗室研發階段,微軟就讓研發團隊直接和華碩團隊合作開發。

華碩筆記型電腦ODM(設計加工)部門總經理葉嗣平分析,以一個工程師一個月的工作量計算,華碩投入了二百四十人次的工程師人力,跟微軟合作開發產品,微軟則幫華碩提供產品概念、創意,解決系統整合中的問題。結果,這項功能最後成為Vista作業系統的功能之一,華碩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先開發出這項產品的廠商,這也是台灣廠商首次跟微軟一起研發作業系統的新功能。米契爾說,遇到好的機會,微軟還會幫合作廠商媒合,介紹買主。

宏達電則是另一家跟微軟有深厚合作關係的大廠,「我從宏達電只有十個人的時候,就認識Peter Chou(宏達電總經理周永明)。」米契爾說,宏達電第一款產品,用的就是他開發的Windows CE技術,當年是他跟周永明在辦公室裡一起慢慢調整、開發做出來的。

因此,當米契爾在二○○三年想出.NET Framework技術時,宏達電也馬上引進這種技術,米契爾透露,現在宏達電除了做手機,還幫芬蘭廠商生產能和電腦連線的手表,掌握未來家庭自動化的下一波技術。

微軟的新策略已經牽動股價上揚。六月出刊的《財星》雜誌,把微軟評為「四十檔值得買進的股票」,原因是「跨出PC產業,前景看好。」在台灣,三年前就跟微軟一起推出數位家庭產品的友訊,股價從今年初到現在,已經翻漲了八成多,「過去三年,數位家庭產品的營業額已經從零成長到三十億元,未來還會以二○%的成長率繼續增加,」友訊數位家庭事業處資深處長林奇洲分析。

不過後PC時代,許多不同陣營都在爭取台灣廠商的支持,取捨之間,台灣電子大廠對該如何壓寶,顯得十分謹慎。

從大量製造到多樣化 推出各式價位和功能迎戰

像在超低價電腦和手持裝置市場裡,英特爾開始打破過去和微軟合作的慣例,推出使用Linux的硬體系統,搶攻低價電腦市場,連帶讓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在台北國際電腦展前,罕見的親自展示以Linux系統為主的低價筆記型電腦「Eee PC」,向百元電腦(編按:指價格約一百美元的低價電腦)的概念看齊,有趣的是,華碩還在新聞稿裡強調,Eee PC也同時相容於微軟的XP作業系統,想通吃兩大陣營。

使用免費Linux系統的百元電腦,開始跟微軟爭奪低價電腦市場,微軟如何看待這個威脅?米契爾批評,百元電腦只提供單一選擇,做法就像過去的蘋果電腦一樣,微軟也將用過去結合亞洲協力廠商推出PC的策略,推出各式各樣價位和功能的電腦挑戰對手,「能提供多樣化選擇的陣營最終會勝出,」米契爾說。

從大量製造邁向多樣化的電腦市場,微軟的策略是否能成功,台灣廠商顯得有些保留。葉嗣平表示,多樣化也許能開發許多新產品,但不代表這些產品就能被消費者接受、創造利潤。他也表示,目前看不出PC多樣化的時代,何時會到來。會不會用微軟的作業系統創造低價電腦,葉嗣平也只低調的表示,「再評估看看。」

照米契爾的分析,今年底,接近微軟預期的超便攜電腦就將問世,替微軟「每個人擁有一部電腦」的願景打前鋒,如果能打響這一砲,微軟才能吸引各公司投資更多資源,把PC打造成消費性產品,微軟的後PC商機能否成真,最快明年答案就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