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4 03:51:20Bevis and Susan

20080624 親愛的蘇姍 (22)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清晨3點20分
天氣:炎熱

Dear Susan:

舉手投降這個形容詞非常符合跟貼切,光看就可以想像你逃出巴拿馬同志圈的樣子。哈哈!不過我還蠻羨慕你去渡假的,請給我一個假期吧(雖然我一直在放假)。

最近秋天還沒來,但是多事已經來了。先是要搬回桃園的事,找工作實在雞掰不順利到了一個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我現在更不知道我到底想要工作還是怎樣了。家裡也開始施壓了,即他們真的狠沒資格施壓,所以我也聽聽就算。反正那天他們逼我去看濟公師父,濟公師父說如果我做不喜歡做的事也做不到三個月,更何況我覺得大家都知道我想做什麼吧。不過濟公師父倒是說了如果我要安定的生活就要改變才行,但安定的生活真的是我要的嗎?安定兩個字聽起來狠無聊。總而言之,看了濟公師父反而點醒我一點:其實我們早就為了我們的未來做了打算,去看濟公師父只是因為想要聽到人家肯定你的看法。說實話,不就偷懶兩字?如果我早就知道做這件事會沒有前途的話,那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做?但是反過來想,如果沒有去做,你哪知道有沒有前途?況且算命本來就是看人臉色說話,我覺得有些事情,不知道也別有一番趣味。

不過最近人生實在到了有種“還能再往下多少的感覺“。除了自己的事之外,家裡那對愛找麻煩的雙親也惹了不少麻煩出來。而且我最討厭的就是,現在那些大人都狠愛以“年紀小等於沒有經驗“來評判我們。前幾天我媽跟我舅媽看了一篇文章寫說,台灣的經濟全都是五六年級生在撐,等到他們垮了我們七年級之後的人就沒戲唱了。說實話,我覺得這根本就是謬論。我發現現在大人狠喜歡把社會上的任何現象以及他們所犯的錯歸咎在下一代身上,除此之外,他們永遠都有反駁的理由。就拿經濟斷層的這篇文章來說,他講到五六年級生在撐台灣的這件事,我想請問的就是,他們給予小孩的教育環境是怎樣?五六年級生之所以撐住台灣是因為他們出生的年代,台灣的經濟不如現在這麼的富裕,所以從小他們就必須強迫了解事實了解現實,然後他們就希望在成長之後,能夠給他們自己的小孩最好的。結果等到他們自己的小孩長大後,才發現他們把自己的小孩寵壞了,所以要求他們改變或是開始責怪下一代身上,然後出現草莓族跟其他有的沒的名詞。而我們七年級生因為他媽的中國長輩倫理道德的觀念,所以我們不想抗爭,也懶得抗爭,導致他們變本加厲。無論如何,我們七年級之後的同學有缺點我們也不可否認也不想否認,但是他們難道真的這麼完美嗎?

我覺得其實無論怎麼樣的批判,都應該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仔細分析過才下定論,而不是只是看到表面來講。更何況,一整篇冗長的文章,大家也只會記住他們喜歡的那幾句,然後在用自己那個年代該有的觀點來分析,所以其實所有是根本沒有什麼事對什麼事錯。不同的解讀方法,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爭執。我七年級,我不想回嘴不代表我默認,我只是不想浪費時間在這些本來就沒有定論的事情上。你要情緒化你家的事,你大可以在輸了之後用那種情緒化的假性理性來寫篇長篇大論來支持你自己的論點,但我不會看,也請不要扯到我身上。反正,自己其實就是過自己的,每一年代總有每一年代的新思想,不然這樣人類怎麼進化?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1204450&raid=1143615#rep1143615

p.s 給五六年級生的建議:
要摔就讓我們摔吧 人賤就是賤 不親自摔倒也不會相信人家告訴你前面有石頭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