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節氣生活美學:立夏暨立夏食俗文化體驗
夏日節氣生活美學:立夏暨立夏食俗文化體驗
時間:
主講人:韓良露
活動地點:南村落(台北市師大路80巷10號)
參加方式:報名費用400元,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35人
參加人數:17人
活動紀錄: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也代表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假日午後隨意散步份外悠閒,一方面因為天色仍亮,另方面,萬物的成長讓人更能感受到自然的活力。
在這炎熱的氣候裡,應該要來場大雨,消暑解熱,但今年立夏則是悶熱異常,老師說,政府應該有所警訊,現在就要開始想到往後用水規畫問題,不能等到真正乾旱了才來想辦法。全球氣候異常,節氣該有的線像都沒有發生,即使在資源方便的現代也很容易造成民生問題。
立夏是夏日之始,天氣開始變炎熱,在沒有冷氣空調的古代,消暑是很重要的工作。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因為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熱補;另外南部則有在立夏日吃「蒲仔麵」的風俗;而客家人在
地球暖化、農業技術改良後,我們對食物的季節敏感度越來越低,節氣也受到氣候異常的影響,若這樣的情形發生在中國古代,皇帝就必須祭天或是降罪於己,求得老天的寬恕。中國從古代就開始敬天的思想,也是深受天道的影響。周代制禮作樂,孔子撰寫《春秋》,都是將這些萬物的演變,變成一種哲學思想,一種行為處事的準則。春分、秋分時日夜等長,展現了老天實現公平的想法,但一年之中卻也只有這兩天,表示公平並非永恆狀態,因此,人更應該要以公平、平衡為處世原則。這樣的思想也一直流傳到現在,深刻的存留在中華文化當中。
今天的節氣食俗體驗,南村落也準備了綠豆粥和涼拌黃瓜,酸豆與豆皮銀芽捲供大家在聽故事之餘,能享受一下符合節氣的食物,重溫小時候過節的回憶。當然,也幫大家在沒食慾的炎炎夏日消暑解熱,增進食慾。民眾們吃得津津有味,也熱情的和老師與同桌的民眾一同聊著小時候過節氣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