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4:32:35文化護照小天使

舊香居【墨韻百年.臺灣抒寫】特展

      舊香居【墨韻百年.臺灣抒寫】特展

時間:2011/08/06-2011/09/23

地點:台北市龍泉街81B1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

參加人數:約1500

活動紀錄: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時局,地緣因素,被視為中國文學的支流,或是成為其中一部份,發展性不如其他文學來的廣闊。加上台灣歷經幾個外來政權,統治者在思想、言論上也有諸多限制,大大的壓抑了台灣文學的發展。但文學影響時代,時代造就文學,各樣多元的文化在這個蕞爾小島上融合,併發出美麗的火花,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

 

    台灣文學發展歷經多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其代表人物及經典之作。台灣文學起於文人在地方組織的詩社或報刊,例如,連雅堂的《台灣詩薈》月刊或是後來的《詩報》等。再來是日治時期的文學發展,這時是相當年輕的台灣文學,脫離中國大陸、真正成為獨立個體發展的開始。不過此種脫離中國古文的新文學運動,卻與中國近代史密切相關。當時的台灣留日學生,在東京組成《新民會》創辦《台灣青年雜誌》,用漢文書寫台灣。不過日本總督怕人心因此動搖而下令禁止,使其轉為地下活動。

 

    1930,台籍的日本居民黃石輝於東京挑起了「鄉土文學論爭」。他在異鄉力倡台灣文學應該是描寫台灣事物的文學、可以感動激發廣大群眾的文學、以及用台灣話描寫事物的文學。1931,位居台北的郭秋生站出來呼應黃石輝,並更進一步挑起台灣話文論戰,倡言作家應當使用台灣話文來從事文學創作,此呼應並獲得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全力支持。不過由於戰爭爆發,及一連串皇民化政策與日式教育的影響下,台灣文學就此休兵一陣子。

 

    50年代的台灣,仍處於反攻大陸的氛圍中,文學遭受政治利用,還好這時現代主義文學隨著韓戰結束及西方思想移入,這一波的文學作品風格走向意識流小說、現代詩還有荒謬文學,除了反抗文學政治化之外,更催生出60年代的白先勇、王文興和七等生的經典之作。這些現代主義作家,不管是在文學技巧或是思維上都開啟台灣文學的新頁,豐富台灣文學內容。

 

    70年代開始出現懷鄉、鄉土、女性、政治等文學類別出現,且在台灣文學中占有一席之地。鄉土文學重視於描寫農村生活,都市變遷,價值觀改變等,代表的作家有鍾理和、鍾肇政、黃春明等人,他們的書寫方式和鋪陳文字跨越了漢語和台語間的障礙,為台灣文學開出一個新面像,因為其貼近台灣人民生活,因此在往後的台灣文學史上,不管是延續本有的漢文書寫格式,或近來新型態的台語文書寫,仍成為台灣文壇的顯學。

 

墨韻百年,台灣抒寫。舊香居今年的主題展覽,適逢民國百年,延續2011臺北國際書展臺灣主題館「精采一百.文化記事」一展,挑選不同時期對臺灣文化、藝術、思想、教育等各領域有影響的人物,如龍瑛宗、陳之藩、鍾肇政、胡適、傅斯年、顧正秋、鐘鼎文、高陽、羅門、洛夫、吳魯芹、琦君、林海音、謝冰瑩、蘇雪林、徐鐘珮、郭良蕙…等人,展出文學家的信札、手稿及代表性作品約百件。這些文稿、信件蒐集得來不易,且對台灣文學保存的價值甚大,錯過這一次,要等一百年,這次的展覽一直持續至9/23,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百年盛事。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