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7 14:03:59蘇小善

風雲人物 - Man of the year (2006)

最近好一陣子沒有在週休二日的時候看一部電影,
很高興今天晚上看了一部好片。

這幾年的美國,尤其在九一一事件之後,整個美國人似乎變得有點不安,失去自信。
身為世界第一強權的美國,最近這幾年開始變得往保守的路線上走,甚至管制措施越來越嚴格,
因為,美國人在九一一的當下還以為是起重大交通事故,這山姆大叔的腦子裡壓根沒有想到自己國家本土竟然會遭受如此大規模的攻擊。

於是乎,美國人開始「懷疑」自己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嗎?
如果「是」的話,那為什麼世貿大樓會一夕之間被夷為平地?
如果「是」的話,那為什麼伊拉克戰爭打了那麼多年還是無法順利抽身?

這時候,就會有一群人開始提出越來越多的管制,如同片中的總統參選人大聲疾呼地說「我們需要更嚴格的安全管制措施!」
而有另一群人開始懷念起過去那個充滿自由的國家,一個追求全世界各種族菁英齊聚一堂實現美國夢的那個國家。

這一群懷念過去自由與開放的有志之士,尤其在好萊塢更是多數,而這樣的一部電影,個人認為應該就是這樣思潮下的產物。

透過政治脫口秀的喜劇演員,提出對當今美國政治現況的不滿與嘲諷,
藉由第一次全面性使用的電子投票系統,提醒世人在追求科技不斷快速進步地同時,也不要忘了科技絕對不是萬能。
如同一開始ROBBIN WILLIAMS 的節目開場白,「NASA花了兩千八百萬美金研發了一種在無重力狀態下可以倒過來寫的原子筆,而俄羅斯人用五分錢的鉛筆就解決了在外太空寫字的問題。」埋下了讓這位喜劇演員當選總統的伏筆,「一切都是迷信高科技惹得禍」。

看看今日的台灣,何嘗不也是一個失去「自信」的國家。
過去開放兩岸探親的時代,台灣人是怎麼樣的衣錦榮歸,十幾年前在中國大陸「台商」受得無比的尊榮,
如今,我們聽到「呆胞」「台流」,一群又一群在中國大陸挫敗的大老闆,不敢回到自己發達的故鄉,台灣。

聰明如阿扁者,很清楚地看到這樣的集體焦慮,於是乎利用了形而上的「愛台灣」,對國家忠誠度的追求甚至淘汰,來謀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轉移全世界大趨勢下,台灣喪失先機而轉型失敗,面對中國崛起所造成的集體焦慮。

套用片中的一句對白,「如果對國家忠誠是這麼應該的話,那麼我們現在還是英國人!」

而片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對於「民主制度」的反思。

民主,為什麼可行?!
因為,民主制度下的決定是絕大多數人願意選擇的一個人(例如:總統),或者,一個方向(例如:公民投票)
然而,這決定往往都不是最好的,畢竟,這世界上有遠見和智慧的人絕對是少數,不然這些人有什麼好值得我們去崇拜的呢?
例如:蘋果電腦的 Steve Jobs 一個人便創造了全世界「i Generation」的潮流。

但是,民主最大的好處是「穩定」,因為多數暴力,少數必須要服從多數,自然就會形成一股穩定的力量。

由此可見,國家的政治環境,最重要的是「穩定」而非「改革」。
一個可以被預測的政治環境,才是一個好的經濟投資環境。

一個政策搖擺不定的國家,如何讓國際企業放心投資上百億進行長達數十年的佈局呢?

在實踐民主的機制下有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選舉」,
透過選舉我們可以讓政黨輪替,然而選舉費用的節節高昇(例如: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募款金額又創下歷史紀錄)所隱含的問題,
片中有句非常經典的對白「如何用兩億美金做競選廣告,而不欠別人的人情呢?」

M型社會的形成,除了資訊科技的發達之外,整個媒體政治下政治人物需要大量的政治獻金求勝選,
而大財團經由大量的政治獻金捐輸,進而透過遊說團體影響國家政策走向,個人認為應該也是M型社會「富者越富」態勢亦趨明顯的成因之一。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好片,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討論了很多重要的議題,也點出了許多值得省思的方向。
推薦大家去看。

最後還是要用片中的結語作此篇文章的結論,

「政客就像尿布一樣要常換,原因就和尿布一樣。」

希望你記得常換尿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