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5 19:14:27Eric

關於柔軟度

柔軟度 (Flexibility) 指肢體蜷縮或伸展所能達之最大範圍,尤其以伸展為主。TKD 講究踢擊高度,因此腿部柔軟度相當重要,柔軟度不佳除踢不高外,亦容易受傷。增加柔軟度的方法是伸展運動 (Stretching)。

TKD 許多人練習劈腿 (Splits) 以增加腿部柔軟度,然而劈腿是否可增加柔軟度?或者,劈腿是否可增加「有用」的柔軟度?許多人在熱身中進行壓腿、拉筋、劈腿等動作,認為將腿劈開或放鬆到最大範圍,便可預防腿部受傷,彷彿肌肉就像橡皮,可越拉越鬆,此關念是否正確?

柔軟度取決於三個條件:
一、神經感知系統:神經系統會記憶肢體活動的範圍,若經常活動的範圍小,則神經系統會將柔軟度控制在此範圍內。例如單車運動員的腿部柔軟度,由於經常做小範圍活動,較 TKD 運動員差。
二、關節活動範圍:孩童及青少年的關節較成年成柔軟,可允許較大範圍的拉扯扭動。成年後骨質較硬,關節活動範圍較小,但除非受傷或有缺陷,否則一般人的關節已足夠達到劈腿所須之活動範圍。
三、肌力強度:力量 (Strength) 較差的肌肉柔軟度較差,可由酸痛或受傷時柔軟度變差得到印證。

因此,由於成年後關節活動範圍已經固定,針對關節進行訓練的效果有限,增加柔軟度的方法為:
一、重新設定神經系統對柔軟度的感知,也就是經常、持續進行柔軟度運動,每日起床後的伸展幫助尤其大。
二、增加肌力。

柔軟度的種類:
一、靜態柔軟度 (Static Flexibility):靜止狀態下的柔軟度,如劈腿。
二、靜態主動式柔軟度 (Static-Active Flexibility):肢體緩慢作動下的柔軟度,如將一腿緩慢舉高踢出後停留在踢出姿勢。
三、動態柔軟度 (Dynamic Flexibility):快速活動下的柔軟度,如前跆腳、後跆腳、側跆腳等。

柔軟度的特徵:
一、柔軟度為「速度取向」(Speed-specific):靜態伸展增加靜態柔軟度、動態伸展增加動態柔軟度,兩者之間會有些移轉但並不明顯,因此熱身時做很多靜態伸展,對主項的動態踢擊活動並無幫助。
二、柔軟度為「姿勢取向」(Position-specific):坐姿伸展 (坐著劈腿) 所增加的柔軟度,並不會增加很多立姿 (站著將腿舉高) 時的柔軟度。

因此,對於前述兩個問題的結論是:
一、劈腿 (靜態) 可增加靜態柔軟度但對 TKD 踢擊所須之動態柔軟度幫助不大。
二、TKD 熱身中做靜態伸展並不恰當。

Copyright (c) 2004 Eric C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