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影像培力 道地人文典藏2013臺南市新故鄉導演與社區培力紀錄片正式發表
(CITY BEING 樂活城市新聞古秀美/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近年來致力於社區影像人才培育及資料建立,關注影像語言所帶出的公共議題,期待透過訪查與紀錄,在梳理社區文史的同時,表達社區自身的故事及觀點。102年度臺南市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合作,邀集佳里區延平社區、中西區銀同社區、北區正覺社區、新化區清水社區、南區松安社區等5個社區參與社區影像紀錄,產出5支紀錄片,本(21)日於南門電影書院正式發表。
本次紀錄片所觸及的議題相當廣泛,包含社區產業、文史、生活等多元面向。例如佳里區延平社區從耆老口中探尋當地糖業文化的興衰,並呈現難得可見的傳統製糖方法;南區松安社區則紀錄社區媽媽開發香草手工皂、芋圓等手工產品的努力過程;新化區清水社區的農村生活點滴,在水牛、稻田和古厝、古井交錯的畫面鋪陳展開;北區正覺社區的巷弄裡,則時常可見來自左鄰右舍的老人們泡茶、下棋的身影,以及婦女姐妹幾個一起做手工代工、聊天的工作樂趣;中西區銀同社區以一曲「桃花過渡」貫穿全片,帶出社區理事長的熱忱、銀髮族的活力及社區居民間的情感。片長各約十幾分鐘的5部片,雖然加起來只是短短數十分鐘的紀錄,卻深刻描繪出社區生活的縮影以及社區情感的凝聚。
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指出,影像具有連結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特性,當產業文化及傳統生活受現代化衝擊、逐漸式微的世道下,影像的紀錄功能則為社區的未來開啟一線新的生機。佳里延平社區姚志峰總幹事就表示,希望透過影像能夠將當地糖業文化及製糖方法加以紀錄保存,作為社區產業發展的基礎。此外,影像語言相當適合呈現社區的獨特氛圍,例如新化清水社區拍攝團隊用精煉的文字敘事,背景音樂配合社區景觀,反而更凸顯農村寧靜的氣氛。
為了拍攝本次5支紀錄片,文化局自去(102)年1月起就舉辦了近10場的培力課程,5位導演和社區共同參與,從認識影像到構築社區故事,由導演和社區學員實際走訪社區,貼近在地生活,近距離捕捉社區影像,從而能自社區的人文地景中醞釀出獨特的社區故事。由於本次計畫的多位導演和社區學員咸認收獲良多,對社區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對計畫的迴響相當正面,文化局也計畫持續進行社區影像培力,透過鏡頭重現社區記憶,未來也將逐步建置社區影像資料庫、連結社區影像地圖,以豐富臺南市的社區影像資料,提供市民朋友及國人更多認識在地家園的視角及途徑。
今(21)日於南門電影書院舉行成果放映暨記者會,計畫主持人曾吉賢老師、拍攝團隊和社區都特別到場分享拍攝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文化局表示,這5部最道地、最原汁原味的在地人文典藏,將在臺南市各區圖書館提供市民朋友借閱欣賞,邀請大家從最在地的社區生活,認識最獨特的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