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6 09:11:00安姬

期末思想史報告

在整個中國思想史的歷程上,儒家像是一個巨人盤據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由孔子這聖人開創,儒家思想不停茁壯。顯然儒家思想是中國思想的主流,也可以說是所有中國人存有最深厚的思想主體。
而非主流的思想如何與巨人爭奪地盤?只好站上與巨人對立的位置,提出反對的意見,藉此建立他們的地位。
而非主流的思想力量最大的應該是以老莊領軍的道家思想,道家可以說是思想進一步往形而上方向深入的一套學說,認同儒家的人會認為道家太多理論空泛虛妄,不切合實際人生;認同道家學說的人可能對儒家的現實與入世不屑一顧,不能茍同。兩者對於人生的價值所在一直有很巨大的相歧點。
儒道兩家思想的根源都可追溯到易經。老子基本上是對(易經)的道理作出詮釋,衍生出他體認到的宇宙觀、進而推演到政治與人生各面向。而孔子則是沿襲(易經)當中有為的思想,尚剛不尚柔的主旨,在這點上,老子思想反而背離了(易經)的主旨,老子崇尚柔弱,認為柔弱勝剛強,更以「無為」作為立論的根基。所以說儒道兩家雖然根同源,卻生長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思想果實。
儒家思想的興起,奠基於動盪不安的社會,禮樂不興,孔子整理典籍,承接(易)(詩)(書)的傳統,創立他私人講學的一套學說思想,欲藉由這套學說來重建社會秩序。這套學說根本上是一種輔佐國君的「王佐之學」,以「仁」為思想中心,佐以「禮教」為輔。
一直覺得,儒家的思想主軸在於「思想控制」。這是一個洗腦的體系,運用一套精密的手法。自古開始,經典就是這套體系的指導教材。而讀經,就表示進入一個符碼建構的世界,遵循著前人留下的教材(經典),甚至是些隱喻的解釋,去進一步推演更多的意義。一旦進入孝父尊君重五倫的觀念中,背負著仁義道德,再圓滿經典的同時,也能圓滿成就自己的人生。而這就是這套手法的中心思想。這是一種強力的洗腦,也是權力迅速滋生、擴散,到形成治國的藍圖。君權、父權、經典治國,代代相傳,控制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主流力量。
而在這主流之外唯一較大的反動力量,就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始於老子,社會背景依舊是動盪不安,而老子思考的方向則是如何在其中安頓,保持安定。所以老子提出了「道」的觀念,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把「道」以具體形象比喻成天地萬物的母親。又說: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道」是恍惚不明的,是一個混成之物,包含了有和無,是運動變化的,像是太極圖案相生不息,相互轉化。「道」具有無為、柔弱等主要性質。老子精確的將世界上對立事物的普遍關係,以及其對立又互相依存的特質轉為一種可為生活所用的智慧。進而推進到政治上,形成了「君無為而臣有為」的政治原則。
莊子思想的重點與老子不同之處,在於他將重心放回個人生命上。他體認的道是一種心靈的境界,追尋的是一種心靈上的逍遙。消解萬物於無,認為人應先保全自己性命,之後才求與道合一發現生命的價值。人們拋棄了私慾,置身於宇宙大化之中,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
這也就是莊子提倡的逍遙境界,是心與道合一的價值所在。
老莊思想架構之下的道家思想,追尋的生命價值雖然不像儒家那樣有益於虛名,有益於人基本的欲求,甚至可以說道家思想就是用來消解儒家思想的。儒家是那麼絕對的定義了人的價值所在,而道家則提出了恍惚、混成、互相轉化的想法,莊子用各種寓言嘲諷了儒家所崇尚的權力慾望。道家大膽的提出很多對於儒家禮義名教的疑問與不滿,這樣的反向的劇烈撞擊,引起許多學者對於儒家思想的轉化,甚至引發了後期儒道兩家消融與重整。
站在五千年的浩瀚思潮之上,透過對主流與非主流思想的兩相對照,在親疏倫理份際中或許同意了儒家,而在對人生宏觀的看法則喜愛道家的逍遙;或許有人正好相反,無論選擇的角度為何,透過了解中國思想的流變,或者只是透過儒家與道家這兩大思想流派的比較,都可以看出沒有任何一派思想是絕對周全的。
透過主流與非主流的撞擊與激盪,互相補缺、產生融合或者創新一派,這是人類所獨有的思想自由,而人類也永遠在思想的變與不變中尋求意義,在意義中尋求自己的一套人生價值與安身立命的地方。