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4:37:14文化護照小天使

秋日節氣生活美學:立秋暨立秋食俗文化體驗

      秋日節氣生活美學:立秋暨立秋食俗文化體驗

時間:2011/8/8()  20:00-21:30

地點:南村落

主講人:韓良露

參加方式:報名費400元,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19

參加人數:11

活動紀錄:

    下午下了陣大雨,悶熱的台北市區終於獲得解放,雨後的傍晚總是涼爽宜人,特別的是,今天的晚風帶來一絲絲秋天的氣息。每年的立秋都在國曆87號到9號之間,今年剛好在88號父親節,讓立秋又披上了一層深厚的意義。

 

    老師也分享了節氣在生活中的應用,如果你要開展一個計畫,那就要選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開頭節氣,不要選在節氣末節,開始一下就要結束了。老師也說到,四年前南村落開幕日期就是選在夏至,夏至是日頭最長的一天,也代表著希望南村落做文化推廣的願望能長長久久。由於今天來了幾位新面孔,所以老師簡短的介紹節氣的來由與歷史。最早制定節氣的就是周人,周代的天文學很發達,他們認為天地萬物都有一定的制序,天下的混亂跟征戰都是不正常的,只有太平盛世才是正常的狀態,這個觀念對後代的陰陽家等貢獻很大。周代定出的八大節氣: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正好各差45天,就均勻分布在一年當中。

 

    立秋代表禾穀開始成熟之意。意謂著從這一天起開始即進入秋天,秋高氣爽,清風徐徐,氣溫逐漸轉涼,雖有「秋老虎」之稱的高溫,天氣卻已不同於夏日使人煩悶的暑熱,人們身上也不再有黏熱的感覺。在一年的節氣變化中,飲食的配合是很重要的,這跟一直以來的五行概念也很有關係。五行就是一種養生的概念,每一種季節都有不同的屬性,以及對應的器官和食物等,像春天就是肝、夏天是心臟、秋天是肺、冬天是腎,若是在季節當中吃到的食物與五行不和,非常容易會傷到身體,這是很需要注意的事情。

 

    像是說道栗子就會想到秋天,到市場逛逛總能聞到糖炒栗子的香味,麵包店也開始出現栗子口味的糕點;雖然是立秋了,但在地球暖化的現在,即使是秋天天氣仍然酷熱,因此吃蓮子銀耳湯最適合了,古書記載,蓮子銀耳湯可以消暑去熱,養心去煩。銀耳潤肺養元氣,療效比同燕窩,蓮子去心火,養心氣,解煩助眠,正適合這種暑氣未消的夜晚。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水果攤上出現了龍眼,龍眼也是秋天的食物,龍眼結果晚於荔枝,當荔枝季節末期就是龍眼季節的開始,不過龍眼和荔枝相同,不宜一次進食過多,容易導致腸胃脹氣,且易上火。

 

    《飲膳正要》裡提到:「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說的是秋季燥氣當令,容易口乾舌燥,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蘿等,以滋陰潤肺。此外,在立秋也會『啃秋』,又稱『咬秋』,據說在立秋時節吃西瓜,可以防止腹瀉、不生秋痱子的功用,有酷暑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的寓意。「立秋之日涼風至」,不妨在這夜晚乘著金風,來到南村落咬秋、品嚐立秋食物,體驗古人的節氣生活美學。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